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责任政府对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要求,即责任本位、服务本位和法治本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领域出现了集体腐败、行政不公、行政不廉和行政不实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政府伦理责任的实现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责任政府成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提升和实现行政伦理责任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关键,即确立正确的政府理念,从宏观层面上阐释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以体现行政伦理责任的政府理念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加快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从中观层面上提出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加强行政伦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从微观层面上探讨行政主体伦理责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责任行政是一个三维一体的概念,即是责任理念、政府责任、责任监督三者的有机统一。我国目前责任行政的状况不能完全令人民满意,责任行政在现实中存在许多方面的缺失,这种缺失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源由造成。新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注重建设责任型政府、推行责任行政,其间的经验教训值得反思和借鉴。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责任行政建设,我们应从三维的视角去检视、革新我国既有的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建设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现不仅需要政府行为方式、组织结构的改变,也需要价值观念与行政文化的配合。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是责任政府的必备要素,是实现行政正义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行政文化糟粕对责任政府的构建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适时调整传统行政文化,发展新的行政文化是责任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飞 《理论探索》2006,(4):125-127
行政道德责任是公务员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责任型政府必须研究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从行政道德的实现角度看,行政良心是实现行政道德责任的自律机制,行政名誉则是其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行政决策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该不该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结论是绝大多数人都主张政府应该对其所有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自然也应该对其决策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如何确定政府在行政决策中的责任、政府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以及如何追究政府的行政决策的责任呢?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道德责任:理论定位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道德责任是政府责任的一种具体责任形式。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伦理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道德责任,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要保证我国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必须构建相应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行政道德责任在政府责任诸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公共行政的属性,行政道德责任在构建责任政府中的地位,政府规模日趋膨胀及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的分离、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等方面剖析了行政道德责任的缘起,并提出了行政道德责任实现的法制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机制及行政伦理人格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作为责任行政的制度保障,是防止行政权力异化的重要工具。我国的行政问责从行动风暴到制度建立正历经着关键的过渡期。近来,国内又发生了一系列由于行政责任缺失所酿成的重大事故,为此有必要探究行政问责制度化的内外动因与巩固机制,以便更好地推进行政问责向系统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实现行政问责制度化,推动责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责任政府理念和行政道德化的必要性的视角出发,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同时又以国外行政道德建设中追究行政道德责任的实践加以论证,阐释了公共行政中追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建行政道德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行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责任: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责任政府(或政府责任)是以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形式来体现的,在诸多形式中行政道德责任居于核心地位,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基本内容。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而要实现政道德责任就必须建立起实现机制,包括自我控制机制和外部惩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属地管理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强调以地域来划分政府间责任,并赋予属地政府以一定的自主空间,以期实现守土有责的制度目标。对粤东Z镇的调查显示:基层治理中的属地管理更多地是一种责任落实与追究机制,并逐渐演变为上级职能部门甩锅推责的工具,乡镇政府由此陷入一种有责无权的治理困境。但属地高压下的乡镇政府能够充分发挥能动者的作用,发展出一套基于基层自主性的应对之策,其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乡镇能够依据属地管理任务的事件属性来自主选择应对策略。基层自主性既是一种现实图景,也构成一种审视基层政府角色的分析视角,从而有助于理解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张力,也有助于拓展“压力型体制”和“行政发包制”的理论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功能和我国政府环境行政管理方式的滞后,说明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已有必要。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发展和我国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说明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已经具有可行性。我国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主要包括环境行政合同的程序控制、主要内容、责任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新世纪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是公共型政府、公正型政府、民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分权型政府、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和责任制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必须切实解决传统行政体制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实现政府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14.
行政问责制度模型——基于运行程序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民主行政的重要内容,行政问责制度是一种旨在全面追究和实现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在其内涵、要素与功能日渐明晰的基础上,我国行政问责制度效应的发挥与价值实现最终有赖于一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和制度模型,进而实现行政性问责向程序性问责的本质转变。根据我国现有的行政生态与制度基础,从一项制度必须应有的运行程序角度来说,行政问责制度模型的设计应以责任失范行为的发现为运行前提,以责任的解释、判断与评估以及责任的追究等作为三个主要运行环节,同时以规范化的救济机制作为问责失范的补充环节。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政府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公正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改革、公车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反腐倡廉等十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及未来“,十三五”期间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将重点围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加快和加大力度建设“四个政府”,推进政府廉洁履职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处理为官不为、克服庸政懒政怠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加快各项行政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等十个任务展开。  相似文献   

16.
Boundaries have long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art, this is because boundaries are central to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s they define what organizat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doing and what powers and functions lie elsewhere. It is also because of the nation's political culture and unusual system of federalism, in which boundarie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onflict. Five boundari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important in the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mission, resources, capacity,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New forces make managing these boundari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political processes that complicate administrative responses, indirect administrative tactics, and wicked problems that levy enormous costs when solutions fail. Working effectively at these boundaries requires new strategies of collaboration and new skills for public managers. Failure to develop these strategies—or an instinct to approach boundaries primarily as political symbolism—worse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prescribed by the Nigerian Constitution of 1979. In particular it discusses the elevated constitutional status of local government, tracing the origins of this to the 1976 local government reform. The question of how to interpret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whether this is solely a State responsibility or a joint State/Federal responsibility is analysed.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tates hav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for local government whereas the Federal responsibility concerns the reg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money to be distributed to local government from the Federal Account. The Lagos State High Court judgement which supports the view that States hav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for local government, but nullified the State's legislation, is extensively reported and analysed. Also discussed is the Allocation of Revenue (Federation Account, etc.) Act 1981 which both reflects and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federal relationship to local government is defined by finance. The paper also probes the intention of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by analysing its report. The paper complements that by Smith and Owojaiye in the previous number.  相似文献   

18.
代理治理模式揭示基层政府治理的性质,指出基层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元素是政治治理而不是科层治理,是党政统合体系与威权治理结构的多重因素作用结果。代理治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代理治理是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统合体系;代理治理与社会是一种统治关系;代理治理是一种多中心权威治理结构。代理治理模式的权力来源在国家,不在基层社会,向上级政府(国家)负责,与基层社会没有授权关系。代理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应从基层政府的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离着手,以民主法治原则来建构基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治理体系,在行政职能上建构政府治理的公共本质,在政治职能上建构基层治理的社会授权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行政改革的价值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政府,而有效政府除了具备行政效率外,还应具备行政效能及行政行为的有效性.有效政府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等多重特性的统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效促进新的行政文化的建构和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传统公共行政的那种僵化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式的观念正在被新的政府公共管理理念所替代。本文透析了我国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有关政府公共管理事务能力、国民素质、非政府组织、政府外交管理事务、政府行政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认为,当前我国应该采纳新的政府公共管理理论,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起点,加快新一轮的政府体制和职能改革,早日使我们的政府变成真正的“统一、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