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舆论监督"是个闹心词儿,让媒体常叹舆论监督环境不尽如人意。但从近期报道来看,情况颇有改观:从江西、广西提出新闻也是生产力、软实力,到广东省领导欢迎网友"灌水"、"拍砖",再到云南明确将媒体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也是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监督的使用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以避免舆论监督出现"越权"现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做到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舆论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在正风肃纪中强化舆论监督作用,必将激发"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体化模式活力,有力提升正风肃纪"麻辣烫"品牌质效。舆论监督也姓"党"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也是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监督的使用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以避免舆论监督出现"越权"现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制宣传专业媒体如何开展舆论监督?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敏感的问题。实践证明,作为法制宣传专业媒体,其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特殊的方面。其依法监督的权威性、依法监督的可信度无形中增强了法制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法制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法制新闻工作实践,仅就法制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首先,法制新闻工作者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新闻媒体仅仅是舆论工具,舆论监督并不是记者或编辑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政务…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振中 《求是》2005,(12):26-29
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最近,中央又明确指出,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理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度深刻理解舆论监督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发扬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1848—1849年,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监督机制是由多部门、多方面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纵横交错、作用各异而又互为补充的社会大监督网络中,新闻舆论监督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探索如何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增强舆论监督实效,对于搞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世界各国反腐败斗争的经验表明,舆论监督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纵观当今世界,公众大规模参与纠治腐败,是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新闻舆论监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新闻舆论监督的党性原则;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它对新时期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处理好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引导、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澄清当前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误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实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新闻媒体及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如何肩负起历史以及党和人民赋予的这一光荣使命。切实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笔者结合我台开办《市长新闻热线——市情民意快车道》特别节日一年来的实践,谈几点浅陋的看法,以与新闻界同仁商榷。 深化新闻改革,加强舆论监督的前提 舆论即公众的言论。舆论监督即社会公众通过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新闻界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还有不少困难,有时甚至是步履维艰。比如,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新闻界批评缺乏正确认识,当作抹黑,甚至认为是拆台;有的领导与被批评者有利害关系,从私利出发,为批评者说情,或出面干涉、阻挠,甚至节外生枝,挑动被批评者告记者。 鉴于目前这状况,新闻单位一方面要避免“吃”官司,另一方面又要进行舆论监督,唤起人们的良知。如何将两方面统一起来呢? 笔者以为,海南省设立的新闻舆论监督中心值得借鉴。那么,就地市新闻舆论监督也不防尝试一…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法律起不到的威慑作用。县域新闻的舆论监督是通  相似文献   

13.
司法独立与新闻舆论监督都属于民主与法治的范畴。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使命在于客观报道事实真相。我国的司法独立与新闻舆论监督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它们在本质上应是协调一致的。我们应当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并通过立法避免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构成不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其缺点进行批评。它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对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深入思考,其思想资源极为丰富。研究并发展其舆论监督思想,对做好今天的舆论监督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市委领导积极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多次在会议中指出,市委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台。如何才能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督难在动机不端正怎么办?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动机不端正,既有新闻单位领导也有采编人员。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单位领导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无冕之王”通过舆论监督会把事情搞乱。而有的采编人员确有动机不够端正,认为当记者就是要出别人的丑,不监督就没有威风,把舆论监督搞偏了搞错了,给舆论监督带来被动,从而使新闻单位领导产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围绕如何利用新闻舆论监督来推进民主建设,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我党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框架,对于舆论监督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成果,其核心是民主政治。在我国,传媒一方面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承载着公众舆论监督的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民主性。党和政府应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努力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空间,并加快推进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习近  相似文献   

19.
新闻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处理好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引导、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澄清当前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误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以来,各级新闻媒体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高度,加大了对基层工作的批评报道力度,促进了工作落实。与此同时,习惯了在新闻褒扬性报道下推进基层工作的部分基层干部对舆论监督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力。有的视新闻批评为“揭短”、“扬丑”,或一触即跳,强烈不满,或颈上点首,心中摇头,以致制造种种借口,压制和拒绝舆论监督。因此正确认识在新形势下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对做好基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树立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批评报道是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积极的、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