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男 《政府法制》2012,(30):41-41
今年2月,约阿希姆·高克被推举为德国第11任联邦总统,他在就职仪式上表示:“我不是一个超人、一个完美无瑕的人,但我仍努力想成为一个好总统,这就要求我必须平等地生活在民众之中。”  相似文献   

2.
陪审员先生们: 我受到控告是因为我曾向法国3000 万和我一样的无产者说,他们有生活的 权利。果这是一个罪行的话,那么,至 少我认为我只应该对那些绝不是这一案 件的审判官和当事者的人负责。 人们不断地谴责无产者像盗贼一样 准备夺取财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无产 者抱怨为了特权阶级的利益而受捐税的  相似文献   

3.
融晓铮 《江淮法治》2012,(10):60-60
Rose姑娘从实质上讲其实是一个“作女”。如果不是生在了那么一个婉约的柬身衣时代,我觉得很有可能她’会变成一个“龙纹身的女孩”。或者特立独行的独眼战地女记者,即便客死他乡,也要穿梭于炮火。 没错,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十五年后重看泰坦尼克,即便是我这样一个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并且和“淑女”二字三五不搭的人,也觉得抽别人未完成的烟蒂的行为实属太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铁道部领导: 我叫黄庆红,今年37岁,是重庆市彭水人,来温州打工十几年了。我写了一封信,但我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就托报社的记者捎上这封信。  相似文献   

5.
黄静 《中国公证》2014,(3):87-87
正从小我就爱看港台剧,特别羡慕电视剧中头戴假发的律师,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仗法律之剑,行正义天涯",做一个"金牌律师"。但是机缘巧合,我走进了公证行业,成为公证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不敢说自己已经爱上公证这一行,但至少说明我已经和公证交上朋友了,这个过程就好比谈恋爱,经历了蜜月期、平淡期、反省期,最终我找到了对自己的定位:做个"平凡、有责任心、富有激情"的公证人。也许说到"平凡",不少人会认为没出息,毕竟很多人都赞同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相似文献   

6.
耘山  周燕 《法治纵横》2011,(21):64-68
毛泽民默默浏览着信中的内容,还没开口,盛世才又说开了:“你看毛主席对我多诚恳,他花了那么宝贵的时间给我写信。等我见到毛主席时,一定要将昨天我们所谈的那些问题,系统地谈清楚。因为我对中共和毛主席十分相信。我昨天告诉你方林的阴谋,这与中共无关,不过是个别人的问题。以前,苏联驻新疆的领事也有个别不好的。苏联政府声明是个别人的问题,绝不是苏联政府的本意……”  相似文献   

7.
一章亚非给黎乾玉留下的印象是不好的,这绝不是因为他现在成了“强奸犯”。章亚非不是律师,他只是一个街道法律服务所的一名法律工作者。但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一个打算委托黎乾玉打官司的当事人找错了地方,章亚非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那位当事人许诺: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后来那位当事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又托人找到黎乾玉,还是想委托黎律师代理诉讼。黎律师要那位当事人提供有关诉讼的证据,当事人说证据都交给了章亚非。当那位当事人找章亚非要证据材料时,章亚非却拿出了当事人与他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说,…  相似文献   

8.
选任干部,首先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德才兼备.而不是年龄大小。年龄只是选任干部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然而,在一些地方,“年龄是个宝,德才作参考”,把年龄大小作为选任干部的硬性条件,并以此进行一刀切。笔者认为,凡人才,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视为珍宝。年轻的人才苗子,要早发现、早培养.  相似文献   

9.
不是一个人的悲哀 付爱勤在电话里听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说,我今年已经65岁了,这是我这一辈子做律师最遗憾的事。  相似文献   

10.
我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我既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我的经历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检察官的经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的经历。 我195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边陲小  相似文献   

