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党的十九大的国际影响,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所处的世界方位、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把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话语、中国道路等之于世界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方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全球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群“老外”,或是求学中国,或是痴迷中国,或是看好中国,亦或是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怀着不同的“中国梦”,他们远涉重洋,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他们和中国法律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都在激情满怀地融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西方科学心理学引入中国已愈百年,但百年来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依然处在"心理学在中国"的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所谓"中国心理学",即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心理学体系,这是当下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紧迫需求。中国心理学何时出现难以判定,但是,蕴藏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中国传统心理学使中国心理学的建立具备了最大可能。通过"以西释中"和"以中释西"的心理学诠释,中国心理学必然能藉由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创造性转化而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进程。然而,中国威胁论却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当代国际安全背景下中国国际私法能否通过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消除中国威胁论和维护中国和平与发展有所作为?中国国际私法具有哪些维护和促进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它又是如何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上发挥维护和促进中国和平与发展的作用的?我国学界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将有益于完善中国国际私法和促进中国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趋势下.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律师事业该怎样发展? 在中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律师事业应如何作为? 在中国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律师事业如何走在时代的前沿?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构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也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国内外学界和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持续升温.然而,大多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时往往会回避对中国的政治模式研究,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无疑也是存在的."中国模式"的成功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有着某种联系,中国政治也必然带有传统的特色,中国文明的一些基本因素决定了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也就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而去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因此建立在传统文明基础之上的政治模式也是不可复制的.  相似文献   

9.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面落户北京前门大街,开启了中国的快餐时代.30年后的今天,肯德基、必胜客等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姓中国)旗下的餐饮品牌已经遍布中国各地,百胜中国也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中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屈翠容是怎样拉动百胜中国整体业绩这架商业马车向前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0.
丘岗  许鲁洲 《法制与社会》2010,(17):275-27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始终是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光辉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代化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把握这些能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代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曹燕妮 《法制与社会》2012,(23):158-159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并行发展的双进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变革,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起着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通过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现实可能,并且在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可以这样来描述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延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丰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是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想目标、实践道路、社会制度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大案速览     
《法人》2015,(1):10-11
南北车大合并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停牌月余之后,有关双方合并的事情终于迎来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据2014年12月1日媒体报道,接近国务院国资委的人士称,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方案的第一稿已完成,上报国务院。按照方案初稿决定,中国南车增发收购中国北车资产,而中国北车则将退市处理。合并完成后,中国南车将更名为"中国轨道交通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的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道路,从世界视野中吸取能量。道路自信,就是信中国,信自己。中国道路正在创造新的社会文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近年来也成了欧盟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对象。这一状况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综合近年来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分析欧盟针对中国反倾销指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现状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欧盟...  相似文献   

17.
邓正来 《法学研究》2006,(5):99-110
在中国进入世界结构以后,中国法律哲学在重新定义中国和审视中国问题的时候必须建构起一种关系性视角。在关系性视角下,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具有了双重性,与此紧密相关,世界结构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强制。在这种双重强制下,中国的问题就成为了共时性的问题。这种双重强制的世界结构构成了中国法律哲学基本使命的历史性条件,它要求中国法律哲学经由关系性视角和共时性视角的建构去重新定义中国,同时建构起主体性的中国,并据此建构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布局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法则,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点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传达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法学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是否有法学、中国古代法学与现代法学的差别、中国古代法学与律学的异同点、中国古代法学到近代为何消亡以及如何对待民国时期的中国法学等6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通过法治来实现。"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积极培育和践行法治价值观,坚持中国法治道路、弘扬中国法治精神、凝聚中国法治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