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琼 《理论视野》2009,(11):27-3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苏论战影响了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认识,强化了中共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固守,助长了中共党内已有的“左”的倾向,推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形成,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最终中断。探讨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中苏论战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然而这场论战的实质问题及其对中国、苏联、国际格局、国际共运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中苏论战的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认识:它是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是中共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是中苏两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中苏论战的理论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苏论战的理论实质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苏共企图将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二大的观点钦定为“国际共产主义的总路线”,强加给世界各国共产党,遭到中共等党的反对,从而使具体的意识形态问题之争,发展到谁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之争。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中共由最初的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逐步陷入到维护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的误区,使得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争论的范围不断扩大,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着曲解和误解,使论战成为“左”与“左”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高乐恩 《学理论》2010,(14):132-133
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重大事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差异是中苏论战发生的根本因子,在这次论战中所争论的问题很多,内容很广泛,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所争论的众多复杂问题中,其实仍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韩志强 《学理论》2012,(27):36-37
1958年爆发的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是中共领导人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外交上的应对策略.由于毛泽东提出新的外交战略和理论,使得中国在外交中表现得越来越激进,也导致了中苏双方在外交政策和理论上出现了矛盾.“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使得苏联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局面,也为中苏同盟的顺利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阴影,使得中国和苏联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所以“第二次台海危机”成为影响中苏关系的一个标志,对中苏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的中苏大论战、向亚非拉输出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现代性输出的经典表现.其实质就是以宏大叙事话语试图向世界展现中国所追求的一种整体性和纯洁性价值观的优越的社会主义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正是当时人们所理解的优越于西方的一种现代性.立足于现实的场域中,去倾听革命遗响,去梳理这种现代性,去反思革命及其后果,是当下难以回避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45年前,发生过一场规模不算很大但影响不算小,涉及全国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的批判运动.这就是所谓"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它也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展开的错误的、过火的政治大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是1964年夏到1965年春,主要论战阵地是以<光明日报>为首的报刊,主要斗争靶子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原校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著名哲学家杨献珍,主要批判会场是北京西郊的中共中央高级党校.(以下简称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8.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谢·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正式访问,是中苏关系史上、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这次访问举世瞩目,是因为在这次访问过程中,中苏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共和苏共两党关系的正常化。 中国和苏联是有着7000多公里共同边界、山水相连的两个伟大邻国,两国人民之间一直存在着传统的友谊。但是,在以往的年代里,两国关系也有过曲折的历程。现在,两个敌对了30年的大国终于和解了,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始了。两国决心结束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4,(12):61-61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以后,中苏两党又进行了公开论战。1963年7月5日,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共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问题进行会谈。中共代表团团长为邓小平,副团长由彭真担任。成员有:康生、杨尚昆、刘宁一、伍修权、潘自力。苏方会谈人员有:苏斯洛夫、格里申、安德罗波夫、伊利切夫、波诺马廖夫、萨丘科夫、契尔沃年科。  相似文献   

10.
高放 《理论视野》2003,(2):44-46
上个世纪60—70年代,国际共运由于中苏两党发生“马列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大论战,造成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组织的又一次大分裂。党内极左派认为老共产党变修了,所以从中分裂出来,或者由一批新人另外建立坚持革命、坚持马列主义的新共产党。这些党多半取名马列主义共产党或共产党(马列)。有的国家还出现好几个马列主义共产党。其总数约有一百多个,大多是成员很少的小党。这些“左派”党的共同点是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蒙古的分离独立,是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约定":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让蒙古经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是否独立,而中国对独立后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将予以承认;而交换条件是,苏联承诺"尊重中国在满洲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事务,不援助中共",以及对日宣战,帮助中国"驱逐日本人"。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一场大论战 新加坡成为同盟会活动中心之后,南洋会务乃有大跃进之发展。这是属于下层会党方面。但上层社会被保皇党所吸引之士大夫人物及富商,却为革命的阻力;在这方面经过一场大论战,才扭转过来。 中国一般写革命史者,对这场大论战都不加重视,认为是保皇党与革命党在东京、上海与香港论战之余波,不足重视。实则这场论战比过  相似文献   

13.
李敏捷 《学理论》2012,(21):11-12
中苏两国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中苏同盟关系,两国相互协商,相互支持,扩大了中苏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然而,这种友好同盟并没有长久的维持下去,中苏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便频繁显现,关系逐步走向恶化。其中中苏两国的国内政策的矛盾,成为其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两国关系渐行渐远,最终走向破裂。  相似文献   

14.
毛黎 《党政论坛》2011,(4):60-61
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蒙古的分离独立,是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约定”: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让蒙古经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是否独立,而中国对独立后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将予以承认:而交换条件是,苏联承诺“尊重中国在满洲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事务,不援助中共”,以及对日宣战,帮助中国“驱逐日本人”。  相似文献   

15.
张冠荣 《理论导刊》2008,(6):118-120
学界普遍认为珍宝岛事件是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两国和解的开始,而对1969年夏秋时期中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少有提及.事实上,正是中苏之间日益加重的战争危机,改交了中国对安全形势的判断,也改变了美国对亚洲均势的认识,双方都产生了改善关系的愿望.当促使中美接近的其他条件也具备时,两国最终实现了和解,在对苏斗争中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经济贸易交往也日益活跃起来。位于中苏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和绥芬河市,作为我国东北两个重要的口岸城市,就仿佛是中苏经济的两扇大门。透过这两扇门;可以窥见中苏经济、技术、贸易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唐淙 《学理论》2013,(9):29-31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一种典型表现或曰结果。它发生在推行扩张主义的勃列日涅夫政府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中国内政与外交皆反苏联修正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是中方进行的一次边界自卫反击战。这次边界自卫反击战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69年,中苏双方棘马厉兵,7千多公里的边界,出现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军事对抗带和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中苏互相指责对方破坏边界外交关系降到临时代办中苏两国50年代前期是十分亲密的友好邻邦,然而,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友谊。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中苏两党之间出现意识形态分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利益纠纷逐渐暴露,关系日趋紧张。从1962年起,中苏相互指责对方破坏边界,边境地区的磨擦不断加剧。中方认为,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学理论》2013,(17):229-230
1979年4月3日,中国宣布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因此根据规定,条约将在一年后期满时废止。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废止,从表面上看是早已破裂的中苏同盟关系在法律上的终结,而在这背后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复杂原因,同时条约的废止也对当时的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晋 《瞭望》1988,(41)
中苏两国外长最近在联合国会谈后宣布:中国外长钱其琛将在今年内访问苏联。消息传出,立即成为国际舆论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国际上这种级别的访问每年何止百十次,唯独这次访问尚未成行就引起举世瞩目,这大概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这次访问可能预示着酝酿已久的中苏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会晤已经为期不远,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已接近成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