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现行婚姻家庭法律却仍然建立在以合法婚姻为中心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基础之上,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回避规范同居家庭、对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关系缺乏应有调整、收养条件苛刻等等。因此,我国家庭立法应当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以道德观为中心的家庭立法应当转向为以调整家庭成员关系为中心的家庭法,以适应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14、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家庭劳动力流动减贫效应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分地区、分城乡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地区、分城乡来看,劳动力流动都有助于降低家庭发生贫困的概率,但减贫的效果在逐渐减小;劳动力流动在2014年依然对各个地区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提高作用,但2016年发达地区和城市家庭的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负;家庭成员数较多、家庭抚养比较高、有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发生贫困的概率更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家庭贫困的影响程度也在提高;户主自评健康水平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对家庭脱离贫困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一作用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父母关系破裂,家庭关系不和睦;以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等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诱因,需要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透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成员关系障碍因素、破碎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因素,并从优化家庭环境、优化家庭教育和管理、优化家长自身素质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关于虐待罪规定中的“家庭成员”一词是确立本罪和限定本罪成立范围的重要构成要件。自《刑法》规定虐待罪以来,“家庭成员”概念的明确厘定都是以家庭作为分析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出现非传统的新型家庭模式影响下,“家庭成员”的概念内涵也应相对地予以扩张。研究以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作为分析家庭的进路,通过考察现实社会中实然存在的传统和非传统两种家庭形态,将虐待罪犯罪对象的“家庭成员”定义为:基于婚姻、血亲关系或非血亲的赡养关系以及非婚同居关系在同一家庭中一起长期共同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6.
由青岛大学牛荣华和蔡晓红合著的《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研究》一书,2011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家庭对成员的心理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关系、家庭中的角色行为、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应激事件等条件下的家庭成员的心理剖析,阐述了家庭中的心理冲突、相互心理关系及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认为该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7.
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有利于维系服刑人员的家庭关系、减少狱内性犯罪和减少再犯,但亦可能导致狱内关系不平衡、滋生腐败、管理失控。比较利弊,我国应建立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该制度应当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必须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而且对来访的家庭成员确实无现实的人身危险性;另外,被申请来访的家庭成员必须为配偶或直系亲属。为此,应建立健全服刑人员家庭同居制度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8.
难民家庭问题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目前国际法文件对这个问题的规定并不详细,我们需要结合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和其他国际法文件对此进行探讨。目前世界各国对于难民家庭问题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出于自己的国际责任而给予保护,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个问题会对本国社会造成冲击。在国际法中,难民家庭完整和团聚意味着各国不应分离一个完整的家庭并且应该采取措施维持作为一个单位的家庭,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协助离散了的难民家庭成员团聚。  相似文献   

9.
缺失家庭是指因意外事件导致家庭成员死亡或严重伤残,原有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严重残缺,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家庭.缺失家庭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社会救助法中明确规定对缺失家庭的救助,与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相一致,是国家和社会对于公民生活现状关注的具体体现.从我国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对于缺失家庭法律救助制度的初步设想,希望对缺失家庭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建立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家庭建设关系密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总体上讲就是要努力创造一套能够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即和谐的人际关系机制、合理的资源调配机制、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稳固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和谐家庭则是要通过家庭成员身心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家庭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