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8月27日至9月3日,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陈永昌副会长为团长的中日书法篆刻文化交流展代表团,应北枝篆会会长北室南苑女士的邀请访问了石川县金泽等地。 石川县位于日本西海岸日本海一侧。这里有能登半岛、和仓温泉、千里浜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以古老的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
高卫民 《友声》2009,(1):38-39
<正>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国古代钱币铭文书法篆刻展于2008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举办。此展由对外友协同日本北枝篆会、石川县日中友协、北国新闻社、日中美术交流会议联合主办,得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石  相似文献   

3.
印章与篆刻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在春秋战国时代发展成熟。印章自出现,其字体就一直以篆书为主。历代入印的篆体有下列几种:甲骨文。清代以后,一些篆刻家吸取甲骨文入印,形成古拙而又具新意的印风。金文,又称钟鼎文。金文对书法篆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沉郁古朴的金石韵味是书法篆刻艺术追求的美学风范。籀文,又称大篆,籀文结字如金文。小篆,又称秦篆。小篆为篆刻艺术的主要书体。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印章肇始于篆书兴盛的时代,篆字成为印章的初始书体就是史…  相似文献   

4.
高慧 《友声》2006,(1):44-45
2005年7月15日至19日、7月21日至24日,对外友协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日本北枝篆会等单位分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了“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甲骨文书法展”。甲骨文,是指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可识读的文字。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的鼻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展览以甲骨文为主题,展出了中日两国古文字专家、学者、书法家模仿甲骨文字创作的书法、篆刻以及甲骨文考古挖掘图片等共计210…  相似文献   

5.
王双庆 《传承》2014,(7):140-141
金文是汉字演变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厚重典雅之美是汉字形体美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青铜器的重要收藏单位,博物馆要将青铜器展示和金文展示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并不断创新陈展方式与方法,将金文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北国新闻社、日中美术交流会议、北枝篆会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日本石川县、石川县教育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展》,于2002年9月6日至10日在日本本州地区日本海之滨的古都、文化名城金泽市石川县立美术  相似文献   

7.
《友声》2001,(5)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日中美术交流会议、日本北枝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西夏王国的文字世界展”于7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7月24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开展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  相似文献   

8.
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它与汉字、中国书法、中国画等艺术门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并在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石道水墨画会主办的日本“亩村石道水墨画展”于9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亩村石道先生1934年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日本文化之都—石川县金泽市,现任日本国画水墨院会长、日本规模最大的水墨画展—综合水墨画展的评审委员、石川县水墨画联盟理事长和石道水墨画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友协和陕西省对外友协与日本北枝篆会等单位合作,于2007年8月19日至26日分别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金文书法展"。日本北枝篆会会长北室南苑女士率随展团一行13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等活动,并对西安、天水、宝鸡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1.
6月下旬,日本石川县县厅所在地金泽市已进入了梅雨季节。街道两旁的紫阳花在细雨霏霏中绽放得愈加绚丽多姿。"中国古文字起源展"于6月25日在坐落于该市中心的石川县立美术馆开幕了。  相似文献   

12.
十月的东京,金风送爽,应日本崛野书道学校和日中交流中心的邀请,我以篆刻家的身分随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组派的书法篆刻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书法艺术的交流更是渊远流长,日本称书法为书道。“法”是学习,书写和研  相似文献   

13.
李娜 《友声》2009,(4):38-39
<正>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大连市荣誉公民古贺克己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尤其是为推动大连市和日本石川县、金泽市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亚明 《黄埔》2023,(1):44-47
<正>10月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举办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15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幕。两岸200位名家书法篆刻展、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27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体验汉字和中华文化魅力。台湾地区有关政党和人士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洪秀柱,新党主席吴成典,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书,心画也"。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书法不仅使书写、文字从一种媒体传播的实用层面上升到精神艺术层面,而且可以成为体解大道、觉悟心灵的巧妙载体。在诉诸心灵、感悟生命、趋近无我的根本层面,书法和佛法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回顾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到秦篆汉隶,再到行、草、楷书的广泛流行,汉字书写逐渐从实用走向艺术,从物质走向精神,从共性走向个性。从书法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命主体性、精神的自觉性,在不断成熟和崛起。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史恰恰伴  相似文献   

16.
正石海贤,又名石国炜,字昆友,号咏公,别署瑞文阁主,男,祖籍广西岑溪市,1958年8月生于南宁市。其作品融古纳今,先后在首届"华夏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赛、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博览会、国庆四十二周年洛阳王城书画院书画展、洛阳中国书法博览会、中国翰园碑林、四川双桂堂碑林等大赛、大展、碑林上获奖、展出,并入选《国际当代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精品选》《墨海时流》《中日书画家  相似文献   

17.
11月12日至20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以下简称国展)在广西南宁举行,其间,还有千人书法表演等活动。书法,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在一些人看来,徒留一张中国符号的皮,而失去了现实的根基。关于书法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息。  相似文献   

18.
魏广君,1964年生于郑州,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画家。1986年参加《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1988年获《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行书一等奖,1989年参加《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0年书法篆刻作品参加《第二届墨海弄潮展》。曾任河南印社理事、河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鉴赏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国际水墨展、中日篆刻展、中韩篆刻展、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国际艺术节专题展、南北水墨对比展、海峡两岸联手绘《新富春山居图》、以及多种科目的全国性的学术提名展等。  相似文献   

19.
杨志鹏,字泽洋,号听风阁主,回族,1945年3月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秦文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等。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被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等国友人收藏。其简介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大典,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名家名作选。1999年书法篆刻作品“龙腾神州”入选澳门回归百米长卷书画展。2001年作品“万古长青图”入选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中国名人艺术家书画作品展并被收藏。2003年国画作品“松石长寿图”获首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书画交流展金奖。2004年在全国首届书画艺术分科选评展中,行书作品获入选奖,篆刻作品获优秀奖。2005年6月书法作品在“庆祝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  相似文献   

20.
正金玟廷,韩国首尔人。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中国外国专家局外国专家兼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国篆刻协会会员、驻华韩人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得或入展"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大会入围奖、第七回韩中新书法文化艺术大展金奖(篆刻)和优秀奖(书法)、"书视界"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西湖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