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成立之日起至今的85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不断发展壮大的局面。回顾这段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灿烂的历史,探究共青团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除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紧密地与整个人民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共青团各级组织和广大团员在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等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共青团在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必须代表最广大青年的利益,才能赢得最广大青年的支持和拥护。无论何时,只要共青团切实代表最广大青年的利益,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服务与奋斗,就能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就会遭到挫折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2.
共青团80年的历史,是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共青团的事业已经作为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深根植于青年的心中,融入到山西的建设事业中。共青团80年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共青团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跟党奋勇前进;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将共青团的发展与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完成自身肩负的政治使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团结、教育青年,把服务青年作为团组织的基本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团结带领青年在服务大局中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是团的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代表和维护最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是团的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基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团的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青团90年的奋斗历程,体现着深层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社会逻辑.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战略就是团的使命.中国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扣时代脉搏,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正是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才登上中国社会历史舞台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成功的历史经验,并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对于深入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青年组织。六十年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培育下,团结全国广大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党为人民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为中国革命史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共青团最早的名称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共青团”。1935年党中央决定改造共青团,使它成为一般青年抗日救国团体。1946年10月党中央提议建立青年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铸就了共青团的光荣,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和优秀青年,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前列,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   83年来,共青团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广阔舞台上为祖国和人民积极贡献力量.作为先进青年的代表,共青团员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业绩,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模范群体.……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落脚点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不断地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得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展开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壮丽画卷。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围绕党的纲领和主要任务,逐步形成了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从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以来,不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场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列中,青年团始终带领广大青年战斗在最前线,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正如胡耀邦同志在团的十届二中全会上所说:“我们青年团也是有价值的,青年团建立六十年了,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有一部光荣的历史。林彪、‘四人帮’摧残共青团,打倒、取消共青团。共青团对我们党、我们国家是做了非凡贡献的。从历史上讲,我们的价值是高的。”  相似文献   

10.
治理之于中国政治的历史传统,有其丰富的意涵。国家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青团凝聚广大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坚定理念。团内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青年蓝本,而团内规章则是构建团内治理体系的制度总纲。团内规章,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内涵到体系,从理论到实践,涵盖了共青团落实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全过程,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大批新老团干部走上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岗位,共青团出干部的话题迅速发酵。在对共青团为党和国家发现、培养、锻炼、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干部而感到欣喜、赞许、期待声中,不少人表示了对共青团干部成长过快、素质不齐的担忧。当前,某些团干部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作风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的缺失。要切实抓好共青团干部的作风建设应当在提高意识、以情感人、求真务实、正确用权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任弼时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而且是中国青年的卓越导师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和缔造者。  相似文献   

13.
共青团职能问题不是单纯的学术或理论问题,而是与共青团发展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命题。长期以来,人们对共青团的职能何在存在着一些困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一书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对中国共青团职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人们的困惑进行了回应。最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张华将共青团职能分为目的性职能、工具性职能与价值性职能,对共青团职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结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共青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共青团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青团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特征的社团组织,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和特定内容的政治文化.共青团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服从党的领导,青年为本,民主与自由,先进性与群众性,实事求是与朝气蓬勃.共青团政治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与青年文化的融合,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青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界未见深入研究,基于此,笔者拟对共青团的属性进行一个基本的界定。本文首先选择了“社会团体”这个概念作为研究的支点,引用前人的成果,得出“社会团体”所具有的五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共青团的历史、职能等多方面的考查,得出最终结论:中国共青团是政治性较强、官办色彩较浓、组织程度较高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6.
政治性是共青团有别于工会和妇联等一般群众性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是共青团的立团之本。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团员意识是团的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应当成为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共青团建设要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在组织建设中加强团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共青团员以"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自己,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在实践中,要着眼于共青团员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共青团如何协助政府做好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基于对现阶段青少年事务管理现状的观察、描述和分析,通过设立青少年事务管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围绕青少年困难帮扶、就业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等工作,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优秀青年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给中国青年带来了深刻、久远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中国青年有了自己的组织。当代青年要以共青团组织的历史精神承载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团校是培养党的后备干部、培养青年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教育单位不可替代的、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团干部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加强团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新世纪、新挑战,团校教育如何正视并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准确定位团校的发展方向,这是摆在各级团组织和团校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