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倾斜度明显提高,这  相似文献   

2.
徐世平 《学理论》2014,(4):135-136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是否施行成为争论焦点。中国政府和全国人大理直气壮、不容置疑地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这种争论渐渐平息。此后,劳务派遣泛滥,成为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从法律上严格规范了劳务派遣制度,实现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对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之外另行聘用其他工作人员(以下统称"编外聘用人员")在各地屡见不鲜,有的地方和某些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量竞与在编人员持平,个别单位(如某些医院、学校、文化团体)编外聘用人员可达在编人员的数倍.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方式与劳动用工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改变了现行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方式的内外部运行环境,可能造成编外人员实际转化为财政长期供养的编内人员①,干扰了正常的机构编制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科学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劳动者的又一护身符。她对于我国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伟大历史作用。但是,自  相似文献   

5.
我国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一部民商合一、且以商事合同法律规范为主的合同基本法。目前,举国上下正在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则是一部专门规范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 (草案)。通过这两个法律文件的比较,从理论上厘清劳动合同与商事合同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合同法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新时期我国劳动保障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正如其第一条所规定,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不久,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市实际,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8.
周世明 《党政论坛》2009,(17):61-62
2008年国家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及实施后,业界对《劳动合同法》十分关注,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理论界专家学者都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剖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亦称HR,主要是结合自身工作,分析企业用工风险,调整不规范做法;而业内专家学者则多是从劳动用工模式、劳动合同管理等进行全面剖析,并站在法理高度阐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家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及实施后,业界对<劳动合同法>十分关注,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理论界专家学者都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剖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亦称HR,主要是结合自身工作,分析企业用工风险,调整不规范做法;  相似文献   

10.
路春 《学理论》2008,(4):91-92
日前.关于“末位淘汰”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将封杀“末位淘汰”。《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在渝的一次讲座时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末位淘汰’将变成非法行为!”(见2007年11月25日《重庆商报》)对此,笔者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11.
孟祥志 《学理论》2010,(22):123-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为一部重要的劳动程序立法,《劳动争议调解法》存在着若干的亮点以及不足。将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亮点点评,同时提出其缺点。  相似文献   

12.
李海明 《团结》2013,(3):30-33
近年来,劳务派遣成为企业较为普遍的用工形式。由于缺乏有力监管,以及国家没有成文的劳务派遣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劳务派遣已经变成用人单位规避用工风险的一个工具,从而导致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损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笔者看来,要想通过立法来确保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权益,还  相似文献   

13.
立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瞭望》2006,(13)
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劳动合同法有不同的诉求,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希望这部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自的利益就在法国因新劳工法案引发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之际,3月20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正式就这部涉及中国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国继去年7月向社会公布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后,又一次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兼顾社会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曾志杨 《民主》2012,(10):55-55
据2012年5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实施了4年多的《劳动合同法》,最大的争议来自劳务派遣方面。在已经启动的《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中,劳务派遣自然成为了重点。5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形成,正在征求一些部委和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俞晓晓  张妮 《学理论》2014,(4):124-125
《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实施的调研情况显示:《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绩效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大幅度提高,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其他方面效果不甚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对该法的了解和理解不足、个别劳动关系协议机制存在薄弱之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机制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效果的反思中,应进一步区分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转化一元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劳动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对劳动合同法不应片面解读。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逐步改善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等难题;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可归因于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有利于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也保护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正在逐步适应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总之,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才能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各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情况各异,有些用人单位严格依据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关系,而有些用人单位则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其用工成本,从而纷纷采取一些措施规避劳动合同法的某些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首次将"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纳入法律规范的内容。那么,什么是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协商机制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这是劳动关系双方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力图解答和阐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郭慕贤 《学理论》2010,(12):123-124
中小企业是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层面。同时,它又是很多有关民生法律很难震慑的地方。经调查,劳资关系并没有因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而有多大的改善,所谓的智者在与有关规定打擦边球。受害方的维权道路依然艰难而曲折,劳动仲裁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颁布实施,对当前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或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容忽视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