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首富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十年前营业额只有100亿新台币,而2006年的营业额达到1兆台币,十年成长100倍,郭台铭创造的鸿海经营传奇的背后,究竟靠的是什么?“我不懂模具,但是我会用人、会用专家,我们公司的机械博士超过几十位。”这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自谦之词,尽管鸿海是以模具起家,但郭台铭很清楚,善用人才,才是奠定了鸿海30年来持续成长的基础。敢用——把人才变将才以2006年鸿海集团旗下最大的一块事业版图“富士康”控股公司为例,总经理戴丰树拥有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并且在丰田汽车工作八年,当时有人就怀疑做车子的,能把手…  相似文献   

2.
郭小平 《台声》2000,(10):34-35
郭台铭,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 1998年他入选美国《财星》杂志第 57大亚洲富豪; 1999年美国《福士比》杂志选他为美国之外世界第 22名富豪,身价 21亿美元;同年度他在台湾《商业周刊》排名“科技富豪”首富。   80年代末,郭台铭到深圳投资,先后成立了 15家台资企业,组建了富士康企业集团,总投资达 6亿多美元,员工达 2.2万人。今年 2月 22日,江总书记视察了设立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的台资企业富士康 21世纪资讯工业园区。 初识家门   郭台铭的老家在山西,受父辈的影响,他对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文怀有很深的感情。他虽然奔走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2,(9):39-39
日前,山西日报头版“新晋商风采录”正式开栏。文章以“郭台铭——回馈桑梓的台湾首富”为题,重点宣扬山西籍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重商而务实、精明不失厚道的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回报家乡的感恩善举。  相似文献   

4.
“我生长在祖国大陆,时刻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我有个愿望:一旦事业有成,定要效仿南通状元公(张謇),一在家乡捐资办教育,二在祖国投资办厂,为祖国兴旺尽绵薄之力。”香港建南行家族财团董事长吕振万先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身居香港和海外,心系祖国家园,热心支持家乡建设,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其动人事迹,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5.
来信摘录     
“办厂”也要“办场” 有 些干部认为“厂”是“工”字头, 而“场”是。农”字头,办厂比 较时尚,办场有点土气,对招商 引资上项目办工厂情有独钟,对发挥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办农场却重视 不够。应当看到,办厂直接富的是地方财政,是政绩,办场直接富的是一 方百姓,也是政绩。对农民来说,“场”与他们更接近,更有感情。与办厂 相比,办场难度小、见效快。一个农户养百十只鸡,掌握了技术,增加了 收入,就可以办个大一点的养鸡场。如果我们能用办厂的劲头来办场,加 大扶持力度,富民强县的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在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很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1992年我曾率团到美国旧金山的"硅谷"参访,当时就有不少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青年科技人员,在旧金山科学工业园中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一些朋友告诉我,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也办得不错。所以我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到新竹作一次参访。  相似文献   

7.
徐军利  王云生 《台声》2001,(9):34-36
盛夏,杨柳依依,百花争艳,太行山张开臂膀,迎来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先生。 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原晋城市郊区)南岭乡葛万村的台湾首富郭台铭,曾于1987年11月和1998年10月两度携妻回乡探亲祭祖,并先后三次为家乡建桥、引水、教育等各项公益事业捐资1550万元,并投巨资在山西省太原、晋城和运城等地兴办企业,家乡人民有口皆碑。此番回乡,郭台铭再次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育、公路、扶贫等各项事业捐资2350万元,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6月16日中午,郭台铭一行由上海飞抵郑州,晋城市…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当有些台商对大陆情况还木了解,还有点疑虑时,台湾新竹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理文先生就一头扎到了地处内陆的安徽省马鞍山市,与该市一家面临倒闭的区办企业电线电缆厂合资创建了马鞍山首家皖台合资企业。殷殷报国情刘先生锋本不是个办工厂、开公司的企业家,而是一个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家。他之所以不怕风险来马投资办厂,皆因他十几岁那年曾目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惨景。他说:“自那时起的几十年间,我一刻也忘不掉中国人受辱、受欺、受害的悲惨日子,心中一直怀着一个报国强国的远大抱负。”特别是他后来…  相似文献   

9.
李凌 《中州统战》2003,(2):28-31
2002年12月25日。郑州,丹尼斯总部。冬日的雪花冷冷地飘落,呼啸的寒风吹得人发抖,然而王任生那情系中原心系家乡的赤子之心却像一抹亮色,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着我的心房,感动着我。从洛阳市新安县走出50多年、现为台湾“圣诞灯大王”的王任生,近年来为家乡建学校、修路、办福利,花费了上千万元的资金;他回乡投资办厂、开店,为家乡人提供了10多万人次的就业机会。黑西服、白衬衣,虽然身价上亿,然而王任生非常朴素。在他那间并不豪华的办公室里,就着一杯白开水,王任生开始了他的讲述。为了寻找父亲,13岁的王任生远…  相似文献   

