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6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寻求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中经历了"一元主导、多元冲突、回归务实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阶段,其自我发展也从盲目服从、自我反省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总结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特点并予以反思,正视大学生在价值观演变、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中华民族的根本认同。  相似文献   

2.
张闯状  连高社 《学理论》2009,(28):222-225
在肯定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元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思想结构中的深刻反映。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经济收入为自变量,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表现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以期明确经济收入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与发展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学理论》2013,(3):165-166,183
由于工具理性的扩张,价值理性的萎缩,使当代教育和大学生忽视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错误认识或是生命价值观扭曲。适时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紧迫任务,更是促进社会发展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豪 《学理论》2013,(5):269-270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民主开放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价值观的困惑,认识的局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要着眼于未来,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以主流价值观为指导,采取多种手段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安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彦君  江思义 《学理论》2014,(20):293-29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从政治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态度、情感追求等方面探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剖析其价值取向偏失的深层次原因,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高校教育现状、当代家庭普遍问题等等。提出纠正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的对策:应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使德育融入实践,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开放的社会形态及思想体系给传统价值观带来冲击,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时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面对如此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下,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玉玫 《学理论》2014,(8):180-182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考研、找工作、出国留学已不再是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三种"出路"。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使得部分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着转变。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和谐个性的人而存在,研究大学生后现代价值倾向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中国新生力量的主流价值观,适当的调整教育方针,完善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青年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这是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数年调查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演变的特征、原因进行具体列论和总体评价。作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矛盾的、冲突的和多元的;其基本框架是: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取向的世俗功利化;相对主义与多元目标、手段;价值评价由二分法转向模糊多元标准。社会的人口基础、历史原因、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总体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多元价值观的同时,也在左右其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个体价值观选择。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迷茫、追求世俗文化、功利主义明显突出、道德失范严重、社会责任感缺乏。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与盲从,应采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扩大主旋律覆盖面,净化媒体生态环境,发挥正能量,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等措施,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的极大解放,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加剧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严重信仰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最后重点分析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首先,网络的开放属性造成信息多元化,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信息多元造成的网络道德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多元信息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有害的内容,必然会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污染与影响,进而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多元信息必然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与现有的主导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一切要比中国好"。其次,网络中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现象,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最后,对网络的过分痴迷会降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定位与路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5):25-3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协调价值和教育价值,但限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法律和制度规范的不健全、碎片化的培育和践行,使得这些价值功能的发挥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因而,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寻求价值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同价值追求,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规范,充分培育和践行,化价值观念为治理实效,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中。  相似文献   

14.
黄伟良 《学理论》2013,(29):387-388
积极培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创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优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来凸显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合规律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5)
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因,提出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如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改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有利于引领当代大学生担当未来社会的重任、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李莹莹 《学理论》2013,(6):285-286
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价值性,反对理性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引起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社会责任感弱化以及行为方式随意化等问题,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坚持弘扬高校文化主旋律,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加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青年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赵金亮  焦安勤 《学理论》2009,(15):188-189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渗透、现实物质利益诱导以及转型期社会价值理论的不完善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社会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人生价值选择多样化的特征。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真处理好个体与整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并将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统一起来,重塑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2)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是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庆石油工人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时候、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责任,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大庆精神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泛娱乐化"思潮通过各种手段寻找"乐子",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