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一论述意义重大。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方略的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尤其是打击职务犯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东省湛江市特大走私案、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以权谋私案等一批大案要案纷纷告破,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李乘龙等位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也因违法乱纪而被绳之以法。我省监狱系统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斗争也深入发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这些案件的查处昭示我们:不管你的职务多高,权有多大,只要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终都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为人民所不齿。笔者认为,结合广东省监狱系统实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多方面的,应坚持“法”“德”并重。不仅要依法加强对权力的规范、监督,将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而且要发挥道德的作用,用先进的文化来陶冶和净化人的内心世界,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监狱局党委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监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泛动员、深刻领会、抓住重点、迅速行动,从强化政治引领、严格监狱管理、坚持公正执法、打造过硬队伍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平安监狱建设向纵深发展。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在推进平安监狱建设上取得新共识  相似文献   

4.
监狱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依法治监、公正执法、从严治警、健全民主等方面。监狱的根本宗旨是改造罪犯,因此,监狱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必然体现在改造罪犯工作中。公正文明执法是其本质要求,文明行刑是其根本要求,提高罪犯立体性改造水平是其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六五普法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积极探索建立普法工作新模式,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开展了法德共进活动,有效推进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德共进,就是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法与德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化认识,多形式推动,既依法办事,又以德论事,不断提高法德素养水平。法德结合、互促共进,是法德共进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只有坚持不懈、长期推动,  相似文献   

6.
监狱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监狱政治文明历程先后经历了六个历史时期,当代中国监狱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概括为:“党的领导绝对化、队伍管理科学化、领导决策民主化、依法治监规范化、狱务公开社会化”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苗荣  张小兰 《河北法学》2006,24(3):152-155
"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提出,既解读继承历史,又立足创新现实.它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法德并举"治国方略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实现的途径和成果的保障;而和谐社会是"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目的归宿和贯彻落实,法德并举方能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观对我国监狱工作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其要点是:法与监狱都是统治阶段意志的体现,其性质和内容是由它们存在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服务于它存在的那个社会,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党组织工作的地位、任务和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时代需要,解决时代课题的理论创新。因此,要用“三个代表”思想推动高校在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组工干部观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我国的发展是一次执政思路和方式的重大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政治文明建设在监狱工作中主要体现为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者关系的变化,即监狱人民警察在行使其权力时是否关注罪犯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力是否受到各方面的监督。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构,是司法权力乃至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一部分,因此,政治文明建设的真正进步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石。本文论述了诚信对于社会政治文明、社会精神文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诚信对和谐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法律与道德的性质和负面效应的分析,认为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关怀,以德治国更需要法律保障。只有将法律与道德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法主德辅”,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向贤彪 《中国监察》2011,(23):62-62
时下,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平心而论,相对于考量干部的“才”而言,要考量好干部的“德”,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德”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的特点,既难看得见,又难摸得着。加上一些干部善于伪装自己,把“才”的光鲜面充分放大,把“德”的丑恶面蓄意掩藏,以假德乱真德,更增添了识德和考德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政法论丛》2003,(4):21-22
平等地关心和受尊重的权利是德沃金权利理论的核心内容 ,反对政府的权利也正是以此为核心价值。德沃金认为反对政府的权利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道德权利 ,它的强硬意义意味着社会普遍利益、多数人的利益及预想的重大利益都不能成为剥夺它的正当理由。同时 ,公民的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得到政府的宽容。  相似文献   

15.
"德目主义"主张将人类的美德形成具体的条目,在教育过程中把这些条目灌输给受教育者,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德目主义"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有的强调以权威的言语作为衡量道德与否的标准;有的主张以自然作为道德判断的评价依据;有的把追求幸福作为衡量道德生活的尺度;还有的则将道德与否归因于理性的推断与思考.就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而言,"德目主义"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目主义"思维方式的缺陷桎梏了学生品德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南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区,活跃着一群很特殊的人——“德古”。他们是彝族习惯法的熟知者,同时也是彝族社会的民间司法官。在从古至今的彝族乡土社会生活中,“德古”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日的法益说以违法一元论为主流,不区分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德日国家“刑法保护的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三者没有实质区别,因而是并列关系。而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存在表明我国的犯罪与一般违法严格区分,刑法位于法律体系的第二道防线,保障由民法、行政法调整所形成的法律秩序,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之间是梯次关系。所以,移植德日的法益说需要实现从并列关系到中国“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之递进关系”的转变。我国对德日法益说需要进行“四维”改良:保证刑法法益根源于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将被犯罪侵害的法益纳入国家整体法律秩序以实现“刑法法益”性质的转变;给刑法法益加入量的限定,即对刑法法益在质的基础上进行量的考察;为适应处罚预备犯和抽象危险犯,还需把刑法法益的内涵在“实害+具体危险”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到“抽象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报告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又提出政治文明 ,这是政治学、哲学乃至法学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玉民 《法制与社会》2011,(21):122-122,126
千百年来,在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生活着一群特殊的职业群体——“德古”。他们是习惯法的熟知者与传播者,也是民间的调解人和“司法官“。他们为彝族地区的人民和谐而美好的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家支的头人,通过”德古“以及其特有的少数民族调解程序来化解彝家人的纠纷,已是彝族人们传统以来解决家支内部及外部矛盾最主要的方式。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正在不断地被提倡,通过了解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调解程序,对于满足社会多元的主体需求是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首要标准”的提出,既是对监狱工作在发展进程中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对我国监狱以改造人为宗旨理念的回归,同时也是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更高期望和最新动员。“首要标准”的提出有其重要意义。贯彻“首要标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关于改造罪犯的标准问题。贯彻“首要标准”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同时,需要注意从多方面落实。落实“首要标准”还需上下行动,集思广益,并需各个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