10.
郭雪筠 《台声》2022,(17):56-58
<正>作为一个4岁开始就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人,方承暄听过台湾人认为她“不是台湾人”,也听过大陆人说“你是台湾的,不是大陆的”,她曾经陷入一个“到底我是哪里人”的迷茫时期。在高考作文时,方承暄曾这样写,“或许我对台湾不了解,但那里是我的家乡;或许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很熟悉。”这位台湾“80后”女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两个家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邹文彬 《当代广西》2010,(16):52-53
“这里办厂环境好,社会治安也好!”来自广东惠州的象州县吉福礼品制品公司甘老板说,“我来象州投资办厂,对路啦!县公安局在厂里设立了警务室,为企业零距离服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21)
正民进党上台两年多来,以"改革"之名,行斗争之实,醉心清除异己,无心民生经济,以至于岛内民怨四起,有识之士忧心如焚,认为再这样蹉跎下去,台湾必将沉沦无疑。其实,民进党这种恶行,并非今日才有,国民党主政之时,民进党就专门扮演破坏角色,坏台湾的好事,坏台湾民生经济的好事。当年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早就通过非常形式,说出了他对  相似文献   

14.
肖扬 《两岸关系》2023,(4):32-33
<正>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在明年1月13日举行,对此岛内各阵营积极布局、蓄势以待,近期已有领先开跑“抢攻”的“急先锋”出现。而经过2022年底“九合一”选举的洗牌,现阶段蓝、绿、白等各方政治势力竞逐2024的近况存在变数。一、岛内竞逐2024参选人情况(一)国民党方面在3月22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布将采用征召方式推出国民党候选人后,据台媒报导,继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约见了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后,朱立伦又先后与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以及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等会面,预计最晚国民党将在6月推出候选人。目前,倍受关注的是新北市长侯友宜和郭台铭两者中谁将获得提名。  相似文献   

15.
许展章是一位较早在海南投资房地产的台商,他于1997年4月份又在琼山市灵山镇投资兴办了一个7O多亩的种苗基地,引进“珍珠”石榴、释迎、印度大枣。“黑珍珠”莲雾等20多个台湾优质种苗品种进行繁育种植,获得成功,一时间果苗供不应求。非农转农:在琼台商投资新热点像许展章这样由原来投资房地产而转向投资农业的台商,目前在海南实在不少。因投资海口国宾大酒店而闻名的台商李文源,1996年6月份在琼海兴办了一个400多亩的养殖基地,饲养石斑鱼、鲍鱼、红友鱼等水产品,1997年5月份又在琼山市三江农场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办了一个1…  相似文献   

16.
陈眉江 《创造》2006,(7):48-49
云铜工业园在东川特区建设规划中,属于“特、高、实、快”四个工业组团中的“特”,也就是绿茂四方地重化工工业组团中的一个。云铜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达到14家,是最大的一个园区。负责园区管理的,是昆明云铜投资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我生于台湾、长于台湾,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我一再在这里投资兴业,既出于公司事业的考虑,也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江西昌九工业走廊投资、办有三家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的台商何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充满激情地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台湾著名爱国将领李友邦在浙江金华创建由台湾省籍同胞组成的抗日革命队伍“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60周年。我作为当年“台湾少年团”的一名成员,如今虽然已是年过7司的老人,但回想起少年时代度过的战斗岁月,激动的心情仍像是一把火在燃烧C“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不甘忍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而逃离自c的家乡——台湾,来到祖国大陆的。义勇队、少年团高举“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战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屡建战功,在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祖国东南战场上,台湾…  相似文献   

19.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0):10-13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伴着《鼓浪屿之波》的歌声,在金色的国庆假期里,我回到了家乡,踏上鼓浪屿。已经不知多少次来到这座很精致很历史的小岛,只不过与以往拿着相机闲散拍摄的状态不同,此行,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严利人 《台声》2011,(3):18-18
“胡锦涛总书记给我们台商的回信情真意切,进一步激发起我再创业的雄心壮志。刚过完春节,我就与两个儿子在漳浦实地考察,计划再上一个大项目,今年来个大发展。”兔年新春,在漳州天福茶学院校办厂品管室内,台商李瑞河对记者畅谈感想和扩大投资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