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越南的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的华侨华人又主要集中于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经济比较富裕,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因此,研究越南的华侨华人现状应把重点放在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 一、人口与分布情况 越南和胡志明市现有多少华侨华人,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越南尚有约100万华侨华人,他们当中的80%,即大约80万人居住在越南南方,胡志明市就占52万多,下表是1989年越南人口总调查中所统计的胡志明市华侨华人的总数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2,(1)
胡志明市(原西贡市)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大城市,是越南南方最重要的港市和经济中心。该市市区划分为11个郡(第1郡、第2郡……),郊区划分为古芝、霍门、芽比、守德、平正和缘海6个县。全市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人口393.4万,其中城镇人口316.9万,农村人口76.5万。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在越南南部分为南北干流 ,北干流称为前江 ,南干流称为后江 ,最后两条干流又分成九条支流入海 ,故称九龙江。九龙江冲积而成的平原面积约39600平方公里 ,占越南全国总面积的1/8 ,人口约161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21 %。九龙江平原历史上生产落后、经营单一 ,粮食不能自足 ,群众每年都有几个月靠外调粮食度日。越南解放以来 ,九龙江平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越南重要的产粮区和食品加工基地 ,也是越南重要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基地 ,年均农业总产值近40万亿盾 ,占越南农业总产值的34% ,其中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4.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4,(12):59-61
胡志明市是越南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文化的中心。该市的华侨华人文化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华侨华人活跃在该市的文艺舞台上,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华侨华人文化还与当地的越南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些都是胡志明市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整个越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越南的占族     
占族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七万多(据一九七八年统计)。大部分聚居于中部南端顺海省境内;部分散居于义平、富庆、同奈、安江等省,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其中以朱笃、西宁和胡志明市三个地区较为集中。除越南外,占族在柬埔寨约有九万人,在泰国约有一万人。据说在印度尼西亚也有占族人,他们都是占婆的后裔。  相似文献   

6.
到1980年底,东南亚地区共有人口36,2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达15,200万。以下依次为越南(5,230万),菲律宾(4,840万),泰国(4,717万),缅甸(3,530万),马来西亚(1,344万),柬埔寨(776万),老挝(372万),新加坡(293万)和文莱(19万)。东南亚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0人,为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2.7倍,是世界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东南亚当前的人口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938年年中,正当日军大举侵略我国,侵占了华中和华北广大地区的时候,越南华侨中的爱国进步分子,为了更加有力地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把越南南方原有的几个抗日救亡组织联合起来,并且争取和团结了华侨的爱国知名人士,如张长、颜子俊、陶笏庭等,在华侨聚居的堤岸市(现属胡志明市第五郡和第六郡),成立了“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单称“救总”)。不久,越南南圻各省华侨也积极响应,先后纷纷成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8.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腹地,是中国的近邻。周边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接壤,南部半岛东面濒临泰国湾,西南面向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40%,老族占35%,华人占11%。全国95%的人信奉佛教,200多万人信奉伊斯兰教,30多万人信奉基督教。首都曼谷,人口600多万,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方语言是泰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现况     
柬埔寨王国是中国的近邻,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北接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143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0%,有20多个少数民族,高棉族占80%。官方语言为高棉语、英语和法语。国教为佛教,全国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首都金边,人口110万。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越南与中国是“山连山,水连水”的邻邦,两国有共同的陆地边界约1350公里,其中有390公里的河界,其余是山地边界②。 越南北部山区包括有6个省,从东到西为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和莱州,总面积55488平方公里,占越南总面积的16.8%,人口387.5万,占越南总人口5%(199年)。其中少数民族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6.08%③。 中国与越南北部边境各省交界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广西的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380万,其中少数民族1600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5。云南的…  相似文献   

11.
华文报纸与华文教育相辅相成。印尼华文报纸在向华族传播资讯的同时也对华文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宣传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为华文教育营造建设性氛围;热情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多方面激发华文学习动机的形成;全力争取华人权益,为华文教育赢得生存空间和合法地位;大力倡导族际和谐,为华文教育寻求友族理解和社会包容;维护华族团结,推动华社活动,为华文教育构筑族群共识;不断丰富版面内容,促进读者华文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认知的发展;大量刊载华教信息,为华文教育提供广告服务、舆论引导和传播平台;直接参与华文教育事业,给予资金、物质、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笔者赴印尼棉兰华人社区的个案考察为依据,把棉兰华人社团、社团领袖按经济实力、社会活动能力做了划分,并就各层次的社团与社团领袖的关系,分析了棉兰华社的内部结构,以期探讨这一有特色的印尼华人社区。  相似文献   

13.
华文媒体在马来西亚的出现是跟随着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如今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载体、多平台、多手段、多途径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已蓬勃发展。本文简述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浅析华文媒体在服务华人社会、发挥媒体中介桥梁作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旅游已经在我国许多省份自发地开展起来。东南亚诸国中医药应用历史悠久,华侨华人对中医药文化情有独钟,面向华侨华人市场做好中医药旅游工作大有必要;目前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用中医医术治病;二是发展中药材和中成药购物;三是增加保健按摩等产品;四是发挥医药博物馆和中药种植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对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初期,许多华人社团创办了实行华文教育的学校。许多华团专门针对华文教育设立奖助贷学金,积极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独立后,面对政府采取的限制、压抑华文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华团尤其是华人教育社团起而抗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积极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和权益。事实上,华团是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The rise of modern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hina wa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ary China (JCCC) in 1959 which sponsore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to promote Chinese studies, ranging from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training courses. Since then, American study of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period of sustainability that features academic and group-oriented research. It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discipline i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studies. There are some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y sinology and modern Chinese Studies: the latter is much more concentrated on the study of issue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studie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merican Chinese studies stresses empirical research, textual dat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半叶,作为中国重新返回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网络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拓展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从理论上把握华商网络与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系亦成为学术界着力探讨的极富挑战性的一项研究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扩展有关华商网络的研究领域,更广泛的意义是,能够进一步验证有关中国的发展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林梅 《南洋问题研究》2009,(3):60-66,90
中国对新加坡的劳务输出开展了20多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国。中国在新加坡的劳务人员估计至少有20万之多,主要分布于建筑、制造、海事及服务等行业。尽管两国之间的劳务合作总体上发展顺利,但由于两国劳务制度不完善、市场不规范、劳务人员本身的弱势地位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中国劳务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两国政府部门的重视,将阻碍中新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的华文报纸始于19世纪末,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剩下5家主要华文报纸。本文简要回顾菲律宾华文报业的历史发展,阐述菲律宾华文报纸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华侨教育起源于日本,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外的形势,日本华侨社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19世纪初20世纪末日本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