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常家树 《共产党人》2005,(14):49-5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了配合对中国的军事进攻,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特工间谍,秘密潜入各地,想尽一切办法刺探中国军事情报。其中,日军特工总部打人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心的间谍,对中国初期战局威胁最大,造成中国军队封锁江阴要塞全歼日舰于长江水面的军事计划破产,几乎置蒋介石于死地,为此,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也付出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2.
<正>"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罗伯特·汉森最近,德国联邦情报局破获一起"双面间谍"案,一名31岁的德国情报雇员,长期向美国提供情报,甚至还试图把情报转卖给俄罗斯特  相似文献   

3.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10名被美国逮捕的俄罗斯间谍7月8日在出庭时认罪,2天后,他们与4名在俄被捕的西方"间谍"互换。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美之间最大规模落网特工交换,同时被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快解决的间谍案"。  相似文献   

4.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8-69
“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罗伯特·汉森  相似文献   

5.
远方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一书,征引了120多种材料,大部分是苏联-俄罗斯解密的机密、绝密档案和苏联-俄罗斯人对苏联特工史的研究与著述。作者脱脱言之有据,提示了是苏联特工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6.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6):8-8
伊朗捣毁美间谍网络 5月21日,伊朗情报部宣布,伊朗侦破并摧毁了一个美国中央情报局建立的间谍网络,逮捕了30名涉嫌为美国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并在世界各地确认了42名中情局特工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正热门电视剧《伪装者》中的男主角之一,明楼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代号"毒蛇",同时也是中共地下党一员,集多重身份并于一身,堪称传奇。明楼有没有历史原型?他是有历史原型的。明楼的原型就是传奇特工袁殊!在间谍圈里,双重间谍乃至三重间谍都颇为常见,但同时为五家客户做事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10,(17):60-61
被称为到美国偷取情报的俄罗斯人安娜·查普曼回到了俄罗斯,全球媒体都炒得沸沸扬的“间谍门”事件划上了句号。美国放走包括安娜在内的10名“间谍”,换回了4名被关押在俄罗斯的重要人质。  相似文献   

9.
罗妤 《党员文摘》2006,(10):23-24
近来,美欧情报界瞪大了眼睛,紧盯莫斯科——俄罗斯特工在“克制”多年后,重新获得进行境外追杀的“尚方宝剑”。而在境内,俄特工也频频取得硕果,不断将车臣恐怖头目斩落马下。  相似文献   

10.
颜一  周景涛 《党员文摘》2006,(11):27-28
特工英勇 打入恐怖组织 玩命套取情报 英国挫败炸机阴谋后,有媒体披露。英国安全部门能打赢这场漂亮仗。主要仰仗一名打入恐怖组织内部的英国特工提供的情报。但实际上。这场胜仗的幕后还有一个功臣,它就是神秘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四名俄罗斯外交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绑架并被杀害。这一事件激起了俄罗斯人的强烈愤慨,普京总统随即命令特工部门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搜寻并消灭凶手。7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反恐法修正案,同意总统动用特工人员和特种部队到境外实施反恐行动。这意味着俄罗斯继美国、以色列之后,走上了一条不惜用任何手段保护海外公民的道路,特工人员重新获得了苏联时期的境外追杀权力,并再次展现了当年克格勃和俄罗斯国家安全部全球大追杀的雄风。  相似文献   

12.
世界之窗     
长期以来,各国驻联合国的大使们差不多都认为他们的谈话是不安全的。英国前国际开发事务大臣克莱尔·肖特今年2月披露她曾阅读过可能是安南的私人电话记录后,尽管安南办公室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来制止这类间谍行动的发生,但外交官们大多认为不值得为此大动干戈,使本就微妙的关系再添上几分尴尬。这使得联合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间谍文化”,外交官们往往在小心提防敌人的同时,也开始调查他们“邻居”的秘密。情报分析专家说,搞窃听时使用高科技手段越来越普遍,除了传统的窃听装置之外,各种高科技产品纷纷登场。目前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澳…  相似文献   

13.
肖剑 《廉政瞭望》2012,(2):66-67
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末,就出现了间谍,她的名字叫伊尹。间谍出现这么早,搜集情报的间谍工具自然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史上“四大发明”。  相似文献   

14.
思笃 《当代工人》2022,(2):52-54
2021年底,电影《007:无暇赴死》在国内上映,再度出山的邦德面临有史以来空前的危机,传奇特工007的故事在本片中达到高潮,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间谍这一职业的好奇和热议. 有关间谍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圣经》的远古年代,尽管间谍的黄金时代是在冷战期间,但这种世人曾经认为是"邪恶无疑"的神秘职业如今已被看作是国防网络中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一场险些让蒋介石丧命的空袭,引发国民党高层恐慌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对中国的军事进攻,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间谍。这些人乔装改扮,掩藏身份,通过种种关系秘密潜入到中国各地以及国民党当局的各个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刺探中国高级军事情报,为日本的军事侵略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上海曾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中国的重要城市。因此,上海刚解放时,社会治安情况十分复杂,反革命活动十分猖极。主要表现在:第一、间谍机构林立,匪特派系众多。长期以来,上海作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从事特工活动的重要据点,特务组织历史悠久,机构林立,派系众多。不仅有名目繁多的特务机关和庞大的间谍机构,而且拥有大批的职业特务。国民党在上海设有军统、中统、国防部二厅等特务机关,并各有相当一批匪徒充当爪牙,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也设有相应的特务间谍机构。流落在沪的日本浪人…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06,(6):88-89
原苏联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的庞大情报机构。克格勃的间谍们犹如一个个来无踪去无影的幽灵,无时无刻地在监视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现在,昔日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纷纷改换门庭,去担任诸如公司保安顾问、私人保镖等报酬丰厚的工  相似文献   

18.
如俏到 《廉政瞭望》2012,(21):72-72
英国90多岁的女特工、二战期间功勋卓越的铂尔在回忆往事时曾提到,在接受训练时得到的指示是:一旦被俘,要保持48小时的沉默,以便同伙有时间逃脱。  相似文献   

19.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报道,长期以来有一种论调认为,列宁是在德国的支持下发动十月革命的。政敌们甚至污蔑布尔什维克的部分成员是“德国间谍”。1917年3月,俄社会民主党人克伦斯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成立了临时政府。列宁于4月3日乘坐火车经德国返回俄罗斯。列宁回国后,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境内的活动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并与临时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于是,临时政府决定对列宁等人采取措施。7月4日,曾与列宁一起在国外工作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阿列克谢斯基和社会革命党人班克拉托夫在媒体公开指责列宁与德国“达成某种秘密协议”,并且宣称,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加涅茨基、科兹洛夫斯基都是“德国派往俄国的间谍”。这些人“要在德国的资助下推翻临时政府”。另外,法院还引用了俄军准尉伊尔莫列科“自首”后交代的材料。伊尔莫列科宣称,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搞情报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无论是通过其尖端的高技术侦察设备,还是派出形形色色的间谍,再到在互联网上大肆搜罗,美国的情报搜集手段从来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最近,美军的又一种情报搜集手段被曝光,那就是看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