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卓伦 《党员文摘》2023,(13):48-49
新娘礼服、芭蓄舞裙、担架、渔网、铁丝吊灯和西瓜一系列日常物品被浸泡在盐度极高的死海海水中一段时间后,裹上了厚厚的盐晶。它们穿着闪亮的白色新衣,化身美轮美的艺术品,诉说着独特的死海故事。一场主题为《燃烧的海》的展览在以色列博物馆举办,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2.
一个“中国死海”,让大英县闻名遐迩。随后民间观音文化转变成中国“观音故里”,乱石裸露的“河床”转变成秀美的“城市湖泊”,丘区“小山沟”转变成“中华侏罗纪公园”……一项项本土资源,转变为了一个个延揽真金白银的旅游项目也成功组建起一个中国死海文化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早已习惯了以寡击众,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就一直警惕注视着四周阿拉伯世界的一举一动。即便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的确“突然”,以色列的反击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其实,以色列早就要寻机打击真主党。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出军队,但这也并未换来以色列所希望的北部安全。真主党武装以黎领土萨巴阿农场仍被以色列占领为由,不时对以色列施以冷枪热炮。而这次,真主党主动送上门来正好给了以色列放手大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以色列5月24日表示,如果哈马斯在今后6个月内仍不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将开始单方面撤离行动并划定巴以最终边界。  相似文献   

5.
李滨生 《党建文汇》2008,(10):21-21
以色列执政党前进党今年9月17日举行党内选举,以色列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齐皮·利夫尼以微弱优势获胜,当选前进党主席。作为负责外交事务的第一副总理,利夫尼被视为以色列政坛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和继前总理果尔达·梅厄夫人之后以色列最具政治影响力的女性。  相似文献   

6.
王昌义 《湘潮》2013,(6):43-45
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和政府多次邀请江泽民访问以色列,魏茨曼访华时又当面向江泽民重申邀请。此后,他还具体建议,江泽民可以不只是访问以色列,还可以访问埃及、巴勒斯坦等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7.
王倩 《廉政瞭望》2011,(22):53-53
以色列人有股坚韧的傻劲儿,认准了就不容易回头,所以才容易在学术界和企业中取得成功。以色列人的这种品格恐怕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分不开,而同样让世人称道的,是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4):56-60
从士兵到将军,从一介武夫到政治家,以色列原总理沙龙这般传奇经历,在世界政坛上显得殊为“另类”。在叱咤风云的一生中,他既被称为“以色列之王”“上帝的狮子”“以色列的巴顿”,又被阿拉伯人斥为“屠夫”,可谓集赞美与毁誉于一身。那么,这一被赞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场指挥官和战略家”的传奇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相似文献   

9.
中新 《党建文汇》2009,(1):21-21
在走进以色列的基布兹(以色列的集体社区)之前.我们听说过很多关于它的“神话”.如基布兹的集体主义生活:基布兹以占以色列2%的人口生产着全国将近一半的农产品;大量的社会精英来自基布兹,其中包括建国以来的4位总理和以色列杰出作家阿摩司·奥兹……这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一在走访了几个各有特色的基布兹之后,记者发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作为以色列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基布兹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0日,耶路撒冷哭墙。一名以色列人紧闭双眼,呆立墙前,默默祈祷以色列总理沙龙能够平安归来。  相似文献   

11.
吴官正 《学习导报》2013,(13):59-59
我有一位以色列朋友叫艾森贝格,对中国很友好。我在江西当省长时,应邀访问了以色列。在他的安排下,与多位部长和时任副总理的佩雷斯(现任总统)会见。艾森贝格虽年近古稀,但非常热情、诚恳,一路陪同我们参观了以色列多个城市和乡村。  相似文献   

12.
青木  谷棣 《党建文汇》2014,(6):39-39
提起以色列,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那里安全吗?在人们的印象中,以色列这个国名总和充斥着爆炸与轰炸的巴以冲突、中东局势,还有理不清剪不断的民族与宗教争端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知道以色列经济长年保持快速增长,更少有人知道,最引人瞩目的是高科技创业经济。  相似文献   

13.
朱橙丽 《党课》2011,(14):79-79
沙拉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自3月27日以色列发生自杀爆炸事件以来,巴以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阿拉法特的处境岌岌可危,而美国则继续在中东问题上偏袒以色列。众多迹象显示,在中东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黎巴嫩为何会与以色列结怨 这得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说起。上世纪70年代.为抵抗以色列的侵略,巴解在黎巴嫩建立了基地,并将总部迁至贝鲁特.巴解还在黎巴嫩南部储备了上万吨弹药.甚至组建了一支坦克部队,成为能够左右黎巴嫩国内局势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由于巴解不断以黎巴嫩为基地袭击以色列,  相似文献   

16.
新华 《党建文汇》2007,(6):45-45
当前,以色列政府视伊朗核计划为“灭顶之灾”,早已磨刀霍霍,而伊朗则警告将毫不犹豫地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但谁曾想到。上世纪70年代,出于各自的利益,伊朗与以色列曾秘密联手共同研发核武器。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党课》2009,(4):80-83
今年2月20日,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宣布选定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负责组建新政府,并向其正式颁发了授权书。以色列2月10日举行议会选举,在120个议席中,外交部长利夫尼领导的中间派政党前进党获得28席,  相似文献   

18.
亚洲——最高海拔:8844.43米(珠穆朗玛峰);最低海拔:-392米(死海);平均高度:950米。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14,(2):33-33
大屠杀和以色列基础教育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教育学院2007—2009年就全国范围内基础学校大屠杀教育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屠杀在以色列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77%的学生和96%的老师称大屠杀对其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94%的学生热衷于探讨大屠杀记忆,  相似文献   

20.
哈马斯,这个成立于1988年的组织,刚刚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从白手起家到平步巴勒斯坦政坛,从成立伊始以色列借助它打击和遏制法塔赫,到向以色列搞自杀爆炸袭击,再到向犹太人发射火箭弹,哈马斯的演变史就是巴以关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