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采取了渐进方式,并通过以双向政治制度变迁为主要特点的途径推进,形成了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特色,反映了农村政治发展规律.实践证明,在农村政治制度创新中,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各有利弊、相互补充.我国农村政治制度供给采用两者结合的形式,能发挥两种制度创新形式的长处,克服其弱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农村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水平.然而,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胶着在一起,滞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因此,要加快农村政治文化创新,提高农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农村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尚未成熟,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政治稳定,制约政治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切实解决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发生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环境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内生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又符合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对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端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之中,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长期政治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尺度,明确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政治发展的目的上,科学发展观主...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资源是国际社会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转效率和兴衰。开发利用国际政治资源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应积极推进国际化资源战略,开发利用海外战略资源,参与国际事务磋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引起人们格外关注的农民工现象就是当前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工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如何珍惜和运用好这笔政治财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社团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型政治社团、政治型政治社团和社会型政治社团三种类型。现阶段,政治社团与政府的关系具有多样化和行政化倾向,政治社团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一定的功能畸形,各种类型的政治社团发展很不平衡是政治社团发展的三个基本特征。当前,应从协调和理顺政府与政治社团的关系,完善政治社团的管理体制,加强立法,改善政治社团的法律环境,培育公民社会,以及加强政治社团自身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推进政治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学东 《南风窗》2008,(22):5-5
历史发展常常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展开。30年前,濒于崩溃边缘的中国社会,当权力和城市精英还在踌躇犹疑如何抉择之际,正是从农村、农民自身为求生存率先的奋力一搏,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彼时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任何政治发展,只有兼顾了民族性与现代性,才能够有所成就,而当两者出现不协调甚至有所偏废的时候,政治发展就会陷于停滞甚至是倒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体现。只有在充分借鉴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历史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能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当下,传统的农村政治社会化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必须构建新的农村政治社会化方式,才能够促进农村向社会化政治生活发展。对此,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及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政治水平是农民通过公共权力保障农民权利和农民利益的能力,农民政治文化水平是农民政治水平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农民具有最低限度的政治能力,即有能力发起并参与关乎农民自身利益的协商是检验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是否正常运行的标准。当前,农民政治协商能力不容乐观,但完全否认农民具有政治协商能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要优化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农民在协商中就必须表现出较高的协商能力并得到应有的尊重。为此,要制定促进农民参与的各项公共政策,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提升农民的自治能力,去除官本位文化在协商中的影响,保障农民交流和参与的权利,在民主协商实践中训练农民的政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权威主义的终结与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政治经历了以权威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在权威主义时代,领导人个人的意志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政治发展跌宕起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权威主义领导人的离去,中国逐步过渡到后权威主义时代。在后权威主义时代,领导人的政治基础和权力效应相对薄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为主要趋势。政治的渐进发展将成为检验政治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6.
何灵 《国际政治研究》2005,(3):147-148,150
2005年4月2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育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课题组、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新楼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外事办公室、中国社科院、中国军科院以及《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先驱导报》、《参考消息》、《太平洋学报》、《世界知识》、《国际政治研究》等单位和机构的2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围绕当前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地缘战略及对策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择其…  相似文献   

17.
于建嵘 《南风窗》2007,(20):67-68
研究中国社会的进步,离开政治分析是不行的。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政治系统的变迁,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条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近2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问题及其政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问题在中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和反映了中国政治的某些主要特征。通过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可以看出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一些政治特性。这种关系和特性的体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被动分化与重组中的利益主体、政治与经济转换的工具理性、道义取向与资源配置的矛盾和农民数量多与少的辩证法。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农民问题不可能对象性地解决,这样只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意义,中国政治的主要甚至重要的特性必将随着农民问题的状况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海外中国研究者瞩目,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利益多元化推动着中国的政治发展。其中,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政治参与动机和欲望是否被有效地吸收,海外学者如何看待该问题,如何认识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是进步,还是踏步不前,亦或倒退?本文主要以美、日及欧洲有关国家的学者(包括少  相似文献   

20.
坚持和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在国际政治生活领域努力建构国际保障机制.如建立国际宣传机制,充分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的和平友好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努力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增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和国际性;建立国际防范机制,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