11.
绝不放过你     
6 就像一个人在穷途末路上行走一样,我迷失于怀疑唐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迷惑。而且,我无法看到前路的希望, 所以我令自己停下来。我想,走走停停的好处就是避免把错误的路走绝了。我决定避开唐这个疑点,而用相关的疑点求证唐在我心中留下的疑点。那个相关的疑点就是王(?)。在我调查死去的王(?)生前的点点滴滴时,我才知道,一个人的死,只代表了他肉体的死亡,他的死,并不是如空气那般真的蒸发不见了,他变成一种新的无形的物质,日日夜夜折磨着一个人,仍然与一个人扑面而来的所有生活纠缠不清。因为,他才是那个杀害王(?) 妈妈的真凶……  相似文献   

12.
12月初的京城飘起了雪花,伴随着皑皑白雪,一年的光影也临近终了。回顾这一年的纷扰往事,我心中不禁生发出一种感动。这份感动不是来自于大人物,而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人:"最美妈妈"吴菊萍、令人揪心的小伊伊、人性之美的拾荒者陈贤妹、烈火中唤醒15条生命的12岁女孩儿夏娟、坚守在大别山的大学生村官高金磊……  相似文献   

13.
法治必然 专政犹存——兼与陈士涵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监狱必然走向法治,这是既定的,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监狱走向的一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治监狱。正确认识中国监狱如何走向法治,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监狱的法治化进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更替或随心所欲的制度设计。走向法治绝不是非要经过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更迭,正如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法治并没有改变其国家性质一样。应该说,中国监狱正在走向法治,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上走向法治,绝不是在抛弃专政的前提下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4.
今后如果再不常叫家看望父母,很可能会触犯法规受到制裁!对于辽宁省身为“儿子”、“女儿”的人来说,这绝不是戏言.  相似文献   

15.
刘政 《江淮法治》2011,(3):62-63
有一次.我参加同一个外国议员团的工作会谈。有位议员发言说:“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中国是如何实行差额选举的呢?”我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差额选举的情况,对方表示满意。事后我反复想:“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这句话,  相似文献   

16.
“张书记:进看守所已近四个月,我错了,没听你的话,我悔恨不已,整夜难眠,万分惭愧,我对不起你。就是现在我死了,也没任何理由埋怨你,决(绝)忘不了你张书记对我的情、恩、德……”这是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狱中给时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写的《悔过书》。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被人发现死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办案人员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17.
小伙遭绑架:只为索回父母涉黄光盘
  2014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一个尾号033的陌生号码频频闪现在21岁的王德虎的手机上。正忙着为酒店客人炒菜的小王连续两次挂断电话,但这个号码很执著,不停地拨打。最终,小王接听了电话。手机里传出一个纤细的女人声音:“我有一个秘密告诉你,你愿意听吗?”这话音经过软件处理,王德虎辨不清对方是男人还是女人。但他警觉地回答:“我忙着赚钱呢,没空!”  相似文献   

18.
晚上,看完电视剧《苍天在上》,我与一位“官”朋友就“保官、升官与反腐”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不妨记录于下。笔者:这部电视剧确实很有时代意义。像你这个“官儿”辖下,这几年反腐败虽有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什么不能像黄江北那样,大刀阔斧地整治呢?友:难哪!许多腐败现象都不是孤立的,正像剧中章台市发生的一些怪事一样,往往通到上面。你整治的力度大了,弄得不好,“乌纱帽”就丢了。笔者:这也是。能保住官,甚而升上大官,这对更好地带领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显然是必要的。不然,像黄江北那样,即便有个“代理市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心理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心理教育是什么却没有定义.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教育是人存在的形式之一,而人又是观念的集合体,因此,无论一个人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它们都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其实,心理教育是一个虚假命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悖论.实施心理教育的结果只能够增加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的个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尊严     
余杰 《中国律师》2002,(5):78-80
我的一位朋友写过一本名叫《学生的尊严》的书,谈的是一些极其简单又极其重要的“常识”。刚读完这本书,我就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十四岁中学生在家里自缢身亡。死者是一个名叫凯钦的男孩,生前是呼市第三十四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负责调查的公安人员认为,孩子留下的遗书是其死因的最重要的解释。这封读来揪人心痛的遗书是这样写的:“妈妈、爸爸:我走了,这次并不是无原因的。是因为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很屈,她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