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婷 《理论月刊》2012,(2):65-68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欧洲国家、亚洲主要国家等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本文试着分析这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历程、特点,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是一个具有人本性、整体性、实践性的有机整体。社会治理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探照下实现发展创新,为我国社会治理之落实群众利益、社会和谐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的目标实现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4.
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青 《长白学刊》2009,(3):145-148
软实力竞争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与国际亲和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而言,必须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则是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我国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很早就开始,目前关于软实力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软实力"这一提法在理论界和各种媒体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界定问题依然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本文主要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现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永正  ;章罗生 《求索》2008,(8):78-79
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考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我们应在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中定位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有机体的实践特征出发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在社会有机体进化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孙慧阳 《求索》2008,(8):112-113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大国,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影响又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影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弘扬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使21世纪的中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王俊骏 《前沿》2013,(4):41-4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多种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宇翔  张武 《求索》2010,(9):147-149
法治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以其自身的完善内化成一种软实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以其规范的手段来保障软实力的提升。对迅速发展同时又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亟需众采域内外资源,创设一种把中国文化软实力纳入法治视野的宏观框架,并具体化为制度性方案,通过规划法治化蓝图以构建厚重又深具影响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东 《理论月刊》2006,1(2):33-36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要素构筑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视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特征,也是其理论的核心要旨。在此理论观照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整体高度,谋划与建构社会的整体和谐,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王伟  蒲丽娟 《前沿》2011,(1):52-55
文化、国际制度与国际形象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权力合法化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魂,国际制度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形,国际形象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基。中国架构通向合法化之路的软实力桥梁,要注意协调好三对关系: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与合法性资源的关系、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军营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走在社会文化前列.全面塑造新型革命军人,必须进一步提高军营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张燕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71-172
唯物史观社会有机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是马克思在总结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开拓的新的思想理念体系。无论怎样概括它的发展历程,理论结构和内容,都离不开实践这个本质中心,都不能将它简单类比于生物有机体。它突出了社会的整体性,人的主体性,更提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对唯物史观社会有机论的把握是对我国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硬实力的同时,也需重视提高软实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逻辑指向、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有效手段."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我们实现怎样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域.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往届党代会政治报告,十七大报告论述文化的篇幅更大,体现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生产力”是首次出现于党代会报告的新概念。对文化生产力的关注,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盛的文化国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社区教育作为特定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社区或者生活区的一种自发性的、生活化的教育形式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双重作用,存在着同时并存的双重影响。只有不断加强对这一系统工程的探索,强化其自觉性和目的性,丰富其教育形式,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引导民族社区教育加强具有中华民族时代特点的先进文化教育,并使之走向常态化教育的轨道,才能够更好地使之在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于莉莉 《求索》2008,(7):77-78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从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安排出发,将文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昭告于世,提到全国人民的认识和实践面前。并且,对文化建没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力量比较中的突出地位,用“文化软实力”的范畴加以概括和指称。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而且更真实而科学地表达了文化建设、文化功能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雄奇而深刻的作用,是文化发展自身力量的突显推动了我们关于它的理解和社会杷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