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7,(26)
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也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成功实施的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也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实施10周年。回归前后,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能否成功实施的疑虑曾一度不断。10年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首先在香港运用成功。实现香港回归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大大推进台湾海峡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 第一,香港回归,证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实事求是的,切实可行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1979年1月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三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日前,参加了一个机关党委书记座谈会,与会者一致呼吁:学理论的“知识竞赛”非改不可。有的机关党委书记甚至表示,如果不改进,就带头拒绝参加。这些机关党委书记的意见,应该重视,因为他们都是学理论“知识竞赛”的直接组织者,都是最有发言权的一线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4,(3):31-31
<正>"竞赛这样搞才接‘地气’!"、"对青年学生的信仰教育要从树榜样,抓细节入手"、"‘十八大’精神要结合生活实际进中学课堂"……新春时节,窗外雪花飞舞,寒意正浓。屋内民进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支部的新年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没有文艺表演,没有瓜果茶盘,有的只是人手一个"大礼包",里面装有一份支部年度工作总结、一份"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的竞赛题和一份支部发展建议征求表。民进太原十二中支部,以开展知识竞赛,征求建  相似文献   

6.
瞭望哨     
《瞭望》1985,(30)
风行一时的“有奖销售”受到非议之后,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而“有奖知识竞赛”却还方兴未艾。虽然都属于“有奖”一类,但是推销知识好象要比推销商品高雅得多,所以年青人欢迎,中年人支持,老年人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四、未来的军队将是一个“科学 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武装集团 展望二十一世纪,未来的战场将是空间化、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的战场;未来的军事将由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转向军事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学术上的竞赛和战略对策上的较量,因而,未来的军队也将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武装集团。 常备兵员的减少,军队向职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军队中职业型军人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如苏联军官中,工程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战略火箭军中的工程技术军官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  相似文献   

8.
为了宣传、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普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强化在新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社会舆论,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决定近期举办全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有奖竞赛。竞赛试题出自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江泽  相似文献   

9.
罗政 《瞭望》2002,(27)
香港在今年7月1日迎来回归祖国五周年纪念日。香港回归祖国这5年,是“一国两制”从构想成为现实并在香港社会逐步扎根的5年,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新经验的5年,是为长期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打基础的具有开创性的5年。香港回归5年来的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香港特区政府施政也取得了卓然成就。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后与各方关系发展的新态势广州市行政学院张广芳香港回归后与各方面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一、中港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九七”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部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特...  相似文献   

11.
袁元 《瞭望》2007,(26)
香港回归十年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特色不减体制机制的优势不减,与回归做出的加法密不可分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整整10年。香港回归的前夜,美国《财富》周刊曾做出“香港将死”的预言,一些人士中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1月,我被诊断患有乳腺癌,躺在北京肿瘤医院的病床上等待手术。我对大夫说:“我请求你让我活到九七年,我好去香港,亲眼看到香港回归。”我多么渴望能活到1997年7月1日。我终于活过来了,已听到香港回归的脚步声了。我1922年出生在香港,  相似文献   

13.
阿庄 《瞭望》1998,(27)
我的一件香港回归珍藏品阿庄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一年了,我时时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日子。当时,能直接参加香港回归的报道,目睹庆典盛况以及各界群众喜迎回归的感人场面,是我的骄傲,也是我记忆里的一段“珍藏”。然而这里我要说的,却是另一件真真切切的珍藏品。香港回归期...  相似文献   

14.
盼望已久的香港回归在即,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香港的胜利回归,充分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已经得到初步实现。一、“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8,(26)
“一国两制”运作顺畅———写在香港回归周年之际本刊评论员又到盛夏7月,振奋中华民族的香港回归祖国历史大事件转瞬已届周年。周年之际看香港,中国人民足以自豪: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运作顺畅,“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切实得到落实,香港社会稳定,在亚洲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学术资源,与西学知识进行“比附”,论证“中西相通”或“西学中源”,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思想界认识西学的重要途径。以先秦诸子为核心的“子学”从一开始便充当了“中西比附”的依据和资料来源。士人通过“以子证西”,一方面认识了部分西学知识,维护了对“中学”的自信和坚守,但另一方面也因此阻碍了对西学的学习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香港回归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代表和委员们就香港回归的若干重大问题献计献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去年底,香港人首次选举出自己的“当家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尔后又选举产生了临时立法会、委任行政  相似文献   

18.
晨之 《瞭望》1990,(14)
祖国统一是今年“两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已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的进程,而且看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祖国统一的辉煌前景。包括香港地区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谁不为之兴奋呢!  相似文献   

19.
胡绍宇小记     
晓秋 《瞭望》1999,(29)
认识胡绍宇是在中国美术馆最近展出的“井冈情艺术作品展”展览会上。那天,一批陶瓷微雕艺术品,特别是一个仿明式扁腹葫芦瓷瓶吸引着我的注意。在这个《香港回归瓶》正面长13.9厘米、宽146厘米的面积上,微刻着《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附件,共计26638字。瓷瓶的左面,放着“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确认它为1997年世界上微刻字数最多的瓷瓶。《香港回归瓶》旁边站着一位衣着普通、身高中等的中年人。他便是这件微雕作品的创作者、中国硬派微雕创始人胡绍宇。胡绍宇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于1949年10月出生于江西…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接管政权。从此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国人民蒙受的百余年民族耻辱,而且使祖国统一迈出可喜的一步。在举国上下庆祝香港回归的时侯,我们除了从感情上无比兴奋和万分激动之外,还从理性思维上受到重要启迪。这就是深刻认识到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党的科学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伟大胜利。香港回归祖国,首先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杰出历史人物的自觉能动性相统一的结果。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施耐庵在《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