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2,(9):70-72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是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就是探索这样一种新型文明的过程。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一些命题,如人性的发展和丰富,经济的繁荣和富庶,身份的平等和相互承认,法治和民主基础上的国家治理等,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已证实的文明成果。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寻找通向这一文明社会道路的过程,江苏省实施的“两个率...  相似文献   

2.
易中懿 《群众》2022,(4):12-13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全面实施乡村战略,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和主战场,要精准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以更高质量科技供给对接市场、服务产业、致富农民,着力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赋能提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农业现代化是"四化"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但是,当前"三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乡村衰败、环境污染、微腐败等横亘在我们面前,影响全面小康建成和国家发展全局。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整体层面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机制。战略目标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略举措包括城乡融合、权力制约、环境整治、脱贫攻坚、规则保障。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连续十年出台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问题。2013年5月,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协调下’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率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赴江苏省调研“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把脉中国农业,探寻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农业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我们知道,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二十年中,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  相似文献   

6.
农村,主要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这样一个定义,凸显了农村的乡土特色和国之根基地位。历史地看,农村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三农”工作事关农村稳定和国家大局,任何时候都要放在基础位置。“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焦点。可以说,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治理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振兴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不高,如何有效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引导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回应。我们应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明确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精力释放广袤农村的生命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四化并进”推动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它带来的农村社会的转型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强烈得多。根据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世纪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应是“四化并进”。这四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农民现代化。 一、“四化并进”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是动态的、渐进的和不断丰富提高的。我国四届人大曾确定农业现代化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些当然是重要标志。但随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更加重视乡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振兴地域经济的突破口,采取切实措施,强力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具备的资源条件、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农业产业化是涉及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的组织化及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当前而且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牵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必须将其作…  相似文献   

13.
木行 《创造》2001,(9):18-20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一个农业强省。1999年年末,农业人口3538万,占总人口的85.4%;农村劳动者1878.8万人,占社会总劳动者的83.4%;80%左右的工业原料、70%左右的财政收入、60%的出口商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可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状况在云南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能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甚为重要。因此,如何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昆明市嵩明县发展“订单农业”的实践带给了我们一些鲜活的启示。订单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订单农业”也就是规…  相似文献   

14.
刘核明 《山西政报》2010,(17):24-24
201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中央文件及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山西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工作方案.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深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和重点工程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经济得到稳步推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谈到农村发展的时候,大家常常更多地关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等等以物质进步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不断地被接受开始让我们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有关性别与发展的主张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中心内容之一。但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框架中忽视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儿童。这一问题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基于一个理论的假设,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全世界十亿文盲中有近七亿是妇女,其中就有1.3亿的失学女童,按照1997年的…  相似文献   

16.
刘书平 《新重庆》2006,(12):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广大农村面临人才严重匮乏.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促进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农村人才队伍.各级政府特别要把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如何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过程中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持放任主义态度的做法,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促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记者认为,从体制上确保县、乡公务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保证。日前,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拜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 杨汝岱:你说得对,都是国家公务员,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王峰 《长白学刊》2010,(4):142-146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也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中国共产党依靠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没有引起较大社会震动和农业生产没有减产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铲除了农村中产生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避免了农村的极端分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也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以社会整合为视角,分析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得失.对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02,(3)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多年来,我们常熟市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农村现代化建设之路。1987年9月,常熟市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们进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南宁地区的实际,首先分析了南宁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现状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以期对今后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参考。一、南宁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现状广西南宁地区是个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农业地区。全地区有12个县(市)173个乡镇,耕地总面积633.1万亩,总人口55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3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