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大革命后期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取消主义派,他在晚年保持了革命气节。纵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位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正阮啸仙(1897-1935),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人,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工人运动的先锋,大革命时期与彭湃齐名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阮啸仙是"五四"运动中广东学联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他毅然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人.他的宗教观是伴随着其成长和革命的经历而形成的,是一个历史逻辑的演进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完善三个时期.五四运动前后到大革命时期是其宗教现形成的萌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宗教观的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的宗教现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大革命的激流中 杨之华,1900年生于浙江省萧山县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4岁时才开始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她接受了进步思想,勇敢地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离家出走,进了杭州女子职业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反目成仇、凶相毕露的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开始警觉起来,故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言近旨远,感慨而发,明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  相似文献   

6.
雷国珍  祁雪春 《湘潮》2015,(7):31-35
毛泽东对湘南情有独钟。五四时期,毛泽东就到湘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开展革命活动。大革命时期他到湘南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八七会议后,他出任湘南特委书记。在领导秋收起义向农村进军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出向湘南发展。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率领红军转战湘南,大片湘南土地成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湘南这块红色土地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引导了许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7.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化问题的强势坐标.几十年来的"五四"评价,应时代权势之变化而有过不同的取向,而最重要的评价取向,则莫过于两次:一次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另一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6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8.
<正>谢觉哉和何叔衡都是湖南宁乡人,他俩与王凌波、姜梦周4人,号称大革命时期的"宁乡四髯"。他们4人于1904年结为盟兄弟,志同道合,五四运动后都来长沙参加革命活动,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谢觉哉和何叔衡的友谊尤为深厚。他们两人的经历很相似,从小同乡、同学,是至好的朋友,20多岁时先后中秀才。何叔衡是谢觉哉的入党介绍人。参加革命后,他  相似文献   

9.
甘志刚 《党史文苑》2006,2(1):45-46
今年103岁的夏征农是目前健在为数不多的新四军领导干部之一。1919年,他作为小学生代表参加了“五四”运动,1925年,他作为高中生代表参加了江西省学联发动的支援上海“五卅”惨案的活动,当年就考入南京金陵大学。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家乡丰城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的指派到上海,一边在复旦大学读书,一边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左”翼后期领导成员之一。抗战爆发后,他受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指派带领一个演剧队来到江西。新四军成立之后又到皖南军部,担任民运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66年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又一场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河北涿鹿人民敬爱的郭明秋同志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对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总体评价问题,毛泽东早已有明确的结论.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①但近年有人提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观点,即"两总司令"说,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关于"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论断.  相似文献   

12.
邵阳市,辖新邵、邵东、邵阳、新宁、武冈、城步、绥宁、洞口、隆回等九县和市内三区,地处湘、桂边界,是通往川、桂、黔的门户。邵阳历史悠久,是有名的宝庆府,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邵阳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后,邵阳各地的进步青年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起来,学习新文化,研究新思想。同年冬,武冈县旅省  相似文献   

13.
陈瑜 《党建》2021,(8):67-68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故居. 陈潭秋,1896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他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祖父是前清举人,在当地颇有影响. 1916年,陈潭秋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在那里,他阅读进步刊物,接受进步思想,誓言"要澄清这混浊世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武汉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学生爱国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基于他对五四运动的亲身体验,从服务于现实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意义,并对五四运动形式主义的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缺点进行了反省.毛泽东的"五四"观集中体现在对"五四"的激进革命话语解释系统中,其基本特征是以政治运动含括文化运动,以政治意义解释思想启蒙意义.他对"五四"解读的政治模式,对学术界以后数十年的"五四"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英勇无畏地投身其中,表现出极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五四"自由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一代"五四"人,而且对"五四"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自由精神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五四"人对自由平等的权利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寻求中华民族自强之路是其真正主旨.重新审视"五四"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万兴华 《党史文苑》2004,(12):20-21
方志敏是大革命时候江西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开展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薄一波和陈原道、刘亚雄夫妇是大革命时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相识的。在战斗中,他们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谊。正如薄一波在为《刘亚雄纪念集》写的序言中所说:“亚雄同志是‘五四’运动后三晋妇女参加革命的先驱之一。我与她父亲刘少白相识较早,同她认识并在一起工作,是在1931年2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首先体现在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大革命期间,他对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作的贡献;其次体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分析与反思.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萧三是中共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国际文化活动家.他1896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从学生时代起就与毛泽东等一起创建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他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与周恩来等组织少年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