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赓与宋希濂都是湘乡人,同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两人又都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的显赫战将。不同的是,陈赓是中共中央委员,担任过人民解放军兵团司令、志愿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身经百战,军功赫赫,是解放军十员大将之一。宋希濂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官至集团军总司令,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美国自由勋章等奖赏,也是国民党内为数不多的战将。陈赓和宋希濂在战场上有过并肩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斗岁月,也曾代表各自阶级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拼杀。他们之间有合有分的历史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  相似文献   

2.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3.
陈赓是我军十员大将之一.宋希濂是国民党内为数不多的骁将.他们两人都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是湖南湘乡县人,同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共读.历史巧作安排,陈赓和宋希濂一度曾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战友,在战场上有互相配合、并肩协力抗击日寇的战斗岁月,也有兵戎相见,代表着各自阶级的利益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最后又终于走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在有分有合的历史中,结下了鲜为人知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安排陈赓治疗腿伤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 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  相似文献   

5.
陈赓     
陈赓原名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个殷实家庭。祖父是解甲归田的湘军将领。受祖父的影响,陈赓从小仰慕军戎生涯,14岁就离开东山小学堂,报名当了湘军。当时,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陈赓深感在这种祸国殃民的反动军队里是一种耻辱。1921年秋,他愤然离开湘军,在铁路局谋得一个办事员的差事。此时,湖南革命正兴起。陈赓追求进步,进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得到共产党人的帮助,政治觉悟迅速提高。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1923年底,广东政府创办陆军讲武学校,陈赓受党组织指派报考,重新开始军旅生涯。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陈赓退出讲武学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陈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出于对革命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找陈赓谈过话,并且资助过陈赓从事革命活动。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战斗中腿负了重伤。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赓住进了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可能是作案时受的伤,不很乐意为他治疗。陈赓编假话给他“解释”,仍不能说服牛大夫。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  相似文献   

7.
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派程潜自广东回到湖南运动护法。程潜被推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当时,湖南人视他为最革命的人物,有志青年投奔他的很多。李立三也因此而跑到衡山,投奔在他部下。出于有文化,办事勤恳,为人爽快,李立三得到营连长和士兵们的喜欢,不久就当上了“差遣”(相当于连队的文书)。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很早就认识陈赓。陈赓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参加过平息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找陈赓谈过话”,那时,宋庆龄就与陈赓相识,陈赓一直衷心崇敬宋庆龄。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二都柳树铺  相似文献   

9.
陈赓在黄埔军校中属“老资格”了,他的名字为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系将领所熟悉,他那传奇式的战斗经历也曾在黄埔军校军人中广为流传。解放后,陈赓定居北京,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且身患重病,但他念念不忘旧日的同窗旧友,经常与他们谈心叙旧。 1959年10月,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邱行湘等10名蒋介石集团战犯获特赦,他们当  相似文献   

10.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长沙宣布和平起义,这震惊中外的壮举备受毛泽东、朱德的赞赏,这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事。然而,陈明仁将军和朱德总司令还有着深厚的交谊,却鲜为人知。早在长沙起义以前,陈明仁就非常敬重朱德的军事才能和为国为民的思想。1920年陈明仁在长沙兑泽中学读书时,和长沙讲武学校的学生张谷中等谈起未来志向时,从护国军的总司令蔡  相似文献   

11.
宋星辉 《世纪桥》2005,(12):70-71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县(今叙峰县)人。他 7岁始读私塾,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 响,多次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游行示威活动,与同 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了多篇猛烈抨击湖 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3年,又转入育才中学。这年冬 天的一个上午,长沙市育才中学一考场内,并排坐着两个 湖南青年,一个叫陈赓,一个叫宋希濂。  相似文献   

12.
正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这是一首孙中山写下的曾用作革命联络暗号的"无题诗"。为了追随孙中山,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学校毕业后,于1920年回到广东,与一些校友纵论时事、抒发情怀时,把孙中山的这首诗谱成曲子,表达了他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到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强烈愿望。叶剑英的一生,正是努力实践这一愿望的光辉的一生。本文叙述的,就是叶剑英这一光辉历程中的若干片断。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1月22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一支汽车运输队从常德车站出发,将作战物资运往正在川东南围歼宋希濂集团的前线部队。车队在沅江南岸沿着蜿蜒的  相似文献   

14.
宋希濂作为著名黄埔将军,一生中多次见过周恩来,但有三次,却是他永生难忘的:第一次:1926年春,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不久.地点是广州大兴公司附近一幢房子的二楼周恩来主任居室.宋、陈当时均为连长.在宋汇报连队情况之后,周主任有言:“革命军队最大的特点,是每个官兵都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连队是军队的基础,连长是全连的表率.你们一言一行,都务必以身作则.”当周问宋、陈对革命形势的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后期,随战局急速发展及新区拓创需求,干部问题成了急中之急。1949年5月,二野军大在南京成立。6月,陈赓在南昌建立二野军大四分校,亲自兼任校长。广州解放后,陈赓特意指示分校主持日常工作的校领导要在广州多招些文化高、素养好的青年学生,并委派军大政治部主任刘增钰,带上他的亲笔信面交叶剑英。叶剑英热诚赞同四兵团在广州招收1500名学生,并语重心长嘱咐刘增钰:“你们一定要把我们这批广州学生平平安安带到昆明,把他们培养成才!”就这样,1949年11月,二野军大四分校在广州掀起一股报考军大投笔从戎的军大热,1000多名南粤各地及港澳…  相似文献   

16.
1931年,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第38团团长,不久升任第13师师长.9月,率部参加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右腿膝盖处负了重伤.10月,陈赓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但因伤势恶化,行动困难,便离开部队前往上海牛惠霖医院治伤.他此次来沪,除治伤外,还负有一项重要任务:向党中央汇报鄂豫皖苏区反“围剿” 的情况.193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赓去江西苏区工作.在要离开上海的前一天,即3月24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巡捕房里,他接连遭到敌人的鞭打、电刑.  相似文献   

17.
1923年夏秋间,陈炯明败退东江,死守惠州城,投靠北洋军阀。全国上下一致请孙中山首先讨伐陈炯明,肃清其残余,安定后方,然后北伐。 孙中山急于攻破惠州城,就计划将留在广州的滇、桂军开赴东江。但两军司令杨希闵、刘震寰怕攻破惠州城后要他们带部队去北伐,所以天天闹饷,借故不出发。 孙中山急于发饷要滇、桂军出发,便叫胡汉民秘书长用大元帅名义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取  相似文献   

18.
于锋 《党史博采》2002,(7):40-42
——1926年2月,他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4岁 ——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 ——1984年4月,刘格平证实,他是我党“一大”时期党员,也是沧州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2年春,罗章龙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成员 ——1924年5月,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徐向前、陈赓,左权以及胡宗南,宋希濂同学 ——1925年12月,他建立我党北方第一支农民武装津南农民自卫军,任司令  相似文献   

19.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20.
1931年,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不久升任第十三师师长。9月,他率部参加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右腿膝盖处不幸负了重伤。10月,陈赓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但因其伤势恶化,行动困难,便离开部队前往上海牛惠霖医院治伤。他此次来沪,除治伤外,还负有一项重要任务:向党中央汇报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情况。1933年3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