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堃 《法制博览》2015,(6):44-46
社会组织是由公民、法人自发成立的,以实现公共利益或特定群体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社会组织在各地发展的差异性,地方立法应在社会组织立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通过地方的实践,推动国家立法的发展。在地方立法实践中,要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地方特色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价值所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共同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保驾护航,并在推进改革开放以及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地方立法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地方立法的特色性并未得到充分显现。本文从地方特色立法的特点、地方立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论述,通过对地方特色立法的现实困境与部分地方特色立法实践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发挥地方特色立法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赵春娇 《法制博览》2023,(3):129-131
我国辅警制度的立法规范经历了从地方试点先行,至中央指导立法,再至地方立法全面铺开的演进路径。各地立法文件的出台对于组建地方辅警队伍、有效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地方立法实践表现出立法主体、立法形式、立法名称的差异性以及立法内容的统一性与互异性等特点。经实践得出,在采用合理用工形式、完善社会保障、确定公平劳动报酬等方面存在缺憾,需要就相关法条进行细化考量,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收获良好的法律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地方立法权限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性法规得到出台,这些地方性法规在稳定地方秩序、促进地方发展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一性、分散性等问题存在于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中,比如地方立法工作效率不够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立法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地方立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冯莉 《法制博览》2023,(20):8-10
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级立法缺少对体育类非遗的专项保护,市级立法在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存在立法空白,设区的市亟待总结各市保护体育非遗的成功做法并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地方立法保护。运河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应在立法指导思想上突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自信;在立法原则上坚持保护第一,将保护和传承融入叠加发展框架;在立法内容上注重实效,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6.
庄建平 《法制博览》2022,(14):148-150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地方立法已成为法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5年地方立法扩权后,在服务地方改革、助力地方建设的同时,填补了国家立法的部分空白.通过分析,设区市地方立法在选项、特色以及实操等层面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并从地方立法的定位、目标导向、立法思维、立法民主和博弈等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Y市在2016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以问题为导向,以特色为立法目标,在生态保护立法上有很大成效。但是,Y市作为设区的市立法起步时间短,立法力量储备不足,立法能力还较弱,这为地方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动服务助力地方立法研究提供了机遇。应结合地方实际,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其服务功能,提升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质量,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平海 《法制博览》2015,(8):144-145
政府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涵盖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实中却存在政府立法的公开性不足,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而导致部分政府立法公布后与实际脱节,运行不畅等诸多问题。加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指出要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意味着我国政府立法的主体会更多。因此,增强政府立法的公众参与度,推进政府立法的公开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地方立法主体的重要作用,立法法修正案拟扩大"较大的市"的范围,增加"其他设区的市"作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同时对"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以及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做了相应限制。本文从较大的市的地方立法权配置研究出发,分析地方立法权主体扩容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文章分析和论证的主线,就草案中上述相关规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1987年4月,《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诞生,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程。这部地方条例是新中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专门性地方法规,对于上海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和保护体系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开启了中央和各省市通过专门立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先河,对上海乃至大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都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价值和标杆作用。三十年来,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价值:条例中关于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等保护体系已经为中央层面立法和其他省市立法所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