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     
《学习导报》2012,(14):54-54
大桥上,一个男孩因为失恋午夜独自吹风、望月。这时,有个拄拐杖的老人迟疑地向他走去,非常委婉地询问男孩,是不是有什么事想不开,并意有所指地说生命的可贵……男孩是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便用幽默安慰这位好心的老人:“谢谢您。我不会游泳,所以不会干蠢事的。”  相似文献   

2.
熟悉丁盛的老人们私下都说,如果不发生抗美援朝,就不会有五十四军丁盛这个首任军长。  相似文献   

3.
韩星 《党员文摘》2009,(4):33-33
一位老人退休后在一所中学附近买了一套舒适的房子、希望能在这里安度晚年。前几个星期时,生活平静而且安逸。但是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一切都变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总会有三个调皮的男孩来到老人窗后的街道。把街道上的每一个垃圾桶都敲打一遍,以此为乐。附近的居民对他们的恶作剧多次阻止,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4.
童真无价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乘客拥挤的公交车到站停车时,几位乘客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下车,这时站在扶手边的一位母亲对身旁的儿子说:“快去,那边有个座位。”小男孩立即走过去,当他正要坐下时,看见一位柱着拐杖的老人也艰难地向那座位挪去。这时小男孩便站在一旁,让老人坐在了那个座位上。男孩的脸上随即展现出了笑容,那笑容多么纯朴、灿烂啊!站在一旁的我看着这一老一小,心底涌起一股暖流,这样的画面多美!  相似文献   

5.
声音     
《廉政瞭望》2010,(24):3-3
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河北邯郸一7旬老人摔倒,半小时后才被人扶起,老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陈颖 《党建文汇》2009,(7):53-53
中国有句俗话叫“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说,老人70岁以后,如果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主人不要强留他住宿;8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要强留他吃饭;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连坐都不要挽留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洪昭光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主人如果按照以上做法做也不会失礼。年事已高的人,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应该尽量少走亲访友,否则,很可能给自己和主人家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7.
别忘小事     
《党建文汇》2013,(10):62-62
在一个土著居民保留地.住着一位贫穷的老人。你不会见过比这位老人更困难的人。他完全被人们遗忘,他的家零乱、肮脏。  相似文献   

8.
记者6月14日在东方市陀类村采访。村子座落,在该市东北部,山高坡陡,云深雾厚,三菱越野车足足跑了一个半小时才到。陀类是市委常委王应才的“点”。一条环村水泥路刚刚建成,几个男孩争着把小脑袋搁在新装的自来水龙头下冲凉,有户人家正高高兴兴地从船形屋里往新瓦房搬家什。王应才的“三同”户主、七十多岁的老人廖涯国眯缝着眼,看着正与村民们在路边栽花种草的王应才对记者说:“共产党的作风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之戒──市场经济下的“时位移人”刘树信明末周容所著《芋老人传》中记述,有一书生从府城考学回家,途中遇雨,饥寒交迫,送到渡口处芋老人家躲雨。芋老人叫老太婆煮山芋给他吃,书生觉得味道甘美,一连吃了几碗。临走时还连声说:“将来一定不会忘记您今天的茅。...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是目前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让老人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舒适,多一些关怀和人情味?看看国外在打造"亲老城市"方面是怎么下功夫的。英国利物浦:不会跌倒的城市在英国,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表示自己曾有过"摔一跤"的经历。除身体原因外,城市设计存在问题,也是导致老人摔倒的主要因素。为了不让类似情况进一步扩展,英国港口城市利物浦竭力让这座城市成为"不会跌倒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一位八旬老翁摔倒在福州市区道路旁,受伤后无法爬起,多位围观者无一上前相扶,老人最终在“围观”中死去。事后,某网站推出的“在街上看到老人出事,你是否会去帮忙”的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将票投给了“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老人猝死街头的悲剧,让人扼腕。而事件暴露的“明哲保身”意识,更让人警醒和深思。如何面对下一位“摔倒的老人”,  相似文献   

12.
笑笑     
郭脱 《党建文汇》2010,(10):54-54
昨天去吃肯德基,排在我后面的像是一对儿情侣。那个女孩埋头猛吃,男孩则一根一根地啃着薯条,好像有什么心事。  相似文献   

13.
孙娜 《党课》2014,(13):110-11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男孩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个拐角,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  相似文献   

14.
一天夜里,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大街上。车上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孩和女孩。下面,是女孩与开摩托车的男孩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5.
在漯河,有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本着“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秉持“尊重老人的今天就是尊重自己的明天”的理念,把老人当亲人,把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护体现到工作中,用真情感动老人,细致入微地为老年游客服务,获得了老年游客的广泛好评。她就是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的原素琴。  相似文献   

16.
徐海山 《求贤》2008,(5):25-25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踢足球,一不小心,踢出去的足球不偏不倚地打碎了邻居家新装的玻璃窗。愤怒的邻居向惊慌失措的男孩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这是一个每天只有几美分零花钱的小男孩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7.
解放初,南京城西随园一带尚是清静之地,人烟稀疏。随园后有一小巷,巷口有一茶水摊.摊主是一位体态臃肿的老人,年纪约60岁上下。老人沉默寡言,待人谦和,似乎与世无争。没生意做时,他就看书读报,平时,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省沁阳市市区一所贴着大红喜字的普通民宅里,笔者见到了历经70年,艰难寻找二哥武怀让下落的武怀谔老人。老人今年虽然已经九十有三,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望着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笔者迫不及待地直奔了主题。一提起二哥武怀让,老人的笑容不见了,他让孙子拿来厚厚一沓资料,便讲起了70余年来他与二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去年8月27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和女儿在某大型超市购物后,乘免费班车回家。途中,母女两人因为一点琐事与同乘该车的老人乔某发生口角。老人下车后。这对母女不依不饶地追了下来。在老人宣称自己有心脏病的情况下。这对母女依然时老人进行推搡和漫骂。行至一书店门前时,被纠缠不休的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周某母女被当场抓获。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20.
在旺苍县麻英乡斑竹林水库施工现场,有一位花白头发、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半百老人,扛着三角架,攀悬岩、爬绝擘,正在为配套石渠定位放线。他步履稳健,动作敏捷,看上去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位已进入天命之年的人了。他就是旺苍县水电局副局长、水利高级工程师王宗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