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建立了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方程、过度劳动时间方程和持续过度劳动方程,并分析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低是导致农民工过度劳动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和持续过度劳动的概率;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减轻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和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不同职业类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农民工就业拥挤的职业中过度劳动现象更加严重。因而,政府部门在保证农民工基本收入的条件下,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稳定性,消除职业隔离,将有助于缓解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  相似文献   

2.
以 C 超市员工为样本,探讨全面薪酬满意度的测量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员工敬业度的 中介作用和全面薪酬沟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零售企业全面薪酬满意度由薪酬、职业发展机会、绩效认可、 工作 - 生活平衡和福利满意度五个维度组成;其中,绩效认可、工作 - 生活平衡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 影响,而薪酬、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全面薪酬满意度五个维度对员工 敬业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绩效认可、工作 - 生活平衡满意度又通过员工敬业度,对工作绩效产生了影响。 再者,全面薪酬沟通正向调节了绩效认可、工作 - 生活平衡和福利满意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也正向调节了 员工敬业度在绩效认可、工作 - 生活平衡、福利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即全面薪酬沟通程度越高, 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3.
工作时间质量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工作时间质量的3个评价维度(工作时长、工作时点和工作时间自主性)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工作时间质量对员工影响的基础路径模型",揭示了工作时长、工作时点和工作时间自主性对员工产生影响时,三者的基础路径关系。该模型指出,工作时长、工作时点和工作时间自主性均能对员工个体层面的结果变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工作时间自主性能够显著调节工作时长、工作时点的影响程度。研究还利用"2018年中国工作环境研究"的数据,以"工作时间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假设:(1)员工超时工作程度和工作时点非标准化程度越高,对工作时间感到满意的可能性越低;(2)工作时间自主性和工作时间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工作时间自主性负向调节超时工作和非标准化工作时点对员工工作时间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劳动是否会造成过劳,对个人健康、组织运行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探讨情绪劳动对过度劳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验证情绪劳动是否通过职业紧张的中介作用对过度劳动产生影响,并检验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劳动对职业紧张和过度劳动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紧张在情绪劳动与过度劳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情绪劳动因素之一的表层扮演与过度劳动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事关职工切身利益,也是现实生活中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目前,一线职工对企业分配状况存在一些不满情绪;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稳定,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3,(6):29-29
问:我是一名押运工,为公司操劳了七八年。这个公司以下有几个分公司。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改制,每年分公司都要分分、合合,所属员工虽还是干原来的工作,可用人单位一年一变,劳动合同都要一年一签。这一变一签,员工工作没有实际变动,可是工龄从零开始,我担心一旦哪天被裁,经济补偿年限会不会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487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探讨科研绩效压力对过度劳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并验证职业紧张和焦虑的中介作用对过度劳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绩效压力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紧张和焦虑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过度劳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检验,职业紧张和焦虑在科研绩效压力与过度劳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新 《中国工运》2008,(2):55-56
佟新在《工会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撰文,对外资企业劳资关系基本状况和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作者认为,近年,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是向着更加制度化的方向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强化,并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中国政府成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力量。第二,以工会建设为基础,强化外资企业的三方谈判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制度化建设。第三,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外商投资出现分化,其劳动关系的状况也出现差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潜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纠纷有增长的趋势:二是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劳动关系应引起适当的关注。跨国公司劳动关系紧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商投资企业并未给中国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第二.中国员工缺少晋升上的职业期望,导致其忠诚度下降。第三,在比较框架下,中国员工对薪酬存在不公平感。第四,过度的劳动时间和工作压力使外资企业的员工难以协调工作与生活。第五.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各类公司与机构几乎都是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来替代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162 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 , 分别 从企业、高管和员工三个层面来研究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民 主管理及民主制度化建设不足、解决劳动争议方式过于集中和单一、内部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是当前劳动关系存 在的主要问题。而劳动合同、薪酬水平、企业组织投诉受理、安全保护、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受理、劳动环境等 6 个影响因素对和谐劳动关系有显着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劳动合同质量、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员工待遇、 畅通员工诉求渠道、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和工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等改善劳动关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企业的调查,从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工会协商力、政府指 导力和非政府组织监督力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劳动关系协调力对雇员和谐感受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 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力与雇员和谐感受之间的路径系数。