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9月4日,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同志诞辰110周年。警予家乡85万溆浦人民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向警予同志于1895年9月4日诞生在溆浦县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期的向警予痛感“国家陵夷,学绝道长”,立志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16年她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回到溆浦创办了第一所男女兼收的女校。“五四”运动后,她加入了毛泽东、蔡和森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积极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2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了…  相似文献   

2.
向警予:中国妇女宣传运动新纪元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1895-1928),原名俊贤,笔名振宇,湖南溆浦县人,出身商人家庭.幼时,入新学,稍长,相继就读湖南常德女子师范学校、长沙湖南第一省立女子师范、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改名警予.毕业返乡,创办溆浦女校(现已改名"警予小学"),任校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学领域里,有一位以研究国际贸易和中西交通史著称于世的专家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我国国际贸易学科创始人、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已故教授、"溆浦三贤"之一的武干。从农村娃到大学生武干,字佛航,1899年2月16日生于湖南省溆浦县麻阳水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武兆溪是位落泊秀才,母亲周玉轮聪明能干、吃苦耐芳,全家生活赖她料理。武干自幼酷爱读书,4岁时即入本村私塾发蒙。每天早晨,他都早早地坐到校门石阶上,等候塾师开门授课。8岁时,被家人用箩筐挑着送往桥江三义宫南通书院上学。两年后,他升入溆浦县立高等小学堂。当时,…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3,(2):F0002-F0002
溆浦县位于湖南西部,地处湘西与湘中结合部。是一块古老而红色的沃土,其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即置义陵县,东汉废,唐改置溆浦县,县名沿用至今1000余年。爱国诗人屈原曾流放溆浦并在此长期生活,写下了《橘颂》、《山鬼》、《涉江》、《天问》等不朽名篇,也诞生了党的妇女工作早期领导人和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予烈士。  相似文献   

5.
张松 《湘潮》2007,(12)
在湖南省溆浦县,一提起舒冬菊,人们都知道或都称赞她是优秀女法官。作为一名女性,她是柔弱的,人到中年仍是单身;作为一名法官,她是刚强的,且有着光辉的经历,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法制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女法官"等荣誉。她  相似文献   

6.
溆浦县委主办的溆浦县中共党史陈列室,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正式陈列展出。我们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陈列室。陈列室共有柜窗七个,展出图片一百一十九张,照片四十六张,实物七十九件。陈列分五个部分:一、中共溆浦县委的组建;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三、浴血奋战的武装斗争;四、蓬勃兴起的抗日救亡;五、组建湘西  相似文献   

7.
《湘潮》1986,(6)
在农村整党工作刚刚开始之际,溆浦县党史资料丛书第一辑《溆浦英烈》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十万余字,收集了十四帧珍贵的革命烈士照片、十六位烈士传略和二十四位烈士的生平简介。其中,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湘赣边界特  相似文献   

8.
覃冬清是溆浦县中都乡学区印坪小学校长。覃冬清老师扎根山区学校26年,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她精湛的治学方法和爱生如子的感人事迹,在贫困山区传为佳话。印坪小学地处溆浦、隆回、新化三县交界之地,海拔1000余米,属边远贫困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村民生活艰难,因学校条件艰苦,任课的老师像换刀把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而覃老师自到该校任教以来,一干就是26年,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辍学的山区孩子:村民贺艳芳家住在离学校十几公里的山旮旯,仅靠种植玉米维持生计。因其丈夫英年早逝,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外地视察途中于元月九日上午八时十五分抵达溆浦。他顾不上旅途的疲劳,当即分别接见了省、地、县委负责同志。在此期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等先行参观了中共淑浦县党史陈列室,并向耀邦同志作了汇报。耀邦同志听后,十分高兴,于十二时零五分欣然驱车前往向警予同志故居纪念馆和溆浦县党史陈列室参观。陪同参观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倪志福,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7,(3)
正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旧社会的"清道夫"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她就已经深受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湘潮》1993,(6)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曾在溆浦县龙潭镇修建了烈士陵园,安葬湘西会战龙潭战役中阵亡的将士。“文革”中,陵园被毁。1992年,溆浦县委、县政府成立修复工程领导小组。在省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一期修复工程于今年4月17日如期竣工,其他修复工程将有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溆水河畔,松柏青翠,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向警予故居的白墙青瓦上,宁静,肃穆。与之相邻的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每天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代妇女领袖向警予的革命英雄事迹,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大地上,远播四方。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1895年9月出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1912年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溆浦县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论述,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有力促进了溆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把“愿景”化成“实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产业发展全过程,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4.
周日美 《湘潮》2006,(6):1-1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10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金井镇。父亲重男轻女,不送女儿上学。后经顽强抗争,刘英先后进入衡粹女子职业学校、省立第一女师附小、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在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受徐特立等共产党员教员的影响,刘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很快成为反帝反军阀的  相似文献   

15.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先就读平江县启民女子学校,后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学校。 这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中国社会激烈动荡。一批怀有远大抱负的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救国途径。1919年底,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  相似文献   

16.
向警予:我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周恩来说:向警予同志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她。1998年,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汉阳的龟山上,一座烈士陵墓建造得质朴、庄严、宽阔,墓前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向警予烈士之墓”的墓碑。向警予烈士陵墓,凝铸着武汉人民缅怀先烈,对先烈不朽业绩永志不忘之情;陵墓上空弥漫的耿耿浩气,给人一种圣洁的感情和无尽的力量。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镇西街向宅,土家族人。1912年秋天,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8年,向警予加入了新民…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4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对制度规定心生不满,私下聚会对抗组织》为题,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的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典型案件:2016年4月9日晚19时,正在值班的溆浦县双井镇镇长易长生接到该镇某村纪检员的报告:岩家垅片区几名村干部准备集体不参加4月10日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     
《兵团工运》2011,(5):17
<正>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2年秋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秋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回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  相似文献   

19.
杨必军 《湘潮》2016,(4):121-123
向警予从小立志做"天下第一伟人",提出教育救国的思想,积极投身革命救国道路,用实际行动践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担当。本文着重分析向警予的成长环境对其革命思想形成的影响,以便进一步了解、研究、学习向警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向警予生平述评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原名向俊贤,湖南省溆浦县人,1895年9月4日出生于富商家族,家  相似文献   

20.
五四前后的周恩来和邓颖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邓颖超考入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她,性格开朗,擅长辩论,是女师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之一。期间,她与同学郭隆真、张若茗一起建立了女师学生乐群会,经常组织进步学生举办各种活动,阅读进步书籍和报纸,议论时局,讨论男女平等。民主自由等问题。邓颖超特别喜欢阅读南开学校学生创办的(敬业)和(校风)两个刊物。(敬业)是南开学校学生周恩来、张瑞峰、常策欧三人宇1914年3月上旬发起组织的‘“敬业乐群会”的会刊,由周恩来为编辑员。(敬业)的经理处就设在他的寝室——西斋35号。(敬业)是半年刊,每年3月、10月出版,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