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场新事     
一六六团职工种田养殖搞预算 赵春丽 2004年12月28日,是农九师一六六团十三连职工朱勤俭最忙 的一天。他要和一起承包的职工商量2005年甜菜、春麦、打瓜种植 计划,通过对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土地利费等农业投入的预 算和收入的预测,做到合理投入,确保增收。眼下,在一六六团像 朱勤俭一样和职工们-起商量来年种植、养殖预算的职工还有 很多。  相似文献   

2.
当你走进座落在包头市东河区工业南路的内蒙古电力修造厂,无论遇到谁,你都能从他们那爽朗的笑容和直率的言谈中,感受到一种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大家都为自己的企业自豪。内蒙古电力修造厂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始建于六十年代的包头电力修造厂,到1996年该厂有职工517人,固定资产2638万元,生产主要靠电厂设备的修理、加工,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思想很不稳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1996年初,新组建的厂领导班子上任后,紧紧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大胆改革,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在短时间里迈出…  相似文献   

3.
王群州曾经是二二二团修造厂的技术员兼副厂长,现在已经76岁了,几十年来,他为修造厂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职工们都清楚他是修造厂的"技术"权威.他的点点滴滴都给职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年代初期,修造厂只是一个仅有30多名员工的车间,工种也只有铁工和木工.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就连各连队的东方红、轮式拖拉机都要到阜康大修厂才能大修,十分不便.自从60年代中期,王群州担任技术员兼副厂长以后,他大胆探索、革新、创造,把自己精湛的技术全部发挥出来,逐渐使车间发展壮大,到了70年代各单位的车辆大修尽数被王群州招揽过来,有时间王群州还亲自主修,搞得满身是油,由于他能吃苦耐劳、技术又好,深得职工拥戴.  相似文献   

4.
一个靠溜须拍马起家的厂长,在短短的数年里,竟把一个有固定资产80余万元,200多名职工的船舶修造厂推向倒闭的深渊……  相似文献   

5.
1994年5月22日,一个不幸的消息震惊了设备修造厂全体职工:蔡寿泉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大家都不相信这消息是真的。五车间20多名工人站在医院走廊中,急切地对医生说:“你们需要啥我们献啥,一定要治好老蔡的病啊!” 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病情为什么能如此牵动职工的心?用工人的话说就是:“蔡寿泉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蔡寿泉的病是累的!” 蔡寿泉今年51岁,在一汽设备修造厂正好工作30个年头。他在五车间担任了多年的副主任、主任,带领全车间职工先后完成了车身油漆线、第二  相似文献   

6.
<正>张兆军出生于农村,2001年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经人才引进到农五师九十一团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指导工作。2001年4月,他被分配到一连担任技术员,刚到一连的他,人生地不熟,为了更快地认识职工,熟悉地形,他白天跑,晚上绘图,两天下来,他不但认识了全连80%的职工,还绘制了一张一连的住宅图和条田  相似文献   

7.
<正>曾正权,是一师十团九连的能人,从事机务行业以来,已拥有联合收割机2台,农用拖拉机824、904各1台,各类配套农机具一应俱全。另外还种植了计划内棉花20亩,树龄在7年以上的精品枣园40亩。他每年机车上创造的收入达上百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优胜机车",着实让人羡慕不已。1979年,年仅18岁的曾正权是十团修造厂的一名机  相似文献   

8.
改革改制是好事情,但是怎样改,会不会改得老百姓没有饭吃?改制后职工们将何去何从?却成了即将与农一师九团分离的修造厂、农机厂职工两个月以来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近日,九团工会为将“维权”落到实处,在两厂改制方案的议案征集、起草、修正案到最后形成决议这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高校后勤职工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年龄偏大,许多高校后勤职工都是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年龄在40至50多岁的占绝大多数。二是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学校编制的限制,后勤新职工增加得很少,一般多是哪个部门都不愿意要的就安插到后勤来。加上后勤职工的学习培训机会少,长期从事简单化、重复性强的体力劳动,导致职工的视野比较狭窄,缺乏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广大职工群众实现民主政治权利的主渠道。但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因改制,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受到很大冲击,有的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有的即便是建立了职代会制度,也是流干形式,职代会长达六七年不换届;一些企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改制方案不经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不  相似文献   

11.
<正>9月4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十六连职工李双生在承包的80亩枣园里,给饲养的1500多只土鸡喂食。他告诉笔者,今年靠养鸡可获利4万多元。三十四团工会主席张少杰介绍:"目前全团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职工有200多户,种养品种也日益多元化"。据了解,今年该团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职工普遍增收。  相似文献   

12.
<正>兵团三运司工会副主席孙际,从事工会工作的14年来,热心为广大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心实意为职工服务,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赖和好评,多次被农三师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干部;多次被兵团三运司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2007年被农三师工会评为优秀工会主席,被兵团三运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正>朱德群是农一师十团十七连的一名职工,因工伤造成双目失明,可他对不公的命运没有绝望,而是顽强地生活,并开办了一间盲人按摩店,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阳光。1987年,朱德群从湖北来到新疆,一直从事棉花种植,连年获得丰产,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朱德群因工外出打棉花帘子,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双目失明。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43岁的林彩霞是农二师农科所园林中心一名从事果树研究的高级农艺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敬业爱岗,工作执著,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农科所科研工作技术骨干。1990年,林彩霞从塔里木农垦大学果林专业毕业后回到二十八团,用她所学的知识来报答团场。为提高连队承包职工香梨管理水平,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从一名稚气的学生成长为厂里的中心骨干、班长,七团修造厂杨杰轩用执著和追求,化解生产中的难题,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21个春秋。2008年,荣获农一师阿拉尔市"爱企业优秀员工"称号。  相似文献   

16.
八十五团五连组建于1986年。位于博尔塔拉草原的五台叉路口,现有耕地面积6000亩,总人口513人,职工102人,而从事庭院经济的则有308人,其中从事工副业的4人,从事交通运输的37人,从事商业餐饮业的9人,从事种植的有258人。全连居住分散,点多线长,人员流动大,五连党支部一班人,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十四师二二四团高度重视职工多元增收工作,积极发动职工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为着力点,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政策、资金、技术上全方位支持职工多元增收,并取得实效。截至目前,二二四团职工多元增收4877万元,人均增收5376元。一是从事三产服务类商户共计199户,增收3384.8万元。二是从事畜牧养殖共有6户,牲畜出栏465头只,增收64.5万元。三是庭院种植72.5亩,增收8万元。四  相似文献   

18.
为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二师三十三团党委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职工转移就业,拓展就业增收空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转岗转业能力;落实惠民政策,大力扶待自主创业,劳务增收"三大目标,取得了转移职工就业增收的新成效。该团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充分利用农闲时节,组织职工从事  相似文献   

19.
<正>梁绪军是六师奇台农场留守办一队的职工,1990年从兵团武警二支队转业回乡,当过治安员、武器库警卫、种过地,2008年患了类风湿疾病,多方医治无效落下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49岁的梁绪军没有被疾病打倒,他将土地转包给别人,凭着军人顽强的毅力,转向发展家庭养殖。2010年刚开始养羊时,梁绪军养了几十只本地绵羊,毛质不好,长得缓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对于农四师七十一团三连职工王文萍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年份,这个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业种植的女人,凭着自己对土地的那份热爱和执着,用自己的智慧加上辛勤的汗水,再一次从土地里获得了回报,2010年虽遭受持续低温雨水、大风等恶劣天气,自己种植的近千亩地也不同程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还是获得了相当好的回报,除去成本,净收入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