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天气、气候业务和科研体系,提高了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气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预报预测水平亟待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昌江县气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气象局的具体指导下,贯彻实施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方向,在减轻自然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加快地方气象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做好讯期天气趋势预测。气象工作做到“早预报,早汇报,早防范”。  相似文献   

3.
<正>京政发[201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落实《中国气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合作协议》,加快推进首都气象事业发展,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气象事业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辖以来,我市气象事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测、人工增雨、防雹救灾、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尚未形成、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亟待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气象服务能力不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作出如下决定:一、切实将发展气象事业提到我市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陕政办发[2015]8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预测预报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  相似文献   

6.
马鹤年 《中国减灾》1993,3(4):19-20
气象是为发展经济,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技术。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发生频次高、危害面广、灾情严重的灾害,特别是气象条件的变异,不仅直接形成气象灾害,而且常常引发洪水、泥石流、风暴潮以及一些生物灾害,因此气象工作在减灾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气象事业是我国减灾和发展经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自80年代以来,加强了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警报现代化建设,积极拓宽服务面,建立健全减灾服务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气象工作为增强  相似文献   

7.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新疆气象部门承担着全疆范围内的气象监测、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与全球的气象资料交换及气象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肩负着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象服务的任务。全疆气象部门有正式职工2704人。本科以上学历723人(其中硕士56人.博士5人),占职工总数的27%。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6,(24):16-21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是国家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的体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现结合山西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9.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气象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四年多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认真贯彻实施 ,使《条例》在保障气象事业基础性公益事业地位、规范全省气象工作、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 ,在贯彻落实《条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 :有的地方对《条例》学习、宣传不到位 ,对气象事业公益性地位认识不足 ,依法履行职责不够 ;有的地方经费投入不足或增长缓慢 ,因无经费或作业经费不足无…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加快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站网建设,着力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水文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此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员在灾害隐患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发展日新月异,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我国已经形成"海-陆-  相似文献   

11.
《湖北政报》2010,(13):20-21
<正>鄂政发[2010]3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焦冶 《求索》2008,(7):153-155
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明确提出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树立公共气象理念,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因此,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气象法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完善气象立法,构建公共气象服务法律体系,以保障公共气象服务职能的发挥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冰冻、暴雨、雾霾、高温……近年来,随着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气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市人大常委会对气象工作高度重视,8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芳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天津市气象条例》情况开展集中执法检查.检查主要针对我市气象体系建设情况、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建设与保护情况、气象灾害防御情况及效果、气象资源利用情况、气象事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密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坚持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不断提升气象预测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服务,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2014—2020年)》。  相似文献   

15.
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精神,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全省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我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带,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冰雹、霜冻、大风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全省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因此,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对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化是追求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的一种手段;现代化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极的目标。气象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气象和相关科技,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过程。气象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气象事业转型发展,就要全面推进"需求引领、效益导向"的气象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气象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过  相似文献   

17.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气象数据的采集及预测预报工作,也给长期积累的气象探测信息的准确性、代表性和连续性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切实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青海省气象条例》,提高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方面取了很大进展,初步建成了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但山洪监测预警水平、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地震预警预报以及预警预报信息发布能力等与美国、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推进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气发[2011]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气象局:为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相关部署,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气  相似文献   

20.
代刊  陈静  杨绚 《中国减灾》2023,(9):34-37
<正>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在此背景下,亟需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本文介绍了针对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在揭示公里级误差特征、研制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发展无缝隙客观预报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期不断提升灾害天气精准预报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