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8):20-21
我闲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盛行一夫多妻的“妻妾制度”。但凡有社会地位的文武官员、豪门大户,几乎无不妻妾成群。“中华民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社会各界逐步推行“一夫一妻制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知识界、文化界,以及政府的文职官员里面.  相似文献   

2.
阿成  宁冰 《政府法制》2010,(9):24-25
风流贪官包“二奶”、养情人,大都从身边美女下手,通过权色交易实现妻妾成群梦想。而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物价局局长于庶民却另辟蹊径,在虚拟世界里垂钓美眉,与众多女网友演绎风花雪月的故事,成了中国倒台官员网恋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26):38-39
时人多称赞章太炎的学问,章太炎十分不满,自认为政治胜于学术。他的弟子周作人在《谢本师》里就说,先生“自己以为政治是其专长,学问文艺只是失意时的消遣”。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驳康有为的保皇理论,拥护民族民主革命,其中有句话是“载游小丑,未辨菽麦”。点名道姓地将皇帝称作是小丑,在当时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4.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下简称《驳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的一篇代表作。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儒法斗争围绕着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已经堕落为保皇党的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有为,主张“立宪”。他于一九○二年,发表了《致南北美洲诸华商书》(又称“非革命书”),鼓吹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章太炎,则针锋相对,主张实行资产阶级革命。一九○三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刊登了这篇《驳论》,提出:“中国不可立宪,只能革命”,无情揭露了康有为保皇党的丑恶嘴脸,有力地鞭挞了勾  相似文献   

5.
他有过两次婚姻,同时包养着两个情妇,抚养着8个子女。他曾经是一个红火一时的商人,当债台高筑时,居然摇身一变, 成为国家商业银行基层银行的行长。他靠弄虚作假将农行吉利区支行培育成省农行系统"十佳县支行"、省级"文明单位",但他将银行当作自家的金库,违规放贷3750万元,案发时有2150万元无法清偿。他自己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还强奸本单位女员工,事情败露后又以52万元赃款为自己平息风波。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0,(8):43-43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7.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8.
白石 《政府法制》2011,(33):1-1
“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来台的人,我会重用他。”日前,《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上述话语则被视为朱镕基四大经典语录之一广为流传。笔者对这句话深以为然,领导干部重用“敢于当面反对自己、使自己下不来台的人”,是一种大智慧。  相似文献   

9.
栾兆星 《南大法学》2023,(3):153-171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重构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力图保持儒学在政教中的普适地位。在处理儒学与立宪的关系时,康有为认为孔子作《春秋》立宪法,且与西方宪法相较,作为宪法的《春秋》在时空上具备普遍性。进而,康有为通过诠释儒学经典,以《春秋》公羊三世为普遍规范,将立宪政体融入儒学之中,以此为变法改制的步骤和方略提供理论依据。他还通过阐发儒学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寻求人人自主、自立、平等的立宪原理,对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君臣关系做了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康有为贯通古今、融合中西而形成的“孔子制宪说”虽无法凝聚世人的立宪共识,但展现了传统、现代与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诠释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并提供了儒家立宪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清议报》是晚清报刊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更由于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辟"诗文辞随录"栏以实践其"诗界革命"主张,而在报刊诗词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清议报》发表诗词作品的作者中,康有为、蒋智由尤其值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发表的诗作数量最多,更因为其作品最能体现其时"诗界革命"的理论主张。两人在晚清十年间的诗学思想演变轨迹也能够凸显时代变局中士人阶层的心路历程。康有为的诗作则是其流亡海外之后积极为保皇事业而奔走的游历、交往与心迹的真实显露;蒋智由的诗作最能体现"诗界革命"的主张,而他在晚清十年中的思想与诗学转变也为理解晚清士人阶层提供了一份可贵的样本。可以说,《清议报》诗词真正拉开了晚清报刊诗词发展与演化的大幕。  相似文献   

1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究应如何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字面上看,至少可以作如下四种解释: 1.(我)神游故国,应自笑由于多愁善感(“多情”)而早生华发。2.(我)神游故国,多情之人(可以指作者的亲友,也可以指周瑜)应笑我早生华发。3.(周瑜)神游故国,他这位多情之人应笑我早生华发。4.(周瑜)神游故国,(他)应笑我由于多愁善感而早生华发。前两种解释都把“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的倒装,此点无歧义)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后两种解释则把主语理解为周瑜。而对“多情”一句的主语和句法的理解又各有不同。胡云翼《宋词选》持第一说。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对“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谁未注,对“多情”一句则认为是倒装句法;“谁在笑?是自己笑,却不曾说呆了”。味其注语,似于第一说为近,但与胡说都语焉不详。1980年第3期《学术研究》载叶金同志《“故国神游”辨》一文,认为第一说“不合情理”,从而提出了上述第四种说法,文长不具录。  相似文献   

