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刊     
《小康》2005,(12):11-11
耀眼的中国外交让日本郁闷,千万不要“围堵”中国,中国重视节俭办奥运,中国扮演平衡的角色,中国医改违背规律  相似文献   

2.
李肖 《前沿》2012,(3):29-32
从民生角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关注民生,扩大民主,保障民权,化解民生难题,着重解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核心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少不了中国。国际上.中国的地位正处于上升趋势,面对中国的发展壮大,各国观点不一,有支持中国不断发展的,也有畏惧中国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近来广为热议的话题,是聚焦点和关键词。此次欧洲高峰论坛以中国梦为主题,阐发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挖掘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探讨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抒发对中国梦的美好期望,凝聚和彰显海外侨胞共筑中国梦的正能量,选题好,立意高。相信通过大家深入研讨,深度交流,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6.
《前进》2002,(12):25-3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因为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李云龙 《人权》2014,(3):32-33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怀有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9.
杨毅周 《台声》2000,(10):1-1
一个中国是客观存在。一个中国原则是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两岸关系得于稳定、和平、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国际社会中,在中国与外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中,祖国大陆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涵义,其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虽然在谁代表中国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但是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具有共识的。 1992年,大陆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  相似文献   

10.
赵新叶 《群众》2013,(8):36-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江苏调研时指出:“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学习宣传中国梦,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通过宣传教育,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引导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使民族复兴中国梦早日梦想成真。”实现中国梦,需要聚合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至今已经有70年的历史。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新时期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各种误解,揭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中国化”特色,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途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我们主动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开放给中国带来活力,开放推动中国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深化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世界也在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2,(23):35-42
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07,(11):42-51
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努力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本文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各民主党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责任和义务,研究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推进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一支特殊的中国力量,探讨其在中国梦视角下,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独特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向度。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虚幻现代化的本质超越,主要从人口规模、价值指向、实现方式、发展理念、文明意义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人类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力量,必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光荣的。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的形象特征,那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历经“效法欧美”“以俄为师”“中国特色”三个发展阶段而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与振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追求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结果。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扭转了中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被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体现着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特殊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也为人类社会打破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瓶颈,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奥运的足音越来越近,奥运的氛围越来越浓,选择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充分认可,是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检验,是对中国国民素质与国家形象的完美展示。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将激发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