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4,(35):36-36
“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亦不少见,所以历代王朝也都很重视“治庸”。尽管效果多数平平,但偶尔也有些人和事令人眼前一亮。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人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  相似文献   

2.
王晓颖 《江淮法治》2013,(24):53-53
“有些文字是必须要写出来的.如同有些话要说一样。否则就是对一些难以忘怀人和事的背叛和掩耳盗铃般的自欺.其结果.时日愈久愈使人难以承受。”这是5年前我与王新宇一道去霍邱采访.我们聊到小说创作时他说的一句话。那时新宇就说要写一部关于故乡.关于乡亲,关于土地,关于中国农村的长篇小说。2013年的初冬,新宇果然把《风吹云散》这部22万字的小说送到我的案头。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查处过许多案件,有些人和事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中“武二牛告状”一案的查处给我的启示尤为深刻。“武二牛告状”一案说来并不复杂。1981年,武二牛先后向县、地(先是晋中地区,后是阳泉市)、省、中央有关部门揭发控告西南管村原支部书记王五毛违反《森林法》,以权谋私和打击报复检举人的有关问题。县检察院、晋中地区检察院、县林业局、县纪委先后四次到西南管村调查处理,均认定武二牛诬告。有位调查组负责人甚至武断地对武二牛说:“本官就是这样断案的,你想上哪告哪告去!”这期间,王五毛对武…  相似文献   

4.
张丽 《江淮法治》2009,(3):42-42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日常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为了能在省人代会上提出有价值的议案、建议,我除了加强人大理论学习,还处处留心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心人”。一年来,我只要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深入调查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向来把“义”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义”就排在第二位。但人们只说生活中有讲义气的人和事,鲜闻党内竟有饼“义气”的团伙。日前发生在河北省宁晋县的一起结义事件令人关注:一个体“大款”和县委常委、县公检法的头目、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交通局长、县纪委副书记,以及城关镇镇长等17名党政干部出于“义气”,宣誓“皆以弟兄相称,勿以“官职而论”,“遇事当以鼎力相助”。当地人称“十八罗汉”。这一幕不禁使人想起旧时义士捋袖拜把子、饮血为盟的结拜场景。“十八罗汉”谁为盟主?人们几乎一致肯…  相似文献   

6.
关于做一个有尊严的“法大”(中国政法大学)人,我有如下3点建议送给同学们,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做到“理性平和,坚守底线”。理性平和,就是持有冷静、自信、勇敢和实事求是的立场及态度,就是为人处事、处理问题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全面认识和深入分析人和事,理智地处理问题,不冲动、不偏激、不感情用事。“无厘头的愤青”、“约架”、“谩骂”、“打小报告”等,永远不应是我们“法大”人的选择。今后,无论你们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坚守底线”作为人生的信条。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没有底线;人可以有私心,但不能没有理性。底线是生命线,不能旦夕失守。  相似文献   

7.
在江浙一带,有很多非国有企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随着企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有些人的思想境界却不断下降。“包二奶”、“养三奶”,在有些人来看,不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反而是男人“成功”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崇拜”质量世上必须有值得崇拜的人和事,才能使社会前进。那些嘶喊“否定一切崇拜”、“打倒一切崇拜”的人及其各式“嬉皮士”行为,都是道德堕落的标志。但比这更可忧的却是:一个崇拜错了对象,将一切无大德、无真术、无公益价值而只是善于谋取虚名暴利的人做为崇拜对象;另一个“崇拜”的质量很低,将高品位的崇敬浊化为近于胡闹式的疯追、烂捧、献媚。二、提高“咒骂”质量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特别是社会恶疾之一的官吏腐败,能对此予以咒骂、痛斥,本身就是有正义感的表示,应予尊重。连这样的咒骂之言都没有,甚而对丑恶的人和事表…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书籍、用新闻稿、用电视晚会的朗诵记录生活中珍贵的人和事,我们怕我们忘记,觉得忘记这些人和事等于泯灭了应该记住的恩德。然而,很多时候,最珍贵的仍然不在记忆当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向来把“义”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义、札、智、信”,“义”就排在第二位。但人们只听说生活中有“讲义气”的人和事,鲜闻党内无有“讲义气”的团伙。日前发生在河北省宁晋县的一起“结义事件”令人关注:一位个体“大款”和两名县委常委、一位女副县长的丈夫、该县公检法三位副长、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县纪委副书记,以及交通局长、城关镇镇长等17住党员干部出于“义气”,“皆以弟兄相称,勿以官职而论”,他们宣誓“通事当以鼎力相助”、“变松散型为紧密型”等。当地人称“十八罗汉闹宁城”。这一幕不禁使人想起旧时“…  相似文献   

