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危机作为新出现的时代问题,既可以作为考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视角,又可以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增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力的重要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是考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而生态危机引出的理论难题和时代内涵,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转向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生态危机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国宏 《今日浙江》2011,(11):82-8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回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主旨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在实践意义上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化"研究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方法论、经验教训及时代的应用分析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论断,成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的重要文献和典型样本。本文拟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框架,从“时代化”和“化时代”统一角度入手,着力从学理上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涵义。首先,我们需要理清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时代化和化时代的关系?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有: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时代内容;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实践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时代变迁,引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时代化就是密切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能够回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潮流,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实践着它的时代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先,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理论创新的程度;其次,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时代主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容和方向.第三,立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深度与广度.最后,自觉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动力,理论创新的自觉可以加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这些经验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时间序列与时势任务的交错叠加,丰富了时代化的内涵,四大属性的客观存在,规制着时代化的研究路向;"时代疏离症"的非正常状态,警醒政党必须正视时代问题,形成科学的时代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问题的回应,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时代化与其内在理论品质密切相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立场,是当代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拒斥的价值,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这些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必然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具备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每一个"化"实际上都是两个"化"的对立统一。中国化与化中国、时代化与化时代、大众化与化大众是三个矛盾统一体,其中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的两次飞跃,既是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两次选择的过程。在两次飞跃中"三化"的使命是有巨大不同的,第二次飞跃的任务比第一次更艰巨、更伟大。  相似文献   

12.
梁飞 《青年论坛》2011,(3):8-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缘起、内容和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个核心问题。其缘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时代挑战和党的使命;内容包括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把握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新变化;路径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把握时代特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3.
聂启元  张建 《前沿》2012,(7):4-7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任。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时代化的形态特征基础上,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世界意义,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须臾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整体性逻辑可以从历史逻辑与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两方面来考察。从其历史逻辑来看,自党成立以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其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来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维"说。"一体"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是统领一切的总问题、总原则和总要求,它逻辑地蕴涵着时代化和大众化两个方面;时代化、大众化为"一体"之"两翼",它们导源于"一体",服从于"一体",服务于"一体";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成同一事物之"三维",它们分别从空间、时间、受众三个维度表征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图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逻辑,根本目的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做到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薛金慧 《理论月刊》2012,(10):16-19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在理论上不断丰富的命题。它之所以发生,是理论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探索其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基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它的理论前提,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中心是它的基本目的,坚持世界眼光科学判断世界形势是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张波 《重庆行政》2018,(3):99-100
正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为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清晰指引,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入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7.
张建 《前沿》2010,(23):4-8
80多年来,我们党历代领导集体善于敏锐地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党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深入研究时代主题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的推动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平 《传承》2014,(5):37-39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范例,延安整风运动有效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统一,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相适应,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形式,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维护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中,党的建设也要随着时情、党情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党的建设时代化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推进党的建设时代化,必须结合于党的建设重大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站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实事求是地面对时代变革,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总体安排,在回应时代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宝贵经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准确研判时局变化、紧跟世界潮流、引领时代发展,才能尽显其时代性风采。尽管在不同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认识角度多有不同,但是"回应重大时代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共识。习近平关于如何使经典马克思主义彰显价值和魅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等论述,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