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世代赤贫,立志救国 朱德,原名朱建德,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今为丁家湾)。朱家世代均系佃农,母亲生了13个儿女,朱德排行第四,但活下来的只有8个。朱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出过读书人,深感世代文盲之苦。为“支撑门面”,朱德父母下狠心勒紧腰带,在朱德6岁那年,送他到当地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2.
1926年9月,英帝国主义军舰悍然炮轰万县城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万县惨案”。当时朱德、陈毅受党的委托,正在万县做杨森(川军第二十军军长)的工作,争取杨森投附国民、革命,是以亲与其事,且组织领导了万县人民的反英斗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26年8月,在北伐军连克长沙、岳阳,直逼武汉的情况下,为解除西翼威胁、防止盘踞万县的杨森出兵援吴(佩孚),中共中央决定派朱德与杨森联络,以策应北伐。之所以作出这种决定,派朱德深入“虎穴”,这一则朱德与杨  相似文献   

3.
在震惊中外的万县“九·五”惨案中,四川军阀杨森一改以往对英帝国主义妥协退让的态度,而对其采取强硬的措施,使长江上游英国的“航运”中断一时,展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其原因何在?毫无疑问,是朱德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打!我们要给英国人一点教训!”  相似文献   

4.
在震惊中外的万县“九·五”惨案中,四川军阀杨森一改以往对英帝国主义妥协退让的态度,而对其采取强硬的措施,使长江上游英国的“航运”中断一时,展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其原因何在?毫无疑问,是朱德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打!我们要给英国人一点教训!”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24):103-103
1886年12月1日,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诞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原名朱代珍,字玉阶。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并在那里秘密加入了同盟会,从1911年到。1917年,他先后参加了反清斗争、护国讨袁斗争和护法运动。为了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6.
滇军爱国名将朱德,与曾任北京(民国日报)总编辑、同盟会的老会友、1918年聘请到他的旅部任咨谋的孙炳文,政见一致,志同道合。早在1920斗,他俩在为改造中国寻求新道路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到马克思的故乡去1922年3月,朱德离开昆明,5月中旬回到四川南溪家中。他一面安排家事,一面做着去北京的准备。挚友孙炳文已于一年前先行到了北京,他们相约北京会合,6月底,朱德到了上海。7月初的一天,他从上海到了北京,出了火车站,雇个人力车,直奔宣武门外孙炳文的住处。二人见面,格外高兴,孙炳文对朱德如约而至甚是钦敬。“玉阶兄,来得这样…  相似文献   

7.
1922年5月下旬,朱德和滇军代理总司令金汉鼎乘船来到重庆,受到川军第二军军长兼重庆警备司令杨森的热情款待。见面后,龙门阵摆得海阔天空,最后杨森终于谈到了正题:“朱德兄,  相似文献   

8.
正酷刑逼供,宁死不屈1928年6月中旬,万县(今重庆万州)。军阀杨森秉承蒋介石"清党反共"的旨意,正在刑讯刚刚抓捕的共产党要犯曾润百、周伯仕、雷震寰等人。曾润百、周伯仕、雷震寰等因在万县组织领导兵变而被捕,三人是共产党在万县的负责人。杨森第一个提审的是中共万县县委书记曾润百。曾润百曾是川南学生运动的领袖,又做过泸县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9.
正1926年夏,北伐军誓师北上,北伐的炮声震撼着中国的大地。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倚仗着帝国主义的势力,勾结四川军阀,欲与国民革命军决一雌雄。这时,从苏联回国的朱德接受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到四川军阀杨森那里开展统战工作,劝阻杨森出兵东下支援吴佩孚,配合国民革命军进军武汉,  相似文献   