研究表明,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政府指导力和非 政府组织监督力对雇员和谐感受具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它们的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非政府组织监督力、 政府指导力、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工会协商力对雇员和谐感受虽然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构建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健全“五力联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其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企业工会的使命和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增强,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维权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基于 2013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问题严重;政府培训有助于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概率;政府培训通过提升工 资和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而主要通过提升工资来降低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 政府培训明显降低了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程度,且对过度劳动越严重的农民工作用越明显。因而,政府部门 一方面应增加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数量,并提升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培训的专业性,以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 动的概率;另一方面针对过度劳动较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可以采取更加优惠的培训政策,以增加其接受培训的 机会,降低其过度劳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泉  尹作海  张传法 《中国工运》2010,(11):I0004-I0004
山东临矿集团古城煤矿工会坚持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建家”工作为中心,围绕创建“民主、学习、服务、和谐”职工之家,使工会建设得到加强,营造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的合作共赢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10,(2):44-44
《工友》编辑部:贵刊我们期期拜读,并年年订阅,今来函咨询一个问题。我公司一位员工2004年7月进公司工作,一直到2007年12月公司未与他签劳动合同。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5月1月公司与他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今年1月他因家庭原因向公司提出辞职,解除合同,公司正式批准。他向公司提出9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其中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是5年工龄,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讲,政府、企业和员工处于互信互利、相互配合、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劳动关系追求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不是一种表面的感知,而是可以通过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的主客观指标值来把它显现出来。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从员工、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入手,对员工满意程度、企业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政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理性的、科学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对于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纠纷和用工紧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乡镇企业的劳动关系许晓军一、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乡镇企业不同于其他经济类型的划分,不是一个所有制范畴,而是一个区域性范畴,显示出乡村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区别。这就使乡镇企业具有了与城市企业不同的特点,并对劳动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用工调剂是指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不同,彼此之间通过协商,短期互借员工,以解决企业生产淡旺季员工富余与短缺问题,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生产淡季企业员工收入,稳定了企业员工队伍,一举多得。企业用工调剂属于"灵活用工方式",但不同于劳务派遣、帮工队等非标准劳动关系用工形式。为保障用工调剂有序开展,需要加强用工调剂信息平台与协商渠道建设,解决用工调剂所涉及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员工边缘化测量量表的基础上,以五星级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员工边缘化对工作绩效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边缘化不仅降低了员工工作幸福感,而且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负影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员工在性别、婚姻、学历和工作年限的差异对员工边缘化影响显著,而员工在年龄、职位等方面的不同对员工边缘化没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主要从愿景互动、实施EAP计划、营造关爱人文环境、管理员工职业生涯、加强员工心理引导和情绪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防范员工边缘化的建议,以期能为酒店维持员工队伍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去产能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将发生密集的劳动关系调整,并可能产生劳资矛盾。针对74家企业1657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去产能企业群体性劳资冲突风险总体可控,但仍有可能发生。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缺乏技能和手艺的职工和非正式工通常采取激烈维权方式,发生劳动关系风险的概率较高。在评估去产能企业劳动关系风险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从外部环境、政府行为、企业应对三个角度提出了劳动关系风险发生的诱发性因素和抑制性因素,并提出了治理化解过剩产能中劳动关系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以促进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为重点,以维护员工队伍和企业稳定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劳动就业好、收入分配好、社会保障好、安全健康好、民主管理好为主题的维权工作,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使企业形成利益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劳动者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感受和评价,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休息休假、工资、员工参与决策、劳动者组织等对劳动关系呈现显著性影响.休息休假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工资问题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决策权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组织是影响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需要从政府、劳动者、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