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于9月20—21日在华盛顿举办以“中国和平崛起”为题的大型学术研讨会。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今后将会逐渐超越日本,在亚洲地区扩张其影响力。但是除非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否则中国应该可以透过和平的方式崛起。布氏还指出,他相信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可能会与其它国家发生一些摩擦。不过,北京将在2008年主办奥运会,2010年世界  相似文献   

2.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意见与媒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03/2004冬季号文章:《霸权的潜在危险》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不是万能的,为了应付该地区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它需要制定一项广泛合作的战略。只有通过与主要的合作伙伴一起制定全面的战略,美国  相似文献   

4.
英刊《比较战略》2005年第1卷刊登了布拉德利·A.塞耶题为《对抗中国:对美国所面临的选择所作的评价》的文章。布拉德利·A.塞耶为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国防与战略学系副教授,并一直担任兰德公司的顾问以及哈佛大学贝尔福科技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在该文中,他从确保美国霸主地位以及阻碍中国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对抗战略,并对这一战略可能包括的几种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作者的这一观点应引起我们,尤其是相关决策人员的警惕。现将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意见与媒体     
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6年 3月27日文章:《辛苦得到的教训》经历长达三年的路边炸弹、半夜袭击和教派冲突之后,人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伊拉克战争并不是国家训练中心和美国陆军花了几十年时间准备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国际权力能否和平转移,从而霸权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如何实现和平共处,这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期有两篇文章对此给予了实证分析。罗纳德·塔门和亚采克·库格勒的《权力转移与中美冲突》认为,国际权力转移增加了战争冲突的几率,但是否一定爆发全球性对抗还取决于崛起国的现状偏好程度。作者估计,中国将在21世纪20—30年代实现与美国的权力持平,因而存在双方冲突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国之一,美国问题研究对中国各界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经过长期筹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美国研究系列著作,有《美国蓝皮书》、《美国研究丛书》、《美国研究译丛》和《当代美国丛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给予了较多关注。目前,对这一议题的国内研究已超越初期的译介与评述,正进一步深化,并尝试结合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实践及思想资源进行创新思考。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相关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例如,"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兴起背景是怎样的?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不同侧重点有哪些?已有研究存在哪些不足?如何看待此研究的发展前景?为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刘毅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小明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著有《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等;译有《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历史与理论》等。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美国拒绝批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CRC)的行为一直为世人所诟病。事实上,美国拒绝批准CRC的主要原因在于CRC与美国例外论的政治传统、联邦主义的法律体系和美国传统家庭理念存在冲突。同时,CRC内在的权利冲突问题,基督教右派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中的坚决反对和有效动员,也是导致CRC未能适用于美国的重要原因。而上述原因与美国的虚伪和霸道无关,美国拒绝批准CRC不宜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原载于美国陆军《军事情报》杂志2003年7—9月号。作者蒂莫西·托马斯是美国陆军中校,现为美国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FMSO)分析员。作者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曾任美军第82空降师分队指挥官,对信息战、心理战,低强度冲突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反映了美国军方对中国信息战理论和建设的忧虑与戒备心理。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犯罪学家索尔斯坦·塞林提出"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理论假设,在今天"地球村"和信息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理论光芒。塞林提出"初级文化冲突"与移民犯罪的关系,在来日中国人群体中是存在的,但表现形式与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描述的情况有所区别,具有一定的华人群体的特殊性。这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一般规范文化的冲突、法文化的冲突、歧视性文化,以及受日本社会环境影响的中国人原有规范文化的变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1日美国http://fbc.binghamton.edu网站发表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沃勒斯坦题为《以色列能达到什么目的?》的文章,展望了7月份爆发的黎以冲突的前景,评论了以色列长期以来在中东的立国战略,认为以色列和美国一样,意图通过武力达到目的,这在未来是行不通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以色列于1948年建国。从那以后,以色列国内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以色列和邻国之间就不断发生暴力冲突。有时候,暴力冲突处于低水平甚至隐而不见。而每隔一段时间,暴力冲突便升级为公开交战,就像现在这样。全面暴力冲突一旦爆发,人们马上就开始讨论是什么导…  相似文献   

13.
钟岷源  杨扬 《南风窗》2007,(19):70-70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布什政府时期,他又参与了美国政府关于削减利息税和伊拉克重建等课题。9月初拉特里奇在厦门参加2007创意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期间,本刊记者就中美经济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的访问。《南风窗》: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美贸易,因此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与平衡中关贸易、处理中美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国要如何看待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拉特里奇:对于中国而言,其实需要了解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何以会表现得"不怀好意"。中国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体系。美国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会出台一些"最坏的政策"。要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  相似文献   

14.
英刊《国际思想评论》2011年第4期发表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迈克尔·佩罗曼题为《经济学与和谐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对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描绘成一个由互利的交易活动网络构成的和谐社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指出经济学家们使  相似文献   

15.
彼得·蒙蒂尔(Peter J.Montiel)是美国威廉姆斯学院经济系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历任世界银行政策研究部宏观经济与增长司司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展中国家研究司司长兼高级政策顾问。他的专著《新兴市场的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s in Emerging Markets)以及与皮埃尔·阿根诺(Pierre R.Agenor)合著的《发展宏观经济学》(Development Macro-  相似文献   

16.
正人物简历王永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顾问。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与工人运动史的教学与研究,所著《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一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南书房     
《南风窗》2014,(10)
<正>《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美】史景迁著温洽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广这本书写的是1620年代到1950年代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包括天文学家、军人、医生、行政管理专才、翻译家、工程师,还有职业革命家。这些人贡献优异技能,初则引入天体运行理论,终则让中国人见识到空战战术与原子科学。他们在行为中映射出他们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李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等。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等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以来,台海局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中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不承认这一点,台湾海峡就不可能真正平静,“台独”绝没有出路。美国中国资本公司战略研究员、美国兰德公司顾问研究员王辉最近在美国《世界周刊》发表了一篇评述台海局势的文章,希望两岸“化危机为转机,化干戈为玉帛,促中华民族在21世纪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希望台湾同胞和领导人认清天下大局,遵循历史理性。我们也有信心,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必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智慧,开辟未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约翰·波考克在《马基雅维里时刻》一书中,提出了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共和主义解释。他认为,共和主义与辩证历史观的冲突是导致社会主义在美国不断失败的原因。然而,美国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和成就表明:一方面,美国人确实深受共和主义影响;另一方面,共和主义不但未能抵御社会主义,反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