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启基先生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1996年第6期上著文,评价瞿秋白的绝笔诗认为:“这首绝笔诗,反映了这样一种健康思想:他由于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虽身处逆境也不忧伤”。笔者对这一结论略有不同意见,现提出以下看法就教于方家。瞿秋白的绝笔诗题为《偶成·集唐人句》,由序、诗和跋语组成(此处不再赘引),其中叙述了夜梦景象、翌日因感读诗、集句得诗与临行言志的过程。全篇记述完整,思路清晰,、文字精炼,是我们研究霍秋白当时心境和理解这首诗的第一手资料。同样,瞿秋白在狱中所写的长文《多余的话》和其他诗作,也是…  相似文献   

2.
1935年6月18日上午8时,霍秋白走上刑场前于长汀囚室写下了以下这首绝笔诗。 偶成·集唐人句 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 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 身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 “夕阳明灭乱流中” 句,因集句得  相似文献   

3.
老轩 《奋斗》2023,(9):72-76
<正>一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出现了“大荒北”的地理概念,书中的“大荒北经”讲: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后汉书》中也有说明:肃慎先民在商、周时居不咸山北。不咸山即今天的长白山,不咸山北即今天的老爷岭和完达山,“大荒北”是满族的祖先肃慎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这里所说的“大荒北”,与后来所说的“北大荒”的地理区域相吻合,而后者所指的范围更广,它包括了大兴安岭北部和东北部的黑龙江谷地、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  相似文献   

4.
黄燕 《求贤》2007,(6):25-25
广东肇庆市七星岩摩崖石刻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与崖刻画于一炉,其中以诗词歌赋为最,故又有“千年诗廊”之美誉。我怀着爱诗、读诗的心境,寻梦走进“千年诗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论中.围绕“才”和“法”两个范畴产生了一系列讨论.文学创作主体之才和创作法度之间.孰轻孰重.文论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严羽《沧浪诗话》体大思精,其《诗辩》、《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部分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诗学著作.严羽一方面针对南宋诗学重格法趋势.特别是在江西诗派“以文为诗”、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出版的有关邓小平生平活动的读物中,有两则生争史实明显有误:一、柳亚子诗赠邓小平,纯系“张冠李戴”之事。《柳亚子诗词选冲收录有一首诗,题为《赠邓小平》,司徒浩引用此诗撰写的《柳亚子诗赠邓小平》一文说,1949年初,柳亚子由香港来到北京,“由于邓小平安排妥当,使得柳亚子对中共的细心照顾,非常满意,于是在4月间写了《赠邓小平》一诗”。实际上,1949年三四月间,当时身兼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和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不在也未到过北平。经核实,这首诗当时是赠给邓子平(现为中共中央统战部离休干部)的。二、《我的父…  相似文献   

7.
叶子 《广东党史》2011,(8):9-14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相似文献   

8.
《诗经》     
《新湘评论》2010,(17):60-6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被称为“诗”,汉代尊为“诗经”,列“五经”之首。《诗经》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311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汉代传《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  相似文献   

9.
《诗经》     
《学习导报》2010,(17):60-6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被称为“诗”,汉代尊为“诗经”,列“五经”之首。《诗经》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311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汉代传《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  相似文献   

10.
朱铁志 《党建文汇》2008,(11):54-54
我与乃举先生由相识而相知,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乃举性情耿直,为人诚恳,有忠义之心,是杂文圈里有名的热心人。《秋实集》是继《春华集》、《夏雨集》之后乃举的又一本杂文随笔集。由于长年在党刊工作,乃举的杂文创作视野宏阔、立意高远,能够很好地处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落笔讲究分寸,展开论述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1.
赵健 《廉政瞭望》2004,(9):21-21
在咱们这个最讲“客气”的国度里,历来就有劝酒的习俗:何以见得?有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渭城曲》为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称,此诗当时即被乐府谱为乐曲传唱,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这首《渭城曲》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景添离情,具有“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感染力作为送别诗.它是动人的;作为劝酒词,它也是动人的。  相似文献   

12.
耿耿 《党史博览》2008,(9):47-50
牛畅幽默地说:“她们俩啊,是我们征粮队征粮时征来的!”一位朝鲜人民军军长要认姐妹俩做干女儿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常棣》的诗,开头四句是:“常棣之华,鄂不韦毕韦华(同音字: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是一首描写兄弟和睦相处的诗。常棣是一种植物,又名棠棣。  相似文献   

13.
李治国  王芳 《党风建设》2001,(10):29-29,27
唐代诗人杜荀鹤写过一首名为《泾溪》的七律诗,诗中说:“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有倾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大意说,在湍急险恶的山溪中,人们过河总是小心谨慎,备加提防,一年到头没有听说有人落水或淹死。而在平流无石的平静水面中,却经常传来有人遇险的消息。杜荀鹤诗中描绘的情形,与那些顶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  相似文献   

14.
朱岩 《党史纵横》2012,(8):44-45
阿垅(1907-1967),原名陈守梅,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代表诗人,也是卓有贡献的文艺理论家。1955年因“胡风案”被捕,并于10年后被判12年徒刑,1967年死于狱中,1980年获得平反。一生著有长篇小说《南京》(《南京血祭》),诗集《无弦琴》,文艺论集《人和诗》、《诗与现实》、《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创造》等。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文墨。他的诗通俗易懂并自成一体,人称“丘八诗”,故冯玉祥便自称为“丘八诗人”。当年驻防徐州时,曾写过一首《植树诗》名噪一时:“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9,(12):57-57
孙建清在10月13日的《检察日报》上撰文指出:细读贪官悔过书,发现当代贪官多才子,庶几可称雄文坛。湖北省黄冈市原副市长操尚银当庭流下悔恨的泪水,念出了自己所写的《悔恨诗》:“忘其宗旨,触其法律,悔其自己,伤其亲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做其新人。”很有“修辞格”呵!广西壮族自治区责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在绝命前写过一首诗:“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于1963年前后曾手书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黄”。查所有载有林逋《山园小梅》诗的版本,皆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黄”。有学者认为这是毛泽东的笔误。是笔误吗?笔者以为不是,此举正是毛泽东高水准意到笔随的精心修改,决非其笔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说过:“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①人们千万别把这句话看得太认真。从毛泽东读书的实际情形看,杜甫的诗,他很愿意看(参阅本刊1998年第12期《毛泽东与杜甫作品》);白居易的诗,他同样很愿意看,而且读得很熟,有不少诗还记得牢,连《琵琶行》、《长恨歌》这样长的诗都能背诵。1939年5月3O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土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  相似文献   

19.
蚕乡小记     
要到“蚕桑之乡”,自然想起《陌上桑》中那位光彩照人的养蚕女罗敷,想起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一切怎不令人神往?如今,带着一种憧憬,我们从苏北洪泽县城沿湖堤南行,顺着当年曾哺育过新四军将士的草泽河划出的弧线东去,不久就到了万集。 面对万集,稍有经历的人都不禁百感交集。看,草泽河两岸蜿蜒  相似文献   

20.
张洞 ,字仙房 ,河北南宫人。现系杭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杭州市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他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期间 ,喜韵语 ,与学友结“北斗”、“卓荦”二诗社 ,酬唱较勤。其《卓荦集》 ,近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收入《当代诗词作家书稿丛书》 ,作者以汉隶自书 ,计收历年作品 10 8首 ,其中诗 77首 ,词 31阕。“卓荦”一词 ,源出晋左思《咏史》之一 :“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 396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卓荦者 ,特达也。杭州书法家周金先生题签。中国是诗书礼乐之邦 ,诗词和书法是华夏文明史上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