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NG Qin-ting  张钦廷  霍克钧 《法医学杂志》2005,21(4):320-320,I0001-I0003
合并自杀的凶杀发生率较低,但经常导致家庭成员伤亡,甚至导致家庭灭绝;同时其与许多病态、家庭暴力和严重社会破坏相关。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合并自杀的凶杀的概念演化及其发生率,然后重点介绍其犯罪学特征、类型及其与精神障碍关系,最后结合司法鉴定实践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病人凶杀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异常凶杀动机。方法对我院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9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凶杀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及分析。结果有“明确”病理性动机的65例,占67.70%,无“明确”病理性动机的31例,占32.29%。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凶杀犯案大多在精神病阳性症状影响下,出现病理性动机,有“对象”地作出报复性凶杀,部分没有“明确”的对象,在环境的特殊影响下犯案。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患者与非精神病人凶杀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世民  李天保 《法医学杂志》1997,13(2):83-84,87
本文随机抽取1984-1995年徐州市鉴定过致人死亡的精神病患者47例,同期已判决的非精神病人凶杀案54例,就其凶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精神病患者凶杀案的被害对象多为配偶、至亲,突发犯意、病理性动机引发,方式奇特、手段凶残、过剩杀人、自我保护差等.而在杀人时间、地点及方式等与非精神病人凶杀案件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凶杀犯罪行为各个方面的特点。 方法 对 38例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 这些患者在犯罪动机、行为特点、犯罪工具、被害人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 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 ,普及精神卫生的知识 ,从而预防、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凶杀犯罪行为各个方面的特点. 方法对38例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这些患者在犯罪动机、行为特点、犯罪工具、被害人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普及精神卫生的知识,从而预防、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人的凶杀行为研究(附11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凶杀行为的特征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 116例凶杀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凶杀行为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经济状况、疾病诊断、精神症状等因素关系密切 ,案发前多有先兆。 结论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精神卫生立法是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靳跃  郑瞻培 《法医学杂志》1994,10(3):104-107
智能障碍的犯罪行为,在司法精神疾病鉴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32例智能障碍者凶杀伤害犯罪鉴定案例的回顾性研究,对其特征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多个因素中,作案动机、有否预谋、智能障碍程度、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是法定能力评定的主要参考因素。职业特点、性格特征、既往病史、伴随疾病是次要参考因素。提示其犯罪行为的实施不是单一因素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切都发生在美国好莱坞,凶杀现场比电影更加血腥。现场留下了太多的证据,多人成为嫌疑人。激烈的打斗痕迹、带血的运动鞋印、壁橱夹克衫上的血迹,一切都那么扑朔迷离,令人惊恐。然而警方锁定的嫌疑人却被一一排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雇凶杀人犯罪的特点,对雇凶杀人犯罪中雇主和雇凶的犯罪心理动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从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对雇凶杀人犯罪心理的成因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法医尸体检案中,判定案件的性质是首要的任务,如系凶杀则侦查部门须全面展开侦破工作,如系自杀或意外只需移交给其它相关部门,进行善后处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案件量的不断上升,出现了一些极似凶杀案件的案例。若定性不准就会出现冤假错案。这些案件的性质虽然不是凶杀,但和涉案人总有着千丝刀缕的联系,他们有的是为逃避法律的制裁或处罚,有的是因为害怕,甚至有的是为了保存尸体等等。因此对于此类案件必须慎之又慎,应在尸体检验、损伤判定及包装物的检验等方面全面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定性。1非损伤致死要抓住直接死因为主线此类案件在现场勘…  相似文献   

12.
宋建成 《证据科学》2002,9(4):239-24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凶杀犯罪行为各个方面的特点。方法:对38例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这些患者在犯罪动机,行为特点,犯罪工具、被害人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就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普及精神卫生的知识,从而预防,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安阳市原政协主席赵微,在1999年河南省干部公选中,获得了笔试、面试均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任命为安阳市市委副书记.可惜的是,在全省干部公选中折桂的赵微,在企业家罗某等人的腐蚀下,走上了贪腐之路.最后,受贿500多万元的赵微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者凶杀行为特征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因素。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并比较经司法鉴定为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n=110)与具有凶杀行为的无精神病者(n=70)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作案行为特征、刑事责任能力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无精神病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等疾病相关因素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攻击行为史、作案先兆、诱因、预谋、作案动机、作案对象、环境辨认、自我保护等一些与案情有关的特点上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刑事责任能力与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动机、预谋、自我保护性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为提高对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相关精神病理因素及作案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凶杀犯罪被害人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凶杀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深圳市和内蒙古自治区 1995年至 2 0 0 0年审结涉及的 170 7例被害人死亡的凶杀犯罪案件作为分析样本 ,对这两个区域的凶杀犯罪被害状况进行综合的描述性分析 ,力图对了解全国的凶杀犯罪被害状况以及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培岳 《检察风云》2010,(12):40-41
2009年12月5日,天涯海角边,一位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倒在血泊中,血案震惊全国。案发后,受害人家属悬赏50万元征集破案线索。案件引发各界颇多揣测,案情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7.
雇凶杀人案件中的死刑适用需要根据雇凶杀人案件的不同类型作具体的分析。在纯粹的雇凶杀人案件中,雇主一般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被雇者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实行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只应当判处一人死刑,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应对被雇者适用死刑。在不纯粹的雇凶杀人案件中,死刑的适用需要根据雇主与被雇者刑事责任的大小来具体确定。另外,还需要特别关注雇凶杀人案件中存在自首、立功等从轻处罚的情节能否适用死刑的问题以及多次雇凶杀人、连锁雇凶杀人案件中如何适用死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雇凶杀人案件特点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在雇凶杀人案件中,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雇主的杀人动机和杀手的杀人行为相分离。雇主尽管与案件有因果关系,但往往因为不在现场或没有作案时间而使自己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对雇主进行排查时,就可能因为其不具备杀人作案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犯罪现场又反映不出与他的关联,因而将其犯罪嫌疑排除,被  相似文献   

19.
温州市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涉嫌杀害情人一案,引起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京华时报》三家媒体,从不同侧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本刊在删节其中相同部分并酌情压缩后,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漂亮的女人不缺钱,但本文所讲述的这个美女, 又是怎样找钱的呢……老板命归玉床上 2005年4月的一个晚上,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刑警支队接到报案:渝中区临江支路一户主死在家中。案情就是命令。刑警支队的侦技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发现死者在床上被杀,下身赤裸,死亡时间为当日9时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