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军的精神 黄花塘的水—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70华里,有个地方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曾悄悄转移到这里,在此驻扎了两年零八个月,直到抗战结束。于是,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新四军军部的驻扎而闻名。  相似文献   

2.
正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旧居等。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抗战胜利,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是新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后不久,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1月25日在苏北盐城重建。同年7月上旬,日军以7000余兵力为骨干,辅以李长江、杨仲华等部伪军,共纠集两万余人,以日军第十二旅团长南浦襄吉为总指挥,拟犯盐城,围歼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部队,新四军军部被迫撤离盐城,转移到阜宁县侉周、停翅港一带。 1942年底,日军扫荡重点移至华中,日本东京报纸叫嚣:“予韩(德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作者注)总部苏省府及新四军军部  相似文献   

4.
风起青萍之末 1942年5月,整风运动开始由高级干部学习转入全党整风阶段.此时的华中、华东根据地正面临数万日本侵略军和几万伪军的"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被迫由苏北盐城转移到津浦路东黄花塘村.虽然战事非常激烈,但是有中央军委和华中局的正确领导,新四军边战斗边整风,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检查完工作后回到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内部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钢 《党史博采》2004,(5):13-16
在新四军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因其发生地在当时的新四军军部黄花塘(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因此史称"黄花塘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时期,皖南是抵御日本侵华的正面战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是新四军总部和主力部队所在地,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尤其是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曾在此驻扎近3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南昌市象山南路三眼井友竹路7号,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建于1915年,内有两栋两层楼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2350.3平方米。南昌新四军军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之——新四军的诞生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在此并正式对外办公。军部在南昌期间,成功组建了新四军并指挥开赴华中敌后抗战,使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汇聚成一支英勇的新四军部队,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军。旧址还是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所在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分会、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同时在南昌成立。同年4月4日,军部离开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从东书院街的危家大屋移驻于此,直到1939年3月南昌沦陷前夕才撤离。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后勤方面设供给部、卫生部和军工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反贪污浪费,正应了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现在的弱点就是浪费公粮和乱用钱"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既要抵御十几万日伪军的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史学界、军界都认为新四军第一个军部是在江西南昌。但经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却发现,新四军的第一个军部其实诞生在汉口,而确定新四军军部地址的人就是叱咤风云的叶挺将军。  相似文献   

10.
<正>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顺手牵羊地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新四军军部和主力驻扎在皖南的部队1万余人,活动范围仅限于安徽省泾县和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区,且北临长江沿岸日伪据点,东、西、南三面有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可说是一面临敌、三面受围。面对复杂局势,新四军时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 1期刊登了写于1994年8月8日的拙文《新四军新军部何时成立》,现根据近来所见材料,对拙文作几点补充。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于1941年1月25日的根据,除拙文已提到《陈毅代军长就职演讲》、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赖传珠《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三个外,还有三个:  相似文献   

13.
1941年夏,日寇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大扫荡,并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一并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新四军军部避其锋芒,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团马家庄。  相似文献   

14.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15.
王志刚 《湘潮》2011,(3):6-9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着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不但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且迅速重建新四军军部,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消灭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破产。在这一过程中,刘少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42年冬,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日本侵略军准备大举“扫荡”苏北盐阜地区。当时,新四军军部驻扎在苏北盐阜地区的停翅港附近。一天夜里,陈毅军长找颜伏同志和我到他家去谈话。颜伏是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参谋长,我是团政治处主任(团长陈挺同志率领三营在江都地区坚持斗争,政委张英同志调华东党校学习去了)。 我曾多次听过陈毅军长对部队的讲话。早在1939年春,我所在的三支队六团(当时六团划归一支队,陈毅司令员指挥领导),从句容地区撤回,驻扎在溧阳竹篑桥前马水西庄,进行整训,准备东进。  相似文献   

17.
皖南事变后,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这三个团级干部的叛变,给新四军造成极大的破坏。最终,这三个叛徒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赵凌波被新四军击毙赵凌波,四川泸县人,1908年生。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北撤时,赵凌波任第一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九年七、八月间,我由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三营调到军部警卫连(也称特务连)当战士,全连只有九十多人,编为三个排。当时军部驻在皖南的南陵县和泾县之间的云岭镇,我们连驻在军部附近的六甲村,任务是为军部担任警卫工作。当  相似文献   

19.
1940年12月底,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为向北移动,进行了战斗编组,组成了三个新编纵队.第1、2、3纵队的司令员分别为傅秋涛、周桂生及张正坤.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  相似文献   

20.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迅速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下辖7个师。粟裕被任命为第~师师长,后又兼任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高邮至盐城东部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SOO多万。新四军军部自重建之日起,就继续高举抗日大旗,成了日、伪、硕的心腹之患,眼中之钉。因此,[J伪加紧了对新四军的“扫荡”,妄图乘新军部刚组建、正在整编部队之际,围歼新四军军部及主力,占领苏中、苏北。汪精卫群丑公开宣扬要“完成院变未竟之功”,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