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继明 《唯实》2012,(10):42-45
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危机。研究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可以促进政府善识、善待、善用、善管网络,改进工作,有利于密切政民关系,恢复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方面分析,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沉默螺旋效应、样本偏差效应、累积加倍效应、眼球效应、塔西佗效应、民粹效应、荷叶效应和赈灾效应对政府公信力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现实表明,对网络舆论的应急管理推进到治理层面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新的舆论格局下,传统的政府宣传和舆论掌控手段应对乏力。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应当从三个方面着力,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公信力,尊重公众;真诚沟通,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感染力;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切实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舆论能量.针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用同意识淡薄、理念方法陈旧、工作思路不明确等薄弱环节,必须从观念、实践及制度层面采取一系列新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以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邓新民 《探索》2003,7(5):78-80
舆论有多种定义.本文给出了新的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这是作为新闻舆论和网络舆论研究起点的定义.新闻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具有快速形成和多元分散的特点.网络舆论引导应遵循及时、交互、整合和有针对性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网民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成为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和舆论格局,而且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分析我们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中的指导理念、行为举措和政策导向,并对此进行正误判定,在此基础上来系统地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日渐成为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新手段。然而,政府引导新媒体舆论又面临以下挑战:传播格局网状性化加大了官方的把控难度,匿名非理性使网络暴力和冲突不可避免,突变不可控性使其权威性不及传统媒体,复杂多元性使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难度加大。同时,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思想认识偏差、舆论引导效果低下、"救火"成分明显、官民互动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升政府引导新媒体舆论能力,需要健全新媒体舆论预测、预警常态化机制,密切关注并积极有效引导热点话题,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改进宣传方式,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导力,依法打造公民有序参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朴林  寇政文 《奋斗》2010,(2):40-41
当今中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来获知信息、表达意愿。网络传播对舆论引导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党和政府要想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关注司法,对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对司法公信力构成挑战。人民法院应对网络舆论不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信息传播倍增器,也成为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平台和渠道。高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内涵,遵循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和规律,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理念和路径,有效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新闻媒体等传播途径影响公共舆论的性质和走向,使公共舆论朝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要以防范、监测、控制、引导、服务为主线,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使突发事件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网民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成为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和舆论格局,而且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论引导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入意,普遍缺乏有效性。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时效性决定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权威性决定舆论引导的公信力、真实性决定舆论引导的感染力、思想性决定舆论引导的持久力、艺术性决定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这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舆论引导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增强舆论引导效力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和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越来越快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同时,基于网络自由、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言辞比较激烈,容易误导公众,政府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形成舆论危机事件,并对行政管理工作及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行为,整个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世界的活动为人们从事各种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它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形式,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在网络社会有了新的体验.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在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不足,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舆论在人们的言论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就如何正面引导网络舆论,使网络舆论能够发挥其真正积极的作用,本文试着从当前网络舆论的现状、成因以及如何构筑政府在网上舆论的强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本课题能够为改善当前网络舆论空间、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和建设网络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的勃兴给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网络舆论由于其载体、参与主体的独特性而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外部冲击、体制待完善、科学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需要从阵地建设、制度保障、方法策略、网络文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政府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后谣言肆虐,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舆论跟踪监控系统不健全、政府舆论分析研判系统不完备和政府舆情应对处置系统不完善。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实现对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构建舆论引导机制,即建立健全以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综合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以舆情调控为核心的全程舆论引导机制和建立健全以法律规制为基础的长效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论是网络舆论的一个特殊形态,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从高校网络舆论的定义和形成基础入手,探究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并分阶段提出引导策略,以期更好地把握高校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