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美国河岸权原则下基于地点的水资源使用优先权和先占用原则下基于时间的水资源使用优先权为多数人所熟知,但基于用水目的,而非地点或时间确立的水资源使用权优先位序却不尽然。美国水资源使用权的优先位序具有以"三大原则"指引优先位序制定、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先位序、各种水资源使用权内涵明确、每一位阶优先位序清晰简明、根据需求和社会变化不断修改优先位序等特征。我国可从上述几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完善现有的水资源使用权优先位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水情作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这一时代背景提出了对取水权从严限制的问题。取水权限制应注重遵循“勤俭节约”的民法公序良俗基本原则,严格取水权获得的证件制度,改进取水权行使效力规则,强化环境权对取水权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严重失衡,水污染和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形势极为严峻。水权交易制度契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改善水资源供求关系。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存在已久,但我国水权交易理论和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本文详细阐述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简述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权与水权交易体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权由水资源所有权派生而来。为解决用水冲突、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 ,进行水权分配和建立水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本文重点研究了水权的产权特性 ,水权的分类 ,水权的交易形式及原则等 ,为水权交易及水市场的建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完善水权法律制度的压力。依据比较法研究的“功能性原则”,水权法律制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为利益分配问题,二为风险负担问题。由此,水资源利益分配规则和风险负担规则共同构成了水权的制度体系。借助“利益分配一风险负担”这一理论框架,即可对水权法律制度进行更为深入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特别有必要建立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水权运行法律制度,这种水权运行法律制度中,核心问题就是国家利益在水权制度中的体现.研究水权制度运行中的涉税问题,不仅关系到水权制度的良好运行,也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水权习惯     
水权习惯属于物权或私权习惯,对于调整农村地区水的利用、流转等基本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其存在于山泉、河沟、静态水环境及地下水系统等相对独立的水环境系统之中。在水之利用方面有饮水权、灌溉水权、储水权、引水权、汲水权、排水权、河岸权和水利权等诸多内容。总体上,农村水权习惯大部分与国家法律相协调,其构成了国家水事法律制度的有效补充,形成水权二元法律制度安排。水权习惯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环境价值和法律价值。只有认识到传统水权的价值并使其与水法律制度相互调适起来,才能更好实现两者的"双重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及时、有效、合理地解决水权纠纷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十分重要。解决水权纠纷的方式主要有民间方法和国家方法。前者以民间调解为主;后者以行政处理、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为主。国家法律、地方法规、水权习惯是处理水权纠纷的主要依据。水利自治组织水利协会在水权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既发挥着专业组织的作用,又起着预防纠纷,化解纠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构建和完善水权制度已成为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解决用水危机的关键。我国水权理论尚未形成成熟的、具有普遍共识的理论体系,尽管实践中的水权具体明确地指向取水权,但其无法有效地激励人们节水,进而解决用水危机。在民法典视阈下,分析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水权制度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权制度应当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为约束的取水权制度,以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为约束的用水权制度和以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为约束的排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水权及其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水权指水资源使用权 ,是一种特殊的物权。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不公平导致水权交易的必然出现 ,水权交易实质上是经济手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中的运用 ,水权交易将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及西部大开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水权交易不应威胁生态安全 ,不应忽视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者特定动产、不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对优先权定性不能仅仅从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为之,无论是从优先权的起源、历史沿革、各个国家对该权利的立法态度及目前该权利适用的情况等方面考察,还是从优先权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相比较分析,及对该权利的价值基础、制度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均可得出优先权是担保物权的结论.科学界定优先权的性质,对于我国建立统一、完善的优先权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是解决相关理论困境的基点、我国优先权制度设计的基础及司法实践中解决权利冲突的标尺.  相似文献   

12.
优先权制度未能进入《物权法草案》有多方面原因:对优先权私法性的质疑,优先权与物权公示原则、物权特定原则的冲突,优先权与现有担保物权制度、诉讼法清偿顺序制度的整合等等。造成此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对一般优先权的认识以及优先权在法定担保物权体系中的定位。建议摒除国外优先权制度中一般优先权之规定;建构以抵押权、质权为代表的意定担保物权与优先权(指特别优先权)为代表的法定担保物权的二元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措施之一,在民事法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践中适用代位权制度时,关于如何行使代位权也就是效力归属问题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传统意义上的学者坚持认为采用"入库规则",而我国在《合同法解释(一)》中却采用了"优先受偿规则",否定了传统的"入库规则",这遭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质疑。学者认为"入库规则"坚持了平等原则,不否定债的相对性,但笔者却认为"优先受偿规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采用"优先受偿规则"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人格权的确认和保护,主要由《民法通则》予以规定。然而,与发达国家的人格权保护体系比较,我国人格权保护的范围还显狭窄。在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将其独立成编,使民法典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这有利于改变传统民事领域种“重物轻人”的局面,也符合人格权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5.
房屋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是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必备前提,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行使条件应如何适用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应在兼顾承租人与出租人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运用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的方法重新审视行使条件,明确房屋优先购买权必须以合法租赁关系为前提、让利方式下不适用同等条件、未约定排除优先购买权行使三个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物权的效力是由物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而物权是民事主体对特定物进行支配的权利,所以物权的效力是由权利人对特定物的支配这一本质属性所折射出来的必然要求.在具体规范层面,物权的效力表现为物权的排他效力和物权的优先效力,物权请求权和物权人对物的追及权属于物权的排他效力的范畴,而不是单独的物权效力,物权的优先效力仅指物权优于债权,并存之数个物权之间的效力顺位关系不属于物权优先效力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权法可以不采纳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但不应置物权合意的存在、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于不顾;物权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成立与效力适用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则,但有其自身特色;不能因为物权行为的有因无因而否认物权行为的独立存在。文章并且提出《物权法(草案)》修改的具体建议,在诸多观点上具有新意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借由法院系统内部的操作规范与司法解释所创设的不动产买卖合同实现与执行的顺位规则,在不动产“一物数卖”无法可用的情况下,解决了司法实践的燃眉之需,也为法律规则注入了道德血液。然而相关规则存在体系性较差的弊病,真正属于债权竞合的规则未能清晰地提炼出来,规则的正当性亦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不动产买卖合同竞合的裁判规则包含三个顺位:合法占有者、先行支付价款者、在先成立者;不动产买卖合同竞合的执行规则为:支付价款达一定比例者优先于金钱债权。这两种竞合规则在整体上基于物债二分的类型论获得其逻辑体系上的正当性,权利外观规则与政策考量则分别补强了合法占有者优先与先行支付者优先规则。  相似文献   

19.
试析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债权清偿优先的理由及其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破产企业银行担保物权与职工工资债权清偿先后顺序,我国赋予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债权清偿优先权有充足的理由。为了实现银行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平衡,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的“部分优先原则”的理论基础上,设计符合国情的工资债权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对犯罪嫌疑人身份终点作了规定,但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起点即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规则却没有规定。确认犯罪嫌疑人是保障无辜者免受追诉的屏障,也是保障犯罪人诉讼权利的基点。被采取强制措施或第一次讯问是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标准,而告知诉讼权利则是确认第一次讯问的程序规则,被调查人也有权申请确认其为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