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正>在辽宁省灯塔市政府广场晨练的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追着垃圾一路小跑的环卫工人。她比谁起得都早,风雨无阻,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辛苦中找到了乐趣,在工作中体现了价值。附近的居民都认识她,并亲切地叫她"曹大姐"。她,就是灯塔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曹素坤。热爱——她把工作当事业在众人眼中,环卫工人"工资不高,整日与脏和苦为伴,与假日无缘",每天都过着早出晚归,与泥水、尘土、垃圾打交道的生活,默默地做着城市的"移动吸尘器",这是千万名城市环卫工人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2.
<正>她用满腔的热情温暖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心,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起了工会干部的典型形象,为职工群众维权、带领他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她不惜余力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是送人玫瑰,留有余香。她从事工会工作已经19年了,她就是如今被农一师八团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铿锵玫瑰"的团工会主席——史自敏。  相似文献   

3.
正她,工作勤恳严谨,不断创新;她,以集体为重,用青春和汗水编织人生;她,连续多次被评为师、团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一串串闪光的荣誉背后,是她潺潺释放的无私无尽的爱!她,就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家长嘴中的"好老师",同事心中的"好姐妹"——农二师二十二团第一  相似文献   

4.
细品幸福     
正记录在旖旎岁月长河之中的温暖与感动,便是生活留给我们的幸福痕迹。——题记"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林徽因是幸福的,一个淡淡的女子,用她的风华绝代,让他们或爱她一生,或相伴一生,或等她一生……人生只如初见——只因初见,使得梁思成用七年的时间等待她的回眸。婚前,林徽因一句  相似文献   

5.
田旭东 《实践》2015,(3):37-38
<正>在草原上,传唱着一首悠扬的歌:"美丽的德力格尔玛哟,要想知道她的勤劳,要想知道她的聪明,那绣得精美的达塔古尔就是最好的回答。"这首歌的名字叫《美丽的德力格尔玛》。德力格尔玛汉语意为盛开的花朵。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也有这样一位勤劳、智慧的德力格尔玛——她就是全国劳动  相似文献   

6.
会宁在我省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县。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崭新的一页。她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使得以农业为主的会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多年来,"贫穷落后"是人们想起会宁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词语。她是闻名全国的"状元县"——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连续多年改写着教育纪录、创造着教育奇迹,形成了以落后经济承载教育实践的"会宁教育现象"。目前,会宁已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大学生5.6万余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500多人、硕士学位近3000人,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9,(5)
<正>在科尔沁沙地深处的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宝格吐嘎查,有一位被当地农牧民誉为"治沙女愚公"的女村主任——宝秀兰。26年来,这位勤劳朴实的蒙古族妇女,用她那柔弱的身躯同沙魔展开了不屈的抗争。她凭着一股韧劲,在茫茫的科尔沁沙地上播种着绿色,治理着沙漠,在茫茫沙海里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她承担着城管系统中最脏、最累、最难干的下水道排污工作——疏通下水。作为班长,她任劳任怨,同全班姐妹们一起克服困难,用"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精神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她就是抚顺市排水工程建设处新抚所"三八"排水班班长王辉。  相似文献   

9.
她怀揣着大学毕业后到基层去、到兵团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梦想,来到了塔里木河畔。为了心中的梦想,她以苗木基地为家、以兵团老军垦为亲人,融入了兵团军垦大家庭,成为扎根兵团的第一批大学生女"村官",并迅速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巾帼建功标兵"。她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小的手掌,大大的力量。"用这句歌词形容林威再合适不过。51岁的她,身材瘦小,体重还不到45公斤。可是,这娇小的身躯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跋山涉水,勘探了无数条河流;披星戴月,长期驻扎在工地一线;日耕夜作,肩负着多项工程设计。林威是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从业30多年来,她一直很忙,忙着学习,忙着工作,忙着前进。她说,支撑着自己的是一个信念——"不要被淘汰"。  相似文献   

11.
敲门     
"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7,(4)
荣竹——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兵工战线上辛勤耕耘了25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似一朵奇葩娇艳做人。荣竹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家庭历史问题,从小父亲就告诉她:"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好,一切全靠自己。"因此,培养了她好学、上进、勤奋的性格。"遇事不服输、干就要干好",这种信念一直伴随着她。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3,(9):23
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孩子们亲切地呼唤她为"园长妈妈",家长敬佩地称她为"幼教专家",幼儿园的老师们亲近地叫她"知心姐姐"。她,就是通辽市幼儿园园长——李效华。以母爱温暖孩子用真情感动家长"爱是教育的基础"李效华一直用著名作家冰心的这句活来勉励自己,她时刻谨记爱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而"园长妈妈"则是孩子们给她最美的呼唤。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一天,她都倾尽爱心去了解孩子、照顾孩子、关注孩子,喂孩子一口饭,帮孩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0)
<正>虽然不再兼任社区党总支书记都快2年了,但王改梅仍然保持着在社区工作时的习惯——在街道办事处的办事大厅与工作人员在一起办公。她说:"时刻见到群众心里才踏实。"王改梅现任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2009年11月,她担任巴音赛街道办事处先锋社区党总支书记。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王改梅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及志愿者一栋房一栋房地摸排,不到3个月她就基本掌握了辖区4100户居民的基本情况及辖区分布  相似文献   

16.
28年前,一名轮椅上的年轻姑娘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她以面对病魔的惊人毅力和强大勇气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一代年轻人的楷模;28年后,这位曾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的"青年偶像",依然用她的执着努力和自强不息,感动着今天的人们。她,就是经历了病魔折磨、命运挑战的坚强女性——新一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  相似文献   

17.
正她的人生花季从每天给孩子喂饭、喂水、擦屎、换尿布的琐事开始,成为许多孤残儿童的"妈妈"。虽然和孩子们非亲非故,她却以博大的胸怀、无尽的细心,真诚帮助孩子们成长。时光荏苒,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她始终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坚守在朝阳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护理员的岗位上,用满腔的爱心谱写着大爱人生。她的名字叫雷淑芝。她这样总结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榜样的力量她生长在大山深处,她奔跑在扶贫一线,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为老区百姓撑起一片"保险"的天空。阜平县是河北省有名的"三区县"——老区、山区、贫困地区。近年来,在中央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下,中国人保财险阜平支公司经理李二国带领员工应势而动,探索出保险扶贫的"阜平模式",在全国首创了成本价格保险、"三农"保险等,兜起了  相似文献   

19.
李晓 《党的建设》2010,(12):56-56
10多年来,她还没有正眼看过她的父亲——那个被称为"骆驼"的矮小男人。他的身高只有1.43米,背上隆起一个大大的包,沉沉地压在他身上,走路时总是佝偻着一步一步前行。5岁时,她就和父亲一样高了。从此。她便没有和他一同上过街。  相似文献   

20.
她的嗓音历经岁月洗涤却从未磨损;她的一百多首经典作品从革命年代唱到新世纪;她的"粉丝"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她年逾八旬,却如常青之树依旧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她就是中国民族新歌剧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郭兰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