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地震强度大,频度高,灾害重。山西省地震局作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本省防震减灾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各项职责。主要职能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规监督、检查全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实施行业管理,指导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对省级以下地震台网实行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本省范围内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管理中国地震局移交的地震监测台网;管理主要由省政府投资并主要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服务的一般项目。多年来,在中国地…  相似文献   

2.
正加大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途径之一。浙江省台州市地震发生频次少、震级弱,民众对地震灾害的准备不足。近年来,台州通过抓体系、抓阵地、抓队伍,加大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为民众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防震减灾事业开创新局面。面对城市高风险的形势,本文作者认为,在"韧性城乡"计划和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基础上,需进一步建设地震安全发展城市,大力提升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满足城市居民的地震安全需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大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更加错综复杂,地震灾害风险不断加剧,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  相似文献   

4.
《陕西政报》2023,(16):20-26
<正>陕震发〔2022〕33号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机构,各有关单位:《陕西省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信用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8月2日第8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22年8月24日陕西省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信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市场行为,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中国地震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全国地震部门对口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新疆吐鲁番地区地震局地震监测基础能力薄弱,地震应急处置能力落后,设备、信息系统建设不能适应地震突发事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09,(5):39-40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近年来,我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努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已初步建立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定成效。但在有些地区仍存在着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近年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方面,已建成由市地震监测中心和各测震、强震、前兆台站组成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地震监测系统,目前,全市已有15个地震台站,25个地震观测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一县一台站、一市一网络",台站数量、观测手段均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地震局是大同市人民政府直属职能局,是大同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及相关法规在大同市行政区域内的执法主体部门。200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市地震局党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对全市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全市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监测预报工作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地震监测预报人中实行72字方…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我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是一个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区,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库区防震减灾任务将更加艰巨。为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机构和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地震发生时,农村民居倒塌毁损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是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因此,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之一。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建设是农村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