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民事行政检察在检察整体改革中的地位与途径众所周知,我国的检察机关明显具有中国特色,它与我国的政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人大领导下的一府两院的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宪政制度的需要,特别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要求,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中,检察权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与行政权、审判权并列的国家权力。其担负着保障宪法、法律统一和完整实施的法律控权和权力平衡功能。笔者认为,检察权主要包括公诉权、审判监督权和行政检察监督权等内容。行政检察监督权,是指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对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陈云生 《法治研究》2012,(1):118-123
一般宪法学上所谓的“机关定位”是指通过宪法把统一的国家机构按其性质和职能分设为各个不同的国家机关。并通过宪法或专门的法律规定各国家机关的活动原则、方式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或抗衡的相互关系。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这种“宪法定位”既确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又彰显了我国检察机关及检察制度的特色。其中蕴含了我国宪法、宪政、国家机构、司法制度、检察机关与检察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察行为的宪政内涵体现在我国的检察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权,检察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行为,检察行为的行使内在统一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检察行为的宪政意义应该体现在检察行为对实现宪政目标的推动和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民众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缺乏延续性,执法方面有缺陷致使虽有宪法但宪政薄弱的困惑及原因。宪政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目前正在逐步积累实行宪政的各种基础,在这些基础上,走向宪政尤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宪法文化,健全宪法意识和宪法精神,建立和完善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宪法才能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6.
公诉加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模式是对国外检察制度职能演变辨证扬弃、符合我国宪政体制和社会实际的选择。它没有破坏刑事诉讼中控辩平衡原则和法官独立裁判的原则,没有损害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在检察制度完善与构建中公诉与监督的核心争论中,去公诉取监督,抑或取公诉去监督,都不能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法律监督的深刻内涵,坚持公诉加监督的检察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第129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法律对检察机关本质属性的明确定位。2008年7月8日,周永康同志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宪法规定设置人民检察机关,并把检察机关确立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而采取的重大宪政举措,是我国的伟大创造。我国检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检察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检察制度应当着重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弄清它和其他制度的联系和区别。学习检察制度这一章,要切实掌握以下三个重点问题:一、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就指明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所谓法律监督,就是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实行监督。这里所说的法律是广义的,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内。法律监督权又称为检察权,是国家为了维护法  相似文献   

9.
检察制度是实现中国宪政的重要形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宪政无定式但其有定法,不能充分了解宪政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在规律的趋同性就会对检察制度理论进行随意的攀附、位移甚至替换。在比对各国的宪政体制及其检察制度后,可以看出,中国的检察制度是宪政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中国检察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立宪主义的高度审视我国权力的合理配置,代表了我国宪政体制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现行宪法上,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的条文规定,存在明显的"疏离",与关于人民法院既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又是国家审判机关相一致的规定,形成鲜明的对照。正确解析"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规定之间"疏离"的宪法安排的寓意,是健全和完善国家的检察制度,延及国家的司法改革直至国家宪政的整体建设的力度和目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宪法并不代表宪政,宪政的内容一方面是严格地限制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就是严格地保障公民的权利.从实质宪政到程序宪政,关键在于"程序",即如何去实现上述两个功能.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强调宪法的政治纲领性,从而有意无意地漠视其法律性.宪法是政治宣言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文本?很显然,宪法首先是作为一部法律而存在的,她具有普通法律的共同特性,而法律的生命在于被运用,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被实施的、被执行的,否则就是"虚置"的法律,是被当作神物供起来.程序宪政首先应当解决的是建立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事行政检察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文化基础、宪政基础和实践基础.理论上的非议和实践中的困惑成为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的桎梏,必须予以厘清.要从树立正确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理念入手,以健全抗诉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公益诉讼为重点,探索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检察制度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检察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承担着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的重要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对于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  相似文献   

14.
当代俄罗斯宪法是社会转型期仿效西方的宪政模式进行构建的,在传统与现实、制度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俄罗斯的宪政之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宪法本土化过程.作为后发外生型宪政代表的俄罗斯宪法及宪政与作为先发内生型宪政典范的美国宪法及宪政,在宪法及宪政产生的深层背景、与相应法律文化体系的关联、宪法文本内在的差异、宪政实践中的危机与困境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可比较性.这种比较所及的不单纯是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是一个包客了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大文化问题,这对于后发外生型国家克服本国宪法及宪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遭遇到的困境与危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监督与检察职能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检省现代检察制度的生成可以发现,法律监督是现代检察制度共有的基本职能。由此,检察职能改革就是要通过强化法律监督来促进法律实现和人权保障。基于我国宪政体制下的法律监督制度设计,检察职能改革必须明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限和特点,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完善监督内容,提高监督实效,增强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6.
孙洪坤 《法律科学》2008,6(1):44-50
正当程序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已经得到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认可。它对一国宪政的发展具有树立宪法权威、建构法治、控制权力和保障人权等价值。针对我国的宪政现状,应从改造人们的程序观念、增加宪法的程序性条款、完善我国的程序法律和程序控权与保权的制度设计等几个方面入手构造正当程序,以推动我国宪政建设走上更成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项宪政惯例。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是落实基本权利的必然产物,是维护人民主权、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文章认为我国现在已基本具备了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直接效力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法律条件;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具有现行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充分依据;我国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应走“先公后私、先易后难、逐步扩展”的道路;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五项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8.
自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已经历经四次修改,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也愈加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发展健全中。然而随着"依法治国"口号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的宪政国家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一国宪法的颁布并不能证明宪政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一国建立起保障该宪法有效运行的相关体制。故此,本文拟从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设这一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检察制度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制度,是由宪法和法律确立的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监督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制度。我国《宪法》第129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确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围绕这一规定形成的关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任务、职能及活动程序的一系列规则、规范,就构成了中国检察制度的内容.一、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曾产生过封建王朝的御史制度,至清末立宪改制,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庄严承诺和郑重宣示,是标志我国政治文明和宪政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权保护原则的入宪,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深远的。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全面落实人权保护原则,是检察机关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职责所在。尊重保障人权必须树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作为构建一国法律体系基本依据的母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宪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