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婷  汪炜 《八桂侨刊》2013,(1):59-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华人参政意识明显提高,华人参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参政力量薄弱、参政群体分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思想、制度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儒家传统观念在思想上制约着华人参政;加拿大的选举制度在制度上影响着华人参政;而加拿大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华人社会内部的不和则是华人参政的社会障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而华人参与其中的重要的“游戏规则”——美国政治制度——宪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政治体制,以及选举过程中和非选举政治过程中的惯例都为华人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参与行为:如选民投票、竞选、助选等选举参与和个人或团体接触和游说、游行示威、抗议等非选举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与发挥的平台,但另一方面,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以及华人政治参与经验的缺乏,也带来不少障碍。如果华人能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个“游戏规则”,相信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华人参与公职竞选的人数逐年增加,成功率亦有提升,特别是在联邦、州和基层各公职待选职位多的中期选举中,华人旧辈和新秀都展现进取姿态。华人竞选是政治参与的常态方式和研究华人政治参与的重要向度。美国华人在郡市、州和联邦三个层面都有参与议员、市长、主审计长等公职的竞选,但华人在未来的竞选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需要华人克服社会政治环境不利的因素,在竞选主张上紧扣选民投票意愿与政治立场,以及努力提升华人政治素养和才能,组建人才储备库,以此维持华人竞选良好发展态势,进而有益于提升华人社会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英国华人命运悲惨,地位低下.经过不断的争取,近年来华人地位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华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积极的政治参与对于改善华人在所在国的地位和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英国华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这种重要性,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利益,他们开始积极参政议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以英国华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代英国华人参政的进步表现、参政的困境及其原因,也对华人参政路径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齐岳峰 《小康》2012,(10):64-66
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国家曾经一度"失语"的华人开始意识到参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华人认识到,过去那种"政治不能当饭吃,你搞你的政治,我赚我的钱"的时代,不可能再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期美国华侨华人人口、职业构成、企业家实力、社团运动、联邦与地方参政情况等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美国华侨华人政治经济发展遇到的新问题与新机遇,以及其在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此提出对国家华侨华人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华公会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政党,且为执政党之一,在抗争政府不合理政策,争取华人权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马来西亚"一党独大"政治格局的形成,马华在国阵联盟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其在争取华人权益上态度趋于中庸,令华社不满。自马华成立以来,其在争取华教权益上的表现是抗争与妥协并存,这种态度受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领导层的变化以及政党特性的多层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民权利的恢复,美国华裔的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作为人数最多的亚裔族群,该群体的政治影响力相对有限.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意识三个国内因素和中美关系这一国际因素是影响美国华裔参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美国华裔群体逐渐意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参政意识和投票率显著提升,中美关系正在成为影响该群体政治参与的关键变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华裔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歧视,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得该群体的政治参与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吴婷 《八桂侨刊》2012,(1):48-53
1990年代以后,加拿大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人人口剧增、社会经济地位大幅提升,这些变化对华人政治参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加拿大举行了第41届联邦大选,在此次大选中,华人参政积极,政治表现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人参政与其数量的变化经历了消极正比例关系、积极反比例关系、积极正比例关系几个阶段。数量、经济、教育、观念的变化不能必然影响华人参政。华人自身的转变和美国社会的变化是影响华人参政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随着权力机构性别失衡问题政治敏感性日益提高,欧盟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法律以及法律之外的制度来平衡公共政治领域的性别比例。欧盟国家参政中对性别差异进行了法律调整,保障了两性平等参政。为了实现两性平等参政,在法律制度进行变革的同时,对相应的选举制度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在适用配额制时,各国的具体情况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选举制度和配额制必须紧密配合,不能分割开来。  相似文献   

12.
许梅 《八桂侨刊》2001,(4):38-40
本文论述了菲律宾华人参政的历史演变。认为该国华人参政现象日益增多,参政意识不断增强,但参政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具代表性的东岸与西岸的当代华人社区——洛杉矶与纽约市的政治参与进行比较,揭示在郡、市层面的华人群体在华人社区的登记投票、竞选官员和华人政治性组织参政活动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体现对华人在市郡基层层面政治参与进程演变的把握,以及把握华人政治参与作为华人融入美国社会的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华人维系族群认同,保持族群特性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华人社会的坚持和守护都是华文教育得以生存和立足的根本。但二战以来,华人社会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对华文教育发展影响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众多领域,文章主要从华人认同、华教相关社团及华人人口要素三个方面阐述华社内部的具体变化及其对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虽然华社内部出现了多种不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变化,但华人守卫华教事业的决心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从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第一个女党代表向警予到党的十七大445名女党代表,这一发展历程,既是中国妇女参政及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又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重视发挥女党代表的先进作用和提高她们的政治地位,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是值得书写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随着早期华工传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中医中药的发展与华侨华人是分不开的,也正是在他们及华社的不断努力下,中医中药才逐渐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队伍的扩大,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目前其政治参与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参政主体有限,参政目的层次较低,参政组织性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小,非制度性参与时有发生。必须采取必要措施规范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行为,使其朝着有序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妇女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绍清 《湖湘论坛》2002,15(1):18-19
自古以来,妇女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妇女在国家的经济、政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妇女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需要。一、不断提高妇女参政比例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1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是提高广大妇女正确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妇女参政比例提高,一方面可以使广大的妇女通过她们同性别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独具特色的两极垄断型政党体制,使得两大党在权力分配与运行中占据压倒性的垄断地位,基本断绝了两大党之外第三党的参政机会。从政党角度看,美国两大党尽管拥有规模庞大的选民基础和竞选经费,却难以被视作强党,因为其核心任务只是协助本党候选人赢得选举,而非坚守自身政治立场。从选民角度看,两大党为获得更大范围选民支持,都力求以相对温和的政治形象示人,是"政治妥协的产物"。在这种趋势下,美国两党政治越来越呈现出候选人个人导向,候选人之间个人形象、能力与立场的较量将逐渐成为政坛角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于19世纪中叶开始移居加拿大,起初只有数万人。生存环境恶劣。加拿大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的移民政策,有些政策显然是针对华人的。2002年及2004年又对移民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纵观加拿大一个半世纪移民政策的演变,走过宽松—限制—严厉—宽松的历程。无论哪一时期的政策,申请移民者中,既有受益者,也有受打击者。总的来说,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加拿大推行多元文化方针,华人的处境在不断改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华社人口在增加。2003年华人已超过120万人。尽管华人在争取生存发展中仍会有曲折和反复,但他们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