12.
1895年4月,37岁的康有为第三次到京师会试,决心最后一次在科举考场上赌一把自己的前途。正当文人们在油灯昏暗的客栈里抱着书本临阵“磨枪”的时候,国家不幸的消息如乌云般一阵一阵地滚过来。海战失败,清政府全权大臣与日本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之重,举国骇然,群情激愤。康有为目睹清政府如此无能,大声疾呼:“呜呼噫嘻!万里之广土,四万万之众民,而可有此约哉!”。22日,他和梁启超为首的81名在京应试的广东举人上了街,要向清政府递交一封请愿书——实际上是写给光绪皇帝的一封信——这就是“公车上书”的开始。按清…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4):25-25
“一毛不拔”,语出《孟子》,是孟子攻击杨朱的话。《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主张为了自己.哪怕拔掉一根毫毛就可以对天下的人有利,他也是不干的。”  相似文献   

14.
法眼看天下     
廉立 《天津律师》2006,(2):19-21
新闻:《馒头血案》惹怒名导陈凯歌 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巨资大片《无极》上映之后.一个名叫胡戈的年轻人截取电影《无极》画面.创作了声画俱全的搞笑版《无极》,用法制节目的形式演绎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小短片一出现就在各大网站散播开来.有人称之为“恶搞”。对此.陈凯歌曾一度大方地表示.不会与这则短片太过较真.但2月12日突然在柏林宣称要告胡戈。他坚决表示:“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陈凯歌说:“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而《馒头》的作者胡戈则对媒体表示:”陈凯歌根本误会了我制作这个短片的意思.其实我没有恶意.是他太认真了。”  相似文献   

15.
你也配?     
大贪污犯、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原《广州日报》大老板黎元江,在被揪出之后,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他轻飘飘地称为是“错误”)。此人突发奇想,“在表示愿意接受组织(他还有脸用这个词——引用者)上给予的任何处罚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特别请求”:“我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攻读的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这个专业目前在中国人才已不多了。我手头正在做……《社会主义400年》第三卷,这一卷内容比前两卷更重要……希望给予从宽处理”。如此等等,无非幻想能保全性命,让他写完“比前两卷更重要”的《社会主义400年》第…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因大肆卖官受贿而落马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在职时也并未公开否认制度的重要性,但在执行制度时,他却把自己划在“圈外”,结果是相关制度大都没能落到实处,成了“摆设”。由此笔者想到,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对号入座”,把自己真正摆进去,用《廉政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廉洁从政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王磊 《行政法制》2005,(2):25-27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张明楷先生在他的《刑法学》中提出了一种特例:“事实上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一人同时与另外两人成立婚姻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一人同时与两名异性结婚,并且结婚前三人都系未婚。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当事人的行为是缺乏“明知自己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的主观方面的。那么这种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似乎就不能被认定为重婚罪了。  相似文献   

18.
我曾在去年《人民司法》第四期发表了《在民主的制度下苏格拉底为何被判死刑》一文,探讨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借以说明现代司法理念与民主的联系与区别。文章发表后,湖北省的徐先金法官在第八期发表了《重温苏格拉底的慎重》一文,他主张苏格拉底是为了尊重法律而赴死。而我则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选择死亡并不是为了尊重法律,恰恰相反,他之所以选择死亡就是拒绝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他选择死亡是为了所谓的“殉道”,是对民主雅典的嘲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我对《斐多篇》和斯东  相似文献   

19.
王芷章先生《清升平署志略》论及“南府”、“景山”这两个清代演剧机构的出现,以为“南府”得名于乾隆年间,设定于康熙朝,而“景山”及二处外学均始自乾隆第一次南巡后。本文认为,“南府”在康熙朝已设立且得名,而依《梨园公所永名碑记》,则“景山”之为演剧机构,亦不晚于乾隆元年,至于二处之外学,确切成立时间尚难明指,但似亦可前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28日《新京报》刊登徐明轩的文章:原全国人大代表、“粤北首富”朱思宜觉得自己很冤:他因为犯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共获刑16年。而他的行贿对象——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副巡视员杨成勇,仅获刑3年,缓刑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