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专家称,领海基线是领海划界,也是专属经济区,日后日本公务船或自卫队进入钓鱼岛海域即被视作是入侵。日本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11时许,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所谓的"拥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的"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由此,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所谓"国有化"正式宣告成立。这场事先张扬的...  相似文献   

2.
江迅 《新民周刊》2013,(1):22-22
在钓鱼岛问题非常尖锐地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时候,冈田充给头脑有点发热的日本人浇了一瓢凉水。日本媒体人冈田充与日本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在东京一座西餐馆用餐。那是2012年7月的一天,日本政府决定采取将钓鱼岛"国有化"措施之后。在谈及钓鱼岛问题时,那位官员说:"日本国内舆论已基本上统一到‘国有化’方针上来了,我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中日钓鱼岛争端全面升级。本文回顾了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的几次变化,揭示了美国依据其国家利益和在东亚的战略需要最初制造了钓鱼岛争端,随后在不同时期又利用钓鱼岛争端牵制、平衡中日两国。文章为中国应对美国的钓鱼岛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即分别从宣誓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1):23-23
日本担心,一旦"右倾化"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将对日本的世界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半年以来,日本政坛一系列举动令亚洲局势紧张,并给世界带来困惑。今年4月石原慎太郎跑到美国宣布"购岛",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对外强硬的政治主张则受到拥护。今年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各...  相似文献   

5.
刘迪 《新民周刊》2012,(37):22-22
钓鱼岛之争绝非仅是领土之争,而更为根本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座围堵中国的前哨堡垒。此次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方被迫做出强烈反应。据说,在"买岛"之前,中日双方外交人员曾在各种层面多次接触,中国多次反复劝阻其"买卖"行为。本来,外交就是妥协,围绕这个问题,中日双方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野田为表示其"决断"能力,对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在地缘政治风险增大、美国贸易保护趋势增强、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日本积极促进国内结构改革的形势下,改善中日外交及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突显。进入2017年春季,中日关系出现向好迹象。钓鱼岛事件后低迷数年的中日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金融合作领域呈现企稳回暖态势,日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中日两国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欲将钓鱼岛群岛的"施政权"随同琉球群岛"归还"日本。台湾当局通过外交途径与美国交涉,否认琉球主权属日,强调钓鱼岛不属于琉球,应分案处理,然自身所处困境使其在对美交涉中进退两难。美国从自身利益及亚太战略考虑,在此案的处理上偏袒日本,表面采取"中立"立场,实则将钓鱼岛的"行政权"交予日本,为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提供了便利,造成之后中日之间的钓鱼岛纷争,为中日关系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8.
刘迪 《新民周刊》2012,(29):18-18
面对中国经济力量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日本存在一种普遍的焦虑。近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究其源头,肇始于今年4月石原访美时的东京都钓鱼岛群岛购买宣言。那么,石原慎太郎购岛论目的何在,其问题性质如何?4月16日,石原在美国发表讲演,提出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群岛5个主要岛屿中3个的主张。我们知道,钓鱼岛群岛中较大的5个...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本石垣市《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开拓日》纪念日条例及其立法依据的《关于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本文尝试在德语区地图学家及日本学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德语区法学家的视角对钓鱼岛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在这一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展示互为依存、不可分离的欧洲德语区包括地图学家、日本学家和法学家在内的学者们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的研究。其结论是:日方在上述纪念日条例及其立法依据的主权基本见解中提及的有关主观历史事实,被来自第三方的德语区可以作为钓鱼岛证据的史地知识或称为证据证否,因而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依据以凯尔森为代表的法学理论维也纳学派的观点,日本国1895年1月14日内阁会议涉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决定是非法的,日本国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是依据《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陈述,是不真实的,日本国主观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置于美国施政之下的国际法依据——"旧金山和约"第三条是非法的。  相似文献   

10.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35):15-15
@东方早报:中国企业家陈光标在8月31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上打出半个版面的中英双语广告,向世界声明"日本右翼分子正在侵犯中国钓鱼岛"、"钓鱼岛是中国的"。陈光标在广告中出现的身份是"中国公民、世界和平使者"。老曹:好,有钱就得这样花。@邹恒甫:我笼统地写北大院长系主任教授在梦桃源淫乱当然是太夸大了,我当然是指我了...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北方领土"外交是日本对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2日,小泉"巡视"了北方四岛,日本对俄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相似文献   

12.
每月视点     
<正>数字【800名】截至9月29日,全国检察机关已建议有关部门收监执行800名罪犯,其中原副厅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82人。【5市】9月26日,珠海市取消"限购"。至此,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5个城市"限购"。【8万】最新数据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红顶商人"性质的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4.8亿】《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中国老年人口将  相似文献   

13.
纽约大学政治系的熊玢教授在中日关系研究和国际法研究领域均享有国际学术声誉。他的新作《中日争议及美国的介入:历史和国际法分析》不仅是一部详细介绍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历史渊源、国际法理辨析的力作,而且从中国崛起引发的国际秩序变化的角度,阐述了美国介入中日钓鱼岛争议对未来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详细探究中日钓鱼岛争端中...  相似文献   

14.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改为冲绳县。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1895年1月29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同年4月17日,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进程进一步加快。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理论上讲,国力增长无疑为中国塑造一个更加稳定与和谐的周边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与中国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也步入了"高发期",尤其在海洋争端领域。2012年4月,南中国海问题因中菲黄岩岛事件而升温,导致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一度受到干扰。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导演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和日本政府将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日海权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各国在“蓝色土地”上开始新一轮的逐鹿。在太平洋的争夺中,中日海权争夺尤为激烈,不仅包括已有的钓鱼岛争端,还包括新产生的冲之鸟岛争端和东海划界、开发问题,这些使研究日本的海洋发展观便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早在1974年日本教授西村朝日太郎就在《海洋民族学》一书中总结了日本的海洋文化观,提出海洋对日本发展的重要性。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海洋理论使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组织全国有关学者专家连续数年进行相关研究。在2001年日本内阁会  相似文献   

17.
战后初期,日本民间14个团体组成的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为督促日本政府尽快解决掳日劳工遗骨送还问题,积极开展劳工遗骨调查、追悼活动,并与政府进行交涉,促成了一批劳工遗骨的归国。日本政府相对于民间团体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则呈现出"不承认""不作为""与政府无关"的敷衍态度。日本民间和平团体开展的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正是因为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局势与中日关系,致使掳日劳工遗骨归还问题逐步演变为战争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日益激烈,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钓鱼岛争端是美国为干涉东亚事务而留下的一个抓手,在当前的关日博弈中备具“纠结”,同时,钓鱼岛争端也被中美日三国看作进行战略试探的一个切入点,在西太平洋地区海洋权益之争问题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对此,我应采取适当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蒲琳 《新民周刊》2012,(49):38-39
在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持续发酵中,"石原慎太郎"便成了一个在中国"臭大街"的名字。可以说,建国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就对华强硬度而言,石原慎太郎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对于中国,其极端的做派、激烈的言辞使他成了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20.
金姬 《新民周刊》2012,(36):82-83
相信未来,纽崔莱产品品类会更多,产能会更大,而且质量也会得到一如既往的保障。当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速趋于缓和、很多企业都面临"过冬"压力之际,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却在9月4日宣布增加投入人民币6亿元,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第二生产基地,并在江苏无锡建设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安利此次逆势而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