10.
晓农  冯都 《党史文汇》2002,(7):31-33
▲南昌起义时的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彭干臣75年前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垂危所采取的断然而重大的军事行动。在这场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起义中,有一个人担任的职务非常重要,这就是南昌市的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彭干臣。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朱德是南昌起义时的南昌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然而,这似乎已成定论的史实,却搞错了。担任这一要职的并非朱德,而是我党一位折损过早的军事干才彭干臣。朱德的确担任过这一职务,不过那是在南昌起义之前。1927年1月,朱德离开四川军阀杨森部队来到武…  相似文献   

11.
朱德(1886——1976)字玉阶,是全国人民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是我国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虽已经逝世31年,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丰功伟绩将永世长存。  相似文献   

12.
正1926年秋,正当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刻,英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其在华利益和北洋政府失败的命运,加紧了对中国的武力干涉。9月5日,他们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进行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五惨案。声讨英帝罪行,草拟"雪耻宣言"惨案发生前夕,看似平静的万县,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相似文献   

13.
1926年12月底,四川军阀杨森以防止其部队被“赤化”为名,将朱德“礼送”出境。1927年1月,朱德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前往南昌,转到当时正驻扎在南昌、九江、吉安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培德部(即原驻粤滇军,后改为第五方面军)工作。朱德同这支滇军部队的高级军官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军长朱培德和师长王均、金汉鼎等都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以后又长期在滇军共事,  相似文献   

14.
一 朱德元帅(1886~1976),一生中用了好儿个名字。他出生后,为了好抚养,母亲给他起乳名为狗儿。4岁时,父亲给他起的小名是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老师按照朱家的家谱,把朱代珍改为朱玉阶。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当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只招收云南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阶来到报名处,查阅了登记簿,发现蒙自县无人报考。于是,求学心切的他就假称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改名朱德报上了名,并通过考试被录取。从那以后,朱德就成了朱玉阶的常用名,而玉阶就变成了朱德的字。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宋黎:想不到昨日(笔者注:1982年4月10日)收到你从华盛顿希尔顿大酒店寄来的信,告诉我你为签署加州奥克兰市同大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协议来到美国。并谢谢你送我织锦缎。”这是与宋黎阔别46年后,海伦·斯诺写给宋黎5000字长信的开头语。 海伦·斯诺(全名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犹  相似文献   

16.
缅怀林铁     
正林铁(1904-1989),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人。在万州中学上学时期,曾受到萧楚女、恽代英等人的影响,后来到北京中国大学、法政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法国巴黎从事学运和工运的革命工作,担任中共留法支部书记。后来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担任中国支部书记。1935年回国后,曾被派往张学良的东北军开展统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长,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使用"长征"一词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长征"一词。目前可查的历史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共156字,以韵律文的形式发布,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相似文献   

18.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就有“军神”和“川中名将”的美誉.大革命时期,杨闇公(中共四川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杨尚昆之兄)初识刘伯承即感叹:“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1929年,中共中央曾要求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四军,毛泽东致信中共中央:“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来,那是胜过我们的.”当时毛泽东与刘伯承尚未谋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伯承先后3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被称为“党内孙武”.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当面称赞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朱德撰文称刘伯承“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解放战争时期,“小诸葛”白崇禧称刘伯承为“中共第一悍将”.  相似文献   

19.
保安副司令成了地下党1938年1月,我的父亲萧中鼎由四川大学上校军训主任教官调任万县地区(四川第九区)保安副司令。因当时保安司令由专员闵永濂兼任,我父亲作为实际上的"一把手",管辖万县地区九个县的民团武装,人称"萧司令"。  相似文献   

20.
陶灵 《红岩春秋》2014,(9):44-46
正重庆的第一个机场1928年7月,四川军阀刘湘与杨森两军冲突,下川东战事开始,最终以刘湘获胜而告结束。年底,刘湘取得了涪陵、垫江、梁山、万县等地。刘湘时任四川善后督办兼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一心想扩大自己在四川的势力,他听从部下的建议,决定组建空军,构筑大西南空中防线。在获取的地盘中,梁山县(现梁平)虽属丘陵地貌,但不乏川东地区少有的平坝,其城郊有一块被当地人称为"北门操场"的土坝子,地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