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生的行动式自我妨碍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活动是具有双主体性的师生间交互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来到课堂就是为了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是学生课堂言行表现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他们一是追求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等),二是避免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感(如悲伤、畏惧、屈辱等);成功会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效能感,失败则能降低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成功和失败都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反响,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由于学生在课堂表现成功与否有如此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和同学对自己学习效能的评价,最害怕的是教师和同学评价自己学习效能低;而为了维护自我尊严,转移教师和同学对自己学习效能的注意力,会使用行动式自我妨碍的策略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发的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实施以来,活动课教学形式被教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活动课教学是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直接经验,使之产生体验,再把学生的体验上升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一教学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效果。近两年,我们通过实际讲课、观摩其他学校教师的讲课以及与中学生的交谈,证实了这一点。例如,从今年3月的一次调查结果看,活动课的效果和影响是被学生肯定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活动课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早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改革我国传统课程体系,推进课程现代化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活动课和课外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一般都没有固定的教材,都由学生活动构成,都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然而,作为课程形态的活动课与教育活动一部分的课外活动毕竟不是同一回事,两者之间有许多差异。1.范畴不同。活动课属于课程范畴,它与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课程体系。而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把"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可以把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归纳为如下几种方式。一、情感互动情感是沟通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主线,课堂教学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该努力促进情感互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学情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有认知过程又有情感过程。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和手段,情感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情感火花移植到学生的心坎里,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以来,活动课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老师们在活动内容化和内容活动化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活动课教学是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形成的交往活动。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察分析,没有对现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初三《思想政治》(人教版)已经投入教学实践,其新设的专题活动课,不仅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而且也为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的平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活动课资源,是深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回顾一年来在活动课教学中的摸索与实践,我的体会是:一、突出“一个原则活动课为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开辟了专用空间,每项安排都“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如《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政治教学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关键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当然目标中不仅仅是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觉悟(情感)目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或准备一到两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实或事例,改变了过去教师提问题、举例子的主宰地位,使学生成了教材的驾驭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议的时间交给学生。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课的出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起了一朵新浪花。而如何评价活动课,就成了浪花上的浪尖。本文试就活动课的教学评价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活动课教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活动课的主要标准应是生个体因素发挥的程度如何,即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探问题思维的活跃性、活动过程的感体验、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主能动性的发挥等等因素所达到程度如何。因此,评价活动课教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活动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对下列几个项目的评价中体现来。(1)学生参与活动的面如何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人人参与。2)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是指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升华。本课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所设计的“课前活动安排”、“知识检测竞赛”、“课堂展示”、“自我探究”、“针锋相对”“、角色扮演”六个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知识,在构建中培养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课前自学及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什么是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途径等基本知识,并且认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出现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必…  相似文献   

11.
课例: 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促进者。如何在新课程下实现教师角色转化,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2.
【教学模式】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解析开放性试题,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渗透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课这块阵地,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教学重点】解析材料分析题【教学难点】材料分析题和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相似文献   

13.
一、以情育情情感的一大特点是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情感可以影响学生,使学生发生同样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同样,学生的情感也可以感染教师。比如,课堂上我讲了自己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求学的曲折过程,使学生深受感染,唤起了学生发奋学习的积极性。二、以行育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情感决定于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让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是产生和丰富美的情感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各种科技、体育、卫生、艺术活动,可以使他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文化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现状,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我们决定以活动课为突破口,彻底转变师生观念,解放师生思想,探索出一条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来。 为了打开这个突破口,我们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和编排,出台了从备课、授课、作业到考试、评价的一系列整改方案。然后要求各校再依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教改措施。如古城中学就确立了“创设情境,当好导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的总的指导思想。他们在初一级部结合养成教育以“让学生放手去做”为基本原则,以开…  相似文献   

15.
课堂情景化、情景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是课堂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活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着力点,提高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开发学生潜力的增长点。如何规范活动行为?如何确保活动质量?如何评价活动效果?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八性指导活动教学,是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学生的活动怎样。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教学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启发动”、“思维动”、“思想动”启发动,即…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初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是展示学生在学习新课程实践中的成果,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所获得的体验和收获。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政治小论文,是引导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冬时节,万物凋零,而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学上的“百花”却竞相斗妍。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在与教师的评课交流中碰撞着,在碰撞中思考着,在思考中感悟着,在感悟中自我鞭策着。在回放着不同教师的生动课堂花絮的同时,我开始了对新课程在课堂实施中一些问题的反思。一、要情感涵养的滋润,要不要知识魅力的熏陶?由于传统的政治课堂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及接受学习,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学习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老师讲的理论空洞、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说教成分很浓,这也是学生不愿意…  相似文献   

20.
一、用语言描述情境。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带有情感的语言,渲染气氛,诱发学生,让课本中文字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复活。或者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优美、动情、形象的语言描绘,从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二、用生活展现情境。21世纪的教育必须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三、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会给人以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