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俄罗斯国内关于激进改革方式的理论论争 从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到戈尔巴乔夫1991年下台,原苏联的体制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但由于改革是在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执政后,雄心勃勃地进行"改革与新思维",力图成就一番改革大业,然而由于改革的方式、措施不当,不仅没有实现经济高增长,反而导致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2.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戈尔巴乔夫执政初期,以政治新思维为基础, 从“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出发, 为给苏联 的经济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致力于核裁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美在对待“战略防御计划”的态 度上存在分歧,因为苏美双方都把对方看成自己的威胁。核裁军思想及其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美国 的作用。戈尔巴乔夫对美国军国主义化的揭露,也有利于人们认识美国的霸权主义。但由于苏美意识形态的 对立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核裁军战略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4.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对于年代尚近的历史时期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非客观因素。戈尔巴乔夫时期以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新思维开始,以改革的破坏性结果而告终:苏联国家解体,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共产主义体制崩溃。对于戈尔巴乔夫其人、其改革及其整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甚至极端对立。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研究,资料方面极为丰富,研究深度稍显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类不同观点的概括,尽量客观地叙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为了改变国家经济僵化、停滞不前的状态,进行了改革,但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解体。不过,在经济改革中创建的“共青团经济”却对后来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一些从“共青团经济”起家的共青团干部发展成为金融界巨头,演变成了商界寡头。商界寡头操纵着俄罗斯主要的企业和银行,控制着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戈尔巴乔夫“人民自治论”北后是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对立对抗的逻辑,揭示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观实质是自由民主的思想,由于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政治改革的“导演”,他的自由民主观容易转化成政治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社会民主化是如何使苏联政治走向终结的。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日苏关系有了显著变化,日苏双方都在努力寻求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的途径。日本的目的是: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扩大市场及原材料来源;苏联的目的是,利用日美矛盾和取得日本的经济援助。日苏关系中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问题,中心是北方领土问题。预计戈尔巴乔夫访日时,日苏双方会在此问题上寻求妥协。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初并没有注意到苏联的民族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给公民以民主权利,而没有想到改革不合理的联盟体制,错过了改革联盟的良机,使波罗的海三国争权益的运动发展成要求独立的运动,戈尔巴乔夫没有找到好方法阻止这三国的独立。叶利钦在波罗的海三国独立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争主权和最终抛弃联盟的行为,直接导致了苏联彻底解体。  相似文献   

9.
苏联对外经济联系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的调整和改革也正在加快进行。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改革的背景、措施和趋势作一初步探讨。对外经济联系中的主要问题苏联新领导给苏联对外经济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重要目标”。戈尔巴乔夫强调对外经济“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加速器”。雷日科夫也明确指出,对  相似文献   

10.
论俄罗斯所有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重新认识开创了俄罗斯所有制改革的先声。俄罗斯的私有化是对传统所有制的重大改革 ,但以摧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目的的激进式改革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有制改革要顺利地实现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俄罗斯国内条件的不成熟性使改革难以取得成功。所有制改革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必然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所有制改革的负面效应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但俄罗斯的改革却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