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续范亭生于1893年,山西崞县城东南西社村人。太原陆军学校毕业,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当过孙中山的卫士长。1911年辛亥革命时,续范亭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率领一个先锋营在风雪中行军500里,占领雁北军事重镇大同。在清军的疯狂反扑下,他带兵坚守40天,从此扬名山西军界。那年他18岁。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8日,江西省南昌县泾口乡康庄小学四年级学生舒伟收到了一个寄自香港的包裹。包裹内是两套新冬装和一些学习用品,寄件人是香港中国检验有限公司再生资源检验中心总经理陈建林先生。一个堂堂总经理为何要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小学生寄东西?这还得从一年多前那场悲情车祸说起。  相似文献   

3.
陆久之先生是一个神秘的人,他是蒋介石的女婿,又是中共地下党员。蒋仅有经国、纬国二子,女婿又从何而来?事情的原委是这样,蒋介石原配是毛福梅,但蒋在上海滩“混世界”时纳过一妾,姓姚名冶诚,再后来又与陈洁如正式结婚,后为娶宋美龄而将其离弃。  相似文献   

4.
勇子 《法制博览》2011,(5):23-23
关于琉球问题更是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蒋介石两拒琉球》。1943年11月开罗会议,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等4项要求。对蒋介石提出的上述几点,罗斯福均表示同意。罗斯福还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记仇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0,(18):46-47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没能封侯而抱屈,其实,这也与其睚眦必报性格有关。《史记》载,李广被削为平民后,有一次夜间带着随从外出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不让他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不久,匈奴犯境,李广被重新起用,到了军中就找了个理由把亭尉杀了。他这一点就远不如韩信,韩信不仅当初能忍胯下之辱,后来发达了,也没有报复曾羞辱他的那个流氓,反而给他封了个小官。  相似文献   

6.
早在七七事变之后的7月13日,蒋介石就亲自给张治中下达了一份极为秘密的手令,对上海战场作了具体的部署。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7):18-19
1937年“八一三”战事起来后,蒋百里正处于代理陆军大学校长时期。当时部队撤离上海,他也到了南京。蒋介石一见面就急切地问,此次中日战争,英美会否卷入漩涡?蒋百里答,可能,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又问,  相似文献   

8.
韩睿 《工会博览》2013,(36):14-14
你能想象一只刺猬坐在高峰时段的地铁里的样子吗?倘若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冬天还则罢了.可要是只穿T恤上班的炎炎夏日呢?  相似文献   

9.
深沉的母爱     
正在妈妈会叫快递之前,她每年都要往邮局跑个三五趟,给我寄东西。现在,妈妈觉得小区里就有快递公司简直太好了,她每隔两三个月就将家常日用品给我快递过来。每次从邮局领回包裹,都舍不得拆封,先要欣赏纸板箱或白布袋上的书法。工人出身的爸爸字写得很有风骨,笔锋遒劲,气势昂扬,与现实生活中沉默隐忍的他反差极大。我还特地将一张字迹清晰的包裹单据撕下来,粘在家常记事簿的封底。可是,自从爸爸去世后,我再也没跑过邮  相似文献   

10.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