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队对目作战的战略方针;三是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问题,其思想理论构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中沿海地区曾两次沦陷。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闽中特委坚决果断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挫败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日军,赢得了震惊八闽的战绩,堪称福建沿海当之无愧的抗日先锋。本文主要记述闽中特委组织领导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过程,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3.
正1936年春天,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在北方局和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中共河北省委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1938年7月间,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发动了冀东抗日暴动。这次暴动为以后开展冀热边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相似文献   

5.
朱荣兰 《世纪桥》2013,(12):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冀中位于平津保三角地带,在津浦、平汉、北宁、石德四条铁路干线之间,是一个战略要地。冀中这块抗日根据地是我们党领导首创的平原根据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后,它使晋察冀根据地大大地扩大了,使山区能得到平原人力、物力的支援和战略上的直接配合。它是在敌人心脏地区矗立起来的一个抗战堡垒,同其他根据地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的战略包围,从而能够更有力地牵制敌人,长期坚持华北抗日游击战争。自“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7.
朱荣兰 《世纪桥》2013,(9):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东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巩固,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就罗荣桓对开展山东抗日游击战争所作的贡献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自1938年11月日军攻占临湘、岳阳起,湖南便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正面战场。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驻湘国民党军队与入侵的日军几度大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在不依靠民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指导下,最终还是丧师失地,湖南大部分地区沦入敌手。在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沦陷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谱写了浴血奋战御外侮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0.
在开辟苏北根据地的同时,萦绕在刘少奇心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创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问题。鄂豫边地区以湖北省为中。乙,兼跨豫、皖、湘、赣边界,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它是我国的腹地,西部的屏障。由此向南发展,可在出华南;向北发展,可与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相沟通;向东发展,可与新四军第四支队和彭雪枫部联系。1938年5月2211,中央书记处在给长江局的电示中就明确指出:“立刻成立鄂豫皖省委”、“该省委中心任务是.武装民众,准备与发动游击战争,有计划的建立几个基于游击队与游击区。”玫“动N…  相似文献   

11.
牟蕾  黄伟 《党的文献》2018,(2):76-8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是由项英、陈毅等组成的中共中央分局直接领导的。长征后北上抗日的中共中央一直竭力关心留守在南方浴血坚持的各游击区指战员,非常重视南方各游击区的军事、组织和改编等各项工作。中央分局和留守红军指战员也一直心向党中央,虽然曾一度失去联系,但一直努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中共中央和中央分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良好互动。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主要领导和留守将士的卓著功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深化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研究张星星(国防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最主要特色,就是波澜壮阔、声势浩大、机动灵活、艰苦卓绝的人民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高举党中央抗日救国的旗帜,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发出抗日号召,继而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联合抗日义勇军、反日山林队等反日武装,共同抗日,进行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卫月,以王明、康生为领导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满洲省委机构庞大,有好细为名(事实是机构不庞大,也没有奸细)撤销了满洲省委。但其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永不可没。中共满洲省委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掀起抗日救亡高潮早在1931年7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在…  相似文献   

14.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15-1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最多时达30万以上,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正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了14年抗日战争的队伍,它还是一支具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性质的国际军事联合组织。1940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进入到苏联远东地区,在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军事整训,为最终反攻东北、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准备。抗联移师苏联远东地区1938年后,在日伪的残酷"讨伐"和东北冬天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困难时期,部队减员严重。此时,  相似文献   

16.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为中共中央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常驻机构,1933年至1937年参与或直接领导了中共东北党的工作,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指导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以四大游击区为中心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客观上适应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但由于未能建立起东北党组织统一的领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联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在满洲省委撤销过程中组织方式上的问题与失误,也给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调整在北平的工作重心,决定开辟平郊抗日根据地,并根据抗日形势发展和地方实际情况,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组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政权,至1941年上半年完成创建大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要表现在: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制定全面的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因如此,抗日战争才能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9.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20.
孔令波 《世纪桥》2011,(2):34-38
1934年东北抗日义勇军虽然人数有所减少,但是行动更加活跃,战斗仍很频繁,对推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