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木图专电 数以千计的和平居民无辜丧生,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弃家外逃。塔吉克同民族兄弟的武装冲突给这个新独立的中亚共和国带来了深重的不幸。 这场冲突始于今年三四月间。当时,塔吉克斯坦  相似文献   

2.
赵磊 《理论视野》2010,(6):51-54
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科索沃局势除事关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外,还关乎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及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与作用。科索沃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之行     
贝尔格莱德专电从首都贝尔格莱德乘飞机南行,经过半小时航程,就进入科索沃自治省。我们到达该省首府普里什蒂纳,是在夜里十一点钟。飞机开始徐徐降落时,从舷窗俯瞰,数不尽的灯光,好象一片彩色的星云散落在这块土地上。普里什蒂纳的真容,就隐藏在这迷人的夜色中。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今昔     
科索沃一直是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这里与南斯拉夫其他省份不同,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阿族人认为科索沃是阿族的家园,不应让一个塞族政府统治。而塞尔维亚历来珍视科索沃省,认为这里是塞族文明的摇篮,有最古老的塞族东正教教堂。科索沃像历史上的许多地方一样,归属很难定论。几十年来,科索沃塞阿两族关系一直紧张。铁托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意削弱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整个南联邦的强大势力,破例给塞尔维亚属下的科索沃省自治权。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联盟随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 24日,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开始了 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开创了以“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和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的危险先例。一年过去了,在北约维和部队的控制下,科索沃局势非但没有任何改善,民族矛盾反而更加激化,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流血冲突不断。 芬兰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佩卡·维素里在最近发表的名为《科索沃战争》的专著中写道,北约始终称其行动为“空袭”,但根据公认的“战争”定义和联合国宪章,这种为强制一个国家同意某种政治条件而使用军事手段入侵其领土的行为就是侵略战争。维素里强调:“我们应…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9)
科索沃问题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中世纪。当时这里是古塞尔维亚王国的中心,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发源地。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于的过程中,塞尔维亚人被迫向北迁移。阿尔巴尼亚人进入该地区,从那时起,两族之间就播下不和的种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索沃成了前南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个自治省。该省绝大多数为阿族人,目前约占全部人口的95%以上。1971年南斯拉夫通过宪法赋予科索沃许多自治权,几乎享有"事实上的自治共和国的地位"。1989年科索沃发生动荡,塞当局收回了科索沃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自治权,阿族人对此极为不满。19…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9)
科索沃的荆棘之路  相似文献   

8.
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0%)的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偏远省份和经济最不发达地区。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局势,为何却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使得国际社会、西方及俄罗斯等大国纷纷介入和积极干预呢?北约早在6...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25)
从6月10日南斯拉夫开始从科索沃撤出军警和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轰炸,科索沃问题的解决终于回到了联合国的轨道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虽然告一段落,各种冲突并没有停止,流血事件还在发生。科索沃是否能实现持久和平?本刊邀请新华社几位国际问题专家就此进行了座谈;本刊驻联合国记者顾震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吕其昌和阎学通或传来专文或接受采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施鲁佳(高级记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已告一段落,但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维和部队进驻…  相似文献   

10.
只要塞尔维亚和俄罗斯拒绝承认科独立,科索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至6月间的科索 沃战争对欧洲的国际关系有    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凸现出欧洲国际关系的各个层面。 欧美关系 欧美关系长期以来是一种既互相需要和利用,又互相争夺的关系,而它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当欧美之间矛盾和摩擦增多时,人们容易突出欧美的分歧而忽视它们关系中的根本一致性。科索沃战争则向世人明示,尽管欧美之间有种种经济贸易上的和政治上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和斗争,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上和战略利益上的根本一致,可以使它们在关键时刻将所有这些矛盾都搁置一旁而一致行动。可以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24)
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由美、俄、欧三方达成的和平协议为标志,科索沃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到6月9日本刊截稿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手中现代化的屠刀依然没有放下,北约的飞机仍然在南斯拉夫境内狂轰滥炸,大地仍在颤抖.喝望和平、饱受北约野蛮轰炸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有报道说,到目前为止,百姓生活国北约空袭而苦不堪言。南斯拉夫的经济至少已遭受2000亿美元的损失。把经济学家估计,北约的轰炸使南联盟的经济倒退了40-50年,直接和间接损失高于在整个二战期间所蒙受的损失。美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处于战乱的乍得政局,最近出现了变化。寄居在利比亚的乍得反政府武装力量领导人古库尼改变初衷,宣布他领导的乍得人民武装部队站在乍得政府一边,在哈布雷总统的领导下“进行反对侵略者的斗争”。随后他被利比亚“软禁”。利比亚军队从十一月中旬起动用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在乍得北部法达沙漠地区向古库尼领导的军队发起多次进攻。古库尼的军队进行反击。目前,在乍得北部开展反利比亚游击战的古库尼部队,得到乍得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吴毅 《瞭望》1990,(36)
伊拉克8月2日大举出兵占领科威特之后,美国、西欧等西方国家迅即对此作出了强硬反应,不仅向海湾地区紧急调去了大量海、空军力量,而且还派驻了大批地面部队。部分阿拉伯国家也为了应付危机组建了多国部队。事态的发展使由伊拉克引发的一场地区性危机陡然升级为国际性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的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中东形势在黎巴嫩战争之后出现了值得重视的新动向。和谈的势头在发展,美苏两霸的争夺在加剧,和战交织的局面使中东仍然处于当前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之中。 黎巴嫩战争给予阿拉伯国家深刻的教训,使它们从现实中意识到,美国不可信,苏联不可靠,要公正地、全面地解决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必须依靠阿拉伯民族的联合自强和团结战斗;同时,在当前敌  相似文献   

16.
法国和利比亚根据双方九月十七日达成的协议,决定九月二十五日零时开始同时从乍得撤走各自的部队。协议规定,两国部队将于十一月十五日前全部撤完;撤离工作将由各自选择的若干非洲国家派出的观察员监督进行;撤军完毕时,观察员也同时撤走。一年前,乍得内战再起时,利比亚出兵支持古库尼的乍得全国团结过渡政府。法国也于去年八月九日出兵乍得,发动了“大鳐鱼”行动,支持哈布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 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市民,在炮火中迎接1992年。从去年12月22日到今年1月6日,支持和反对格鲁吉亚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的两派武装力量进行了激烈的战斗,90多人丧生,500多人负伤。最后,加姆萨胡尔季阿被迫逃离第比利斯,但局势仍未平静。 加姆萨胡尔季阿于1990年11月当选为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去年4月14日议会选举他为共和国临时总统。5月26日,格鲁吉亚境内举行直  相似文献   

18.
8月2日,记者从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驱车前往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省会普里什蒂纳。行至科索沃境内,记者曾三次被武装警察拦截盘问。当问及前面路上是否安全时,警察严肃地回答:“顺着公路一直往前开,千万别往左右两边小路上拐。否则可能遭冷枪袭击。”一路上,...  相似文献   

19.
张宁 《瞭望》2008,(35)
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后,俄罗斯已经将球踢给了西方,以后就要看格鲁声亚乃至西方国家如何接招了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8月26日宣布,承认格鲁吉亚奥塞梯自治州和阿布  相似文献   

20.
波黑的内战已持续了,3年时间,至令不停。在波黑内战中有2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60多万人受伤致残,200多万人流离失所。最近局势依然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