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云梦县委始终坚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抓党建、全方位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举措,确保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1995年,我们进一步在抓党建促经济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重点是提高各级班子的战斗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经济的发展的活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班子”的决策水平,增强经济发的实力。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抓党建促经济良性循环。199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8.5507亿元,比上年增长44%;财政收入比上年净增1300万元,增长34.1%。…  相似文献   

2.
宜昌县是全省38个山区县之一。1995、1996年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县市。1997年,我们紧中求活,好中求快,使全县经济实现了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预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0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6.8%;工农业总产值67.21亿元,增长29%;农民人平纯收入2465元,增长21%;财政收入可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我们的做法是: 一、向解放思想要活力。观念一变天地宽。山区经济要在困境中求发展,活力首先来自于解放思想。为此,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消除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疑虑,树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意  相似文献   

3.
襄阳是全省和全国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大县。我们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1989年以来,全县农村经济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粮、棉、油、猪、农业产值五项农业指标均进入了全国百强。粮食总产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油料总产、牲猪和牛饲养量跃居全省前列。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既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推动了工业和乡镇企业及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工农业产值达到91亿元,比历史最高的1993年增长80.3%;乡镇企业产值达到81.5亿元,连续两年…  相似文献   

4.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国土总面积2779.2平方公里,人口88万,是一个老区县,也是一个山库区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使全县经济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199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3.21亿元,财政收入500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86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306%和42.3%。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不快,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高。主要原因是工业腿短,全县经济仍处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型经济格局中。中共阳…  相似文献   

5.
经济:继续走在快车道上 世界经济进入1994年后,曾一度被人看好。全球经济在1994年增长了3.75%,世界贸易增长了9.5%。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约为3.7%,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约降至8%,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通减慢。1994年,七国集团经济增长速度为3.1%;1995年降为2.4%。  相似文献   

6.
位于中越边境上的宁明县总人口38.46万人中就有33.23万农民,占总人口的86.32%。农业成了该县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全县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出路。1994年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党委和地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以整顿后进村为重点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好成绩。199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9%;1996年达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预计1997年可达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农…  相似文献   

7.
全力推动“三农”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是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们高淳县始终坚持以富民引领“三农”发展,努力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富裕农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33元,同比增长14.7%;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78元,同比又增长了16.6%。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致力实施“2411”农民增收计划,即抓好两个调整、四个培育、一个保障、一个改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宝丰县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市场,发挥优势,抓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抓龙头,促进地方工业发展;抓特色,开发第三产业,从而培植了经济增长点,使整个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199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5亿元,比1992年增长91,3%;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1992年增长81.9%。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1,(7)
腾冲县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腾冲县六一六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贫困户收入不断增加,贫困面逐渐减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164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24万人,有14万人达到了云南省越温验收标准,占贫困人口的855%。到2000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38元,比1994年的381元增长了120%,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比1994年的297公斤增长了1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94年的694元增加到1435元,增长了107%,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89亿元增加到172亿元,增长了93%;…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 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 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 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夯实财源基础,整体推进财源建设,是山区县财政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罗田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突出抓好基础财源,重点抓好骨干财源,积极建设群体财源,在山区县财源建设上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2%。 调整农业结构,稳固基础财源。罗田县山场多耕地少,森林覆盖率达到63.94%,林特资源丰富,拥有600多种药用植物。蚕桑、板栗历史悠久,九资河茯苓驰名中外,堑子石甜柿是全国惟一不脱涩即可食用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世界要闻     
世界经济1994年增长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4月23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1994年增长率为3.7%,1995年和1996年预计将分别以3.8%和4.2%的速度增长。报告认为,工业化国家增长超过预计,亚洲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其它地区也出现了经济发展增强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胡祖建 《政策》2003,(8):30-30
如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夯实财源基础,整体推进财源建设,是山区县财政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罗田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突出抓好基础财源,重点抓好骨干财源,积极建设群体财源,在山区县财源建设上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21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2%。从罗田的实践看,推进财源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要坚持做到六个结合,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构筑地方特色财源框架,形成多元化财源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4.
余泗林 《政策》2003,(5):29-29
近几年来,通城县从实际出发,确立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思路,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2001年增长7.5%;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8.6%;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3.8%;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城镇化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5.
忠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累积效应初步显现。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8.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粮食总产量40.5万吨,比上年增长0.5%。油料经济作物达2.6万吨,比上年增长18.2%;全年出栏生猪53万头。近年来,我们在稳定发展粮食、生猪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豆、黄籽油菜、优质稻、“双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又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和谐共处的基础。近年来,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吉安县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城乡居民共同过上幸福的日子。基于这个理念,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8.53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总收入达到4.31亿元,同比增长3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50元,同比增长10%,被评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县。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94年以来,通城从实际出发,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财政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分别递增22.9%、21.81%、18.3%,55.18%、22.01%和25.16%。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71亿元,比1998年增长9.25%,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8.1%,乡镇企业15.6亿元,增长22.7%,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8.8亿元,增长28.68%,财政收入7600万元,增长18.4%,农民人平纯收入1926元,增长9%。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我们如东县发挥农业和外向型经济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优势,瞄准国际市场,实施贸工农一体化战略,加快农业外向化进程。1995年,全县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外贸供贷值达15.92亿元,占全县外贸供货总额70%;创汇8125万美元,占全县自营出口创汇额的64,95%。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  相似文献   

19.
刘海 《当代广西》2006,(4):51-51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20.
在闻名遐迩的“中国茉莉花之都”——横县,勤劳智慧的百万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三突破”的任务,以南宁六景工业园区为突破口,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落实,加快企业的开工投产,以高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6亿元,同比增长54.33%; 全县工业完成投资2.62亿元,提前完成南宁市委、市政府下达的 2.5亿元的任务,完成任务数的104.96%,其他“三突破”各项任务指标进展情况良好。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