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改革开 放以来,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一种常态现象。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正处于 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贸易战直接相关的产业及其就业形势不 容乐观、经济结构调整导致摩擦性失业增多等。为此,应加快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主动进口的贸易政策, 合理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和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同时高度重视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的 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中美贸易战是中国崛起进程中不可逃避的一道坎,只要策略运用得当,在保持和增 强内部凝聚力、动员能力的基础上,以应对挑战为切入点推动自身改革,不断提高效率,敏锐识别、抓住危中之机, 中国就能经受住考验,保持、甚至增强国运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意图进行贸易战,借此振兴美国制造业,为底层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因而有可能对国内就业产生比较明显的就业冲击。极端情况下,将会使我国就业岗位减少350-580万个。因此,通过谈判协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策略。而进一步扩大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减少对少数国家贸易依赖,以及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助于减轻贸易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实行中央关于推动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扩大内需。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积极促进扭亏增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税收、价格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0,(11):56-57
杨宜勇在《经济要参》2010年第37期撰文认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新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中的工会和中国工会的改革陈骥1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中国工会来说,也是推动工会改革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会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它一方面要求中国工会为推动改革开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又要求工会适应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9,(12):59-60
●黑龙江省二百余万国企职工平稳渡过改制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制以来,各级工会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等企业民主管理方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在省总工会的积极推动下,职代会厂务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绍兴 《时代风采》2010,(7):26-2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主力军的工人阶级,作为职工群众组织的工会,必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建功立业。为此,本刊从本期起,特别开设了“工会如何有作为”、“职工如何作贡献”大讨论专栏,欢迎全省职工和工会组织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3,(7)
省工会九大以来,全省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努力促进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动员全省职工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完成“九五”、“十五”计划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各级工会经济技术工作部门和广大干部积极工作,勇于奉献,为推进全省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的发展作出了不  相似文献   

10.
文摘之页     
文摘之页李鹏总理谈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在去年12月1日开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就今年经济工作的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199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谈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会法的修改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对 1 992年《工会法》的修改 ,考虑了经济全球化问题 ,特别是相关的两个具体问题。其一 ,中国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会法》的修改及其实施 ,既要遵守有关国际公约 ,又要维护工会的团结统一。此外 ,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充分肯定基本工人权利 ;又要反对劳工权利与国际贸易挂钩 ,体现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特色。这涉及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跨国公司的生产守则、职工参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工会提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并无实际意义.国际贸易纠纷要解决的只能是双边交易是否公平,而不是劳动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公正问题.世贸协议把企业任何"违规"行为都纳入了国家贸易的框架层面.西方国家工会为维护本国劳工利益提出"挂钩",中国工会出于同样目的支持企业用工标准与国际劳动标准"接轨",反对"挂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后,工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会是站在工人一方 ,通过对劳动价格的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企业跨国经营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经济全球化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 ,也为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结构性失业。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利用WTO缺陷 ,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也是维护工人的利益。工会也应该研究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 ,培养自己的专门人才 ,规避不利于工会及工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与经济主权之间确实存在着冲突。二者的关系在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的国际化发展与以主权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缘由则是国际社会新领域的存在未被清晰地认识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关系新结构未得到相应地合理调整。全球性领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地方性、国家性领域的消失,而是要求民族国家对于其自身在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主权行使范围有理智与现实的认识。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将在国际事务中长期共同发挥作用,跨国公司与经济主权之间的冲突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会工作遇到了新的问题。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角度分析工会的新定位、挖掘其潜在的核心优势,是工会突破难点、谋求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贸易量迅猛增长,全球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蓝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隐蔽的新型贸易壁垒受到各国的青睐.2009年9月11日,根据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建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极大的打击.通过这起案件,我们看到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名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因此,研究蓝色贸易壁垒及其对中美贸易往来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US Trade Commissioner Viola Smith’s role in the furtherance of the American empire between World Wars I and II. As a Foreign Service Officer in Shanghai, China on behalf of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d through her activism as an international feminist in the Pacific region, Smith perpetuated the imperialist project. As Trade Commissioner, she implemented trade policy in lucrative China that helped to economically enrich the USA. Likewise, as an international feminist, Smith injected Western superiority to the international feminist sphere through her work for peace and women’s rights in the Pacific.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客观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的内容。它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依靠职工的创造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工会要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系统梳理概括了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发展中的五大贡献,研究表明,几乎每个改变社会和劳动的事件都与国际劳工组织密切相关,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联系源远流长。中国政府和工会、雇主组织在劳动立法、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吸收了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有益经验和积极影响,履行了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义务。因此,无论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是致力于积极参与国际劳动治理,都需要加强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以便不断加强我国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促进体面劳动,实现社会正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