11.
陆凡 《政府法制》2010,(24):9-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国家以特产驰名全球,而有些国家则以“没有”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2.
高深 《中国监察》2010,(9):61-61
我的一位老领导,酷爱古典文学,臧否人物,满腹经纶,有时说话也带一点“之乎者也”,颇有些“学究气”。  相似文献   

13.
秦金俐 《法治纵横》2013,(17):55-57
“毒眼”绰号的由来 姚勇的眼睛,看来很平常,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明亮而已。可有些人很害怕,也有些人很敬佩。害怕的人说,姚勇有双“毒眼”,要躲着他走,一旦被他碰上,准没好事。敬佩的人说,姚勇的“毒眼”谁也学不来,是地道的绝活,真功夫。于是,“毒眼”就成了姚勇的绰号。  相似文献   

14.
触目惊心的“毒胶囊”事件再一次敲口向了药品安全的警钟,然而总有人把它当做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的“黄钟大吕”,“坏事当做好事办”。有些地方危机处理的“潜规则”,正应了乐观的苏格兰人的一句谚语:“老天塌下来,正好掘云雀。”多少年来,每当闹出人神共愤的大事的辰光,总有些磨出耳茧的套话出笼——“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希望仍在”、“缺点只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监督》2007,(7):4-7
7月16日以来,重庆市遭受了115年一遇的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全市许多城乡变成了“泽国”,山洪冲毁了大量良田、村庄、道路……灾害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面对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重庆市检察机关在积极自救的同时,主动赶赴重灾区,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其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受到灾民和地方党委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把虚荣当成美酒痛饮,醉后是难醒的。”可见,过分看重“面子”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有些“面子”不要也无妨。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仲裁员是否可以裁决利息,国际上并无一致观点。有些国家的法律将利息问题视为完全或者部分的“程序问题”,而有些则将其归为“实体问题”。特别是在某个非仲裁地国家的实体法被选择适用的情况下,这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下,社会上实施的“工程”难计其数,什么“金山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帮扶工程”、“行为工程”、“形象工程”、“纠风工程”、“先锋工程”、“素质工程”、“安全工程”等等,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 为老百姓办实事,把实事当工程来办,实为上等好事,但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行为,仅仅是纸上谈兵,姑且叫它“文字工程”吧。这些所谓“工程”难免有些贬值,让老百姓在困惑中感到乏味。 工程本很普通,可是一经“炒作”,就变得时髦起来。在有些人看来,只有把某项工作冠以“工程”之名才能表明该项工作的分…  相似文献   

19.
l、好人主义,不想追究。前几年,由于党内生活不正常,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气氛减弱,一些庸俗风气上升,“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有意见不提,有问题不揭,有责任不追”,“民不举,官不究”等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的现象比较普遍。 2、相互推诿,不愿追究。在现实生活中,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人和事,需要调查、核实、追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上下之间推诿,领导之间推倭,部门之间推诿的现象,谁都怕揽事,不愿主动承担追究责任。 3、利己主义,不敢追究。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采取“明哲保…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早已跨入了镜像时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全部被折射到媒体这个大镜子上,人间万象都可以从这个“镜子”上得到反映。这影像有的是写实的素描,有的是写意的勾勒。写意的作品,难免有所夸张。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变形,警醒自己言行不当,闻过则喜;有些人则恼羞成怒,自觉受到了屈辱。后。‘种情形的当事人若是执政一地的官员,则可能迁怒于胆敢“歪曲”、“贬低”自